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老庄聊薪水>右上角···>设为星标⭐
秋日光影
2025年的医院走廊,消毒水味里泡着三种声音:
护士站的打印机哮喘式抽搐,住院总医师的咖啡袋摔在垃圾桶底的闷响,还有行政楼传来的新文件盖章声……
这就是2025年中国医院的日常。
2025注定对医生更不友好……
一、指标大山压弯听诊器
"王医生,你昨天开的CT量比平均值低1.8个标准差。"医务科主任举着数据iPad堵在电梯口。
走廊那头刚下手术的主治抱着病历冷笑:"要不让平均线那位来给肠梗阻患者做肛门指检?"
如今每个白大褂都背着沉重的数据枷锁。
心内科的规培生发明了"心电图速判秘籍":
心电图数值一有异常就拍照发群里请示,管他病人是真犯病还是玩手机装病。
夜班护士小林的记事贴暴露了真相:
21:00 3床要止痛药,21:05 医务科要疼痛管理台账,21:10 质控办要护理记录截图,21:15 3床把呼叫铃按成了打击乐。
二、表格洪水漫过手术台
当"三甲复审攻坚动员会"开到第38场,急诊科老张终于参透了医学的真谛。
所有救死扶伤最终都要转化成六号宋体的佐证材料。
他望着抢救室里并排的三块屏幕:心电监护仪、电子病历系统、继续教育学分统计表,恍惚间觉得中间那块电子病历才是患者的生命线。
病案室最近成了香饽饽,因为总务科通知:"A4纸限量供应,优先保证各类承诺书、告知书、满意度调查表。"
产科护士长举着半包打印纸在楼道怒吼:"难道要让产妇自己带草纸来签分娩同意书?"
三、温情成了限购品
儿科诊室新贴了温馨提示:"哭闹患儿请先扫码观看《就诊礼仪动画片》"。
李医生看着第20个举着手机直播问诊的家长,突然理解了当年老师傅说的"望闻问切"。
现在得改成"望镜头、闻流量、问点赞、切热点"。
肿瘤科发生了件荒诞事:晚期患者老周拒绝治疗,因为"怕拖累子女考核评分"。
女儿哭着求医生开假证明:"就说我爸是自愿放弃的,不然她的社区孝老爱亲积分要扣光。"
主治医师低头修改病历,钢笔尖戳破了三层纸。
结语
以上种种只是冰山一角……
下半夜的医生休息室,总有人在用生理盐水冲咖啡。
窗台上那盆多肉活得比谁都顽强。
毕竟它不需要填护理记录、不用参加应急演练、更不必证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
偶尔有住院医对着它喃喃自语:"要不咱们换换?你坐这儿写病程,我去当盆不用脑子的植物?"
在这个系统里,最不需要的似乎是"治病救人"的专业本能。
感谢阅读,点个“❤️”祝您健康开心~
END
免责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