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老庄聊薪水>右上角···>设为星标⭐
秋日光影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图片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意见明确指出,要给全国县级中医院定了个十年目标。
到2030年,全国所有县级中医院都要实现五个100%达标。
一
先搞明白县级中医院
要达成哪些硬指标?
这份文件相当于给全国2800多家县级中医院列了份体检清单,2030年前必须完成五项全面达标:
看病能力必须及格
所有医院达到基本标准,一半以上要冲优秀线。简单说就是头疼脑热能治,疑难杂症也能扛。
硬件设施要翻新
门诊、病房、设备间统统按新标准改造,再不会有老破小医院。
中医大夫必须占大头
普通中医院六成以上是中医出身,中西医结合医院也要有三成。
以后进中医院,不用担心遇上只会开西药的假中医。
统统升级二甲医院
现在部分中医院还挂着二乙牌子,十年内全部要升到二甲,医疗水平更有保障。
病历全面电子化
告别手写病历本,二级医院电子病历达3级(能辅助医生诊断),三级医院达4级(全院信息互联互通)。
二
重点解决三大民生痛点
政策直指老百姓看中医的三大烦恼:
① 家门口要有靠谱中医院
严令禁止借医联体名义撤并中医院,人口超过20万的县必须设公立中医院。再也不会出现县城里找不到把脉大夫的尴尬。
② 中医特色不能丢
每家医院重点打造两个特色专科(比如针灸、骨科)
必须设急诊科、重症监护室,中药急煎2小时内搞定
老年科、儿科床位要达标,三级中医院必须设儿科病房
提供从养生到康复的全流程服务,连煎药室都要智能化
③ 给中医大夫吃定心丸
院长必须懂中医,领导班子六成以上是中医背景
提高中医师绩效工资,评职称优先考虑
老中医带徒弟可加工资,县级医生能跟国家级名医学习
三
医保政策向中医倾斜
看病最关心的报销问题也有新变化:
中医诊疗项目保持按项收费,不搞打包付费
正在试点DRG付费的地区,中医治疗能算更高分值
医院自制特色中药制剂有望进医保
四
这对老百姓意味着什么?
用个比喻:以前县城中医院像老字号小吃店,虽然手艺好但店面小、品种少。
新政策要把它升级成中医药健康超市,既能治急病重病,又能做养生调理,环境设备全面现代化,还能用医保报销更多项目。
值得注意的挑战:
部分偏远县可能面临资金、人才短缺
如何平衡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的中医特色
电子化升级需要持续的技术支持
写在最后
这份文件释放明确信号:国家要把县城中医院打造成基层医疗的中医堡垒。
未来十年,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中医药服务将不再是奢望。
当然,好政策关键在落实,咱们拭目以待各地如何把这张蓝图变成现实。
感谢阅读,点个“❤️”祝您健康开心~
END
免责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