各位质量同仁,你们会遇到这种情况吗?
质量目标就是以行为科学中的“激励理论”为基础而产生的,但它又借助系统理论向前发展。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一个企业是一个目的性系统,它又包括若干个带有目的性的子系统,子系统又包括若干个带有目的性的子子系统,子子孙孙系统无穷尽也。以系统论思想作为指导,从实现企业总的质量目标为出发,去协调企业各个部门乃至每个人的活动,这就是质量目标的核心思想。
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质量管理是指导和控制与质量有关的活动,通常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建立、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显然,质量策划属于“指导”与质量有关的活动,也就是“指导”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的活动。
在质量管理中,质量策划的地位低于质量方针的建立,是设定质量目标的前提,高于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只有经过质量策划,才可能有明确的对象和目标,才可能有切实的措施和方法。
因此,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诸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是连接质量方针(可能是“虚”的或“软”的质量管理活动)和具体的质量管理活动(常被看作是“实”的或“硬”的工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这就是说,质量控制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获取经济效益,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活动。
在企业领域,质量控制活动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现场管理,它与有否合同无关,是指为达到和保持质量而进行控制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方面的活动。质量检验从属于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活动。
质量控制的步骤
1)制订标准。确定产品所需要的质量成本、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等质量标准。
2)评价符合标准的程度。
3)必要时采取措施。对影响用户满意的营销、设计、工程、生产和维修等各个因素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4)制订改进计划。制订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标准的计划。
为使客户确信某实体能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称为质量保证。
显然,质量保证一般适用于有合同的场合,其主要目的是使用户确信产品或服务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如果给定的质量要求不能完全反映用户的需要,则质量保证也不可能完善。
质量保证分为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保证,内部质量保证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取得企业领导的信任。外部质量保证是在合同环境中,供方取信于需方信任的一种手段。
因此,质量保证的内容绝非是单纯的保证质量,而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那些影响质量的质量体系要素进行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 评价活动,为取得企业领导和需方的信任而提出充分可靠的证据。
当然,质量保证是以质量控制为其基础的,没有质量控制,就谈不上质量保证。有时,质量控制活动和质量保证活动又是相关的(见下图)。
上图中正方形表示全部质量管理工作。要开展质量管理,首先应制定质量方针,同时进行质量策划、设计并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质量体系。而要建立质量体系,则应设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其职责权限,然后开展质量控制活动和内部质量保证活动。
质量控制活动是作业技术和活动,而内部质量保证活动则是为了取得企业领导的信任而开展购活动。
二者之间用虚S形分开,这是说明这两种活动是很难明显区分开来的,而大小虚圆则是表示方形内的活动和工作都是质量管理。如用实圆就是把它们与质量管理割开了。
弧形斜线部分表示外部质量保证活动,它是在合同上或法规中有质量保证要求时,才发生的。这种外部质量保证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取得需方的信任。
而弧形部分覆盖在方形上,则形象地说明了外部质量保证只能建立在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基础上,也就是说,质量保证体系应建立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上。离开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就谈不上质量保证。离开质量管理体系,也就不可能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通过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活动,发现质量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再采取针对性的质量改进措施,进入新一轮的质量管理PDCA循环,以不断获得质量管理的成效。
注1: 术语“设计”和“开发”有时是同义的,有时用于规定整个设计和开发过程的不同阶段。
注2: 设计和开发的性质可使用修饰词表示(如产品设计与开发或过程设计与开发)。
对硬件类产品而言,它是将顾客要求(包括法规等)确定的“质量要求”转换为规定的产品“特性”,体现在产品图纸和技术要求中。
合格与否的判定依据是“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这反映了质量的概念从原来的符合性提升为适用性。
此外,不合格的定义通用性很强,不仅适用于硬件产品,也适用于服务业,还适用于过程质量或体系质量的评定。
注1: 区分术语缺陷和不合格是重要的,这是因为其中有法律的内涵,特别是与产品责任问题有关。因此,术语“缺陷”应慎用。
注2: 顾客希望的预期用途可能受供方信息的内容影响,如所提供的操作或维护说明。
缺陷与不合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都与未满足要求有关。
但是不合格定义中所提“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包含多方面内容。当然也包括“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而缺陷仅是指未满足其中特定的(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如与人身财产安全有关的要求。可见“缺陷”是一种特定范围内的“不合格”。
注2: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而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
注3:纠正和纠正措施是有区别的。
注2:返工或降级可作为纠正的示例。
注:返修与返工不同,返修可影响或改变不合格产品的某些部分。
注2:返修与返工不同,返修可影响或改变不合格产品的某些部分。
注:对不合格服务的情况,是通过终止服务来避免其使用。
注:让步通常仅限于在商定的时间或数量内,对含有不合格特性的产品的交付。
注:偏离许可通常是在限定的产品数量或期限内并针对特定的用途。
注:英语中,就计算机软件而论,术语“release”通常是指软件本身的版本。
有意义的数据。
注3:某些要求(如易读的要求)与所有类型的文件有关,然而对规范(如修订受控的要求)和记录(如可检索的要求)可以有不同的要求。
注:规范可能与活动有关(如:程序文件、工艺规范和试验说明书)或与产品有关(如:产品规范、性能规范和图样)。
“质量计划”的定义是:“针对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
定义解释:
1)质量计划编制的对象是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
2)质量计划的内容,应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
3)质量计划应与质量手册的要求相一致,可参照手册中适用于特定情况的有关部分。
4)质量计划应形成书面文件,它是质量体系文件的组成部分。
5)质量计划通常是“质量策划“的一个结果。是针对特定对象的文件,是“确定质量以及采用质量体系要素的目标和要求的活动”
质量计划的内容:
1)明确其范围和目的(所适用的产品、项目;特殊要求及有效期)及需达到的质量目标;
2)组织实际运作的各过程的步骤(可用流程图或类似图表展示过程要求);
3)在项目的不同阶段,相关职责、权限和资源的具体分配;
4)采用的具体的文件化程序和指导书;
5)适宜阶段适用的检验、试验、检查和审核大纲;
6)随项目的进展进行更改和完善质量计划的文件化程序;
7)达到质量目标的度量方法及所采取的措施。
注2:通常记录不需要控制版本。
注:客观证据可通过观察、测量、试验或其他手段获得。
[ISO/IEC指南2]
按照程序确定一个或多个特性。
——文件发布前进行评审。
注2:确认所使用的条件可以是实际的或是模拟的。
示例:审核员鉴定过程、材料鉴定过程。
示例:管理评审、设计和开发评审、顾客要求评审和不合格评审。
注4: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审核组织合作,共同审核同一个受审核方时,这种情况称为“联合审核”。
注:审核方案包括策划、组织和实施审核的所有必要的活动。
注:审核准则是用于与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依据。
注: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注:审核发现能表明符合或不符合审核准则,或指出改进的机会。
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的和所有审核发现后得出的最终审核结果。
注:审核委托方可以是受审核方或是依据法律或合同有权要求审核的任何其他组织。
被审核的组织。
注:GB/T 19011中描述了与审核员相关的个人素质。
注2:审核组可包括实习审核员。
注2:在审核组中,技术专家不作为审核员。
对审核活动和安排的描述。
注:审核范围通常包括对受审核组织的实际位置、组织单元、活动和过程,以及审核所覆盖的时期的描述。
<审核>经证实的个人素质以及经证实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本领。
为完成计量确认并持续控制测量过程所必需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
注4:计量要求通常与产品要求不同,并且不在产品要求中规定。
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注2:计量特性可作为校准的对象。
注:词汇“确定(defining)”有“规定(specifying)”的意思,此处并非具有术语中的“确定概念”的含义(在某些语言中,仅从上、下文难以清晰区分这种差别)。
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含有关键特性的单元件。
不含关键特性,但含有重要特性的单元件。
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过程。一般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过程;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过程等。
对试生产的第一件零部(组)件进行全面的过程和成品检查,以确定生产条件能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
国家对新产品(含改型、革新、测绘、仿制或功能仿制产品)进行全面评定,确认其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并按规定办理手续的活动。定型分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
为保持同批产品的可追溯性,分批次进行投料、加工、转工、入库、装配、检验、交付,并做出标识的活动。
一种不需要的情况或环境,可能是事故的初期和会有潜在负面结果。
由顾客识别或组织自己确定的要求,这些要求的实现由高风险,因而要求它们包含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确定特殊要求的因素包括产品或过程的复杂性,过去的经验和产品或过程的成熟性,特殊要求的例子包括顾客强加的业绩要求,而这是行业接受的最高能力或是组织确定的技术或过程能力的最高能。
对产品的实现和使用有重要影响的项目(如功能,零件,软件,特性,过程),包括安全,性能,形成,安装,功能,可生产性,服务寿命等,这些特定要求要被足够管理。举例如关键项目包括安全临界项目,破损关键项目,任务关键项目,关键特性等。
注:特殊要求和关键项目及关键特性是相互关联的新术语,特殊要求是在确定和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时识别的。特殊要求可能要求识别关键项目。设计输出可能包括识别要求采取特殊措施保证其得到充分管理的关键项目。一些关键项目由于需要对其变化进行控制会被进行一步划分关键特性。
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且在产品中所达到的产品功能和物理特性。
确定技术状态项目符合其技术状态文件而进行的检查。
在某一特定时间正式规定的产品的技术状态。它是后续活动的参照基准。
注:文件可采取任何媒体方式。
包括确定产品结构,选择技术状态项目,将技术状态项目的物理和功能特性以及接口和随后的更改形成文件,为技术状态项目及相应文件分配标识特征或编码等所有的活动。
被指定用于技术状态管理并在技术状态管理过程中作为单一实体来对待的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服务或其任一独立部分的集合。
技术和管理的活动,包括:标识、控制、记实、审核
规定具体产品或工程项目的技术状态管理组织和程序的文件。
对所建立的技术状态文件、建议的更改状态和已批准更改的执行状况所做的正式记录和报告。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希望大家阅读后顺手点“在看”,以示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