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肾相许”公众号为我们肾友自创的肾友交流平台,平台宗旨:学习透析移植知识、关注前沿透析技术、诉说透析移植情感、肾友互帮互助、积极传递正能量!
在透析治疗的过程中,血小板减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更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透析患者,血小板的正常标准范围和健康人群大致相同,通常为(100 - 300)×10⁹/L。这一指标是评估患者凝血功能和出血风险的关键因素之一。当血小板计数出现波动,尤其是降低时,需要我们高度警惕。血小板降低程度与相应措施
当血小板计数处于(70 - 100)×10⁹/L之间,虽然尚未达到危险值,但需要密切关注其变化趋势。此时,医生需要仔细评估患者情况,检查是否有其他潜在的异常。若血小板降至(50 - 70)×10⁹/L,出血风险开始增加,应减少可能导致创伤的操作,如避免肌肉注射等,并加强对患者的监护,观察有无皮肤瘀点、瘀斑等微小出血迹象。
当血小板低于50×10⁹/L时,情况较为危急,患者有较高的出血风险。此时,需要调整透析抗凝方案,如减少肝素用量或更换为低分子肝素,并准备血小板输注等应急措施。如果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⁹/L,患者极有可能出现自发性出血,如颅内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严重情况,必须立即采取干预措施,包括绝对卧床休息、输注血小板、使用止血药物等。
透析过程中常用肝素进行抗凝,但肝素可能引发血小板减少。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相对较轻,通常在使用肝素后的1 - 4天内出现,血小板计数很少低于100×10⁹/L,是一种非免疫介导的反应。而Ⅱ型HIT较为严重,是免疫介导的,一般在使用肝素后5 - 10天出现,血小板可急剧下降,往往伴有血栓形成。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这些疾病会影响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功能,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同时,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也不能忽视,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体内的自身抗体可攻击血小板,使其寿命缩短。营养不良在透析患者中较为常见,蛋白质、维生素B₁₂、叶酸等营养物质的缺乏会影响血小板的生成。从生理角度看,脾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脾脏是血小板破坏和清除的重要场所,脾大时,脾功能亢进,会加速对血小板的破坏。另外,透析过程中反复的血液接触透析膜等异物,可能激活补体系统,进而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和数量。对于肝素相关的血小板减少,一旦怀疑HIT,应立即停用肝素。可选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如阿加曲班进行抗凝治疗。对于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血小板减少,需要针对具体疾病进行治疗,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能需要免疫抑制剂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因营养不良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应及时补充缺乏的营养物质。如果是脾大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考虑脾切除等治疗手段。在血小板严重减少且有出血倾向时,可使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如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但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小板计数,防止血小板过度升高引起血栓形成。同时,可适当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等,但要注意避免形成血栓。总之,透析患者血小板减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医生全面评估,精准诊断,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透析治疗的持续有效。如果你也是一位肾友,喜欢写作又是一个乐于分享的人,愿意分享你生病的经验,分享你生活的态度和乐趣,欢迎加入我们!同时欢迎各位友友投稿,情感类、知识类等。
诉说你的透析情感,移植经历;传播你的透析、移植经验、感悟和知识,也可加入我们的群进行知识和病情的讨论。
加入我们群聊请添加微信ok1525156或长按二维码加好友,进入简单快乐群友会参与讨论(注明血透、腹透、移植、肾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