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492名事业编乡村医生,正式到岗!

职场   2025-02-02 15:44   福建  

点击上方蓝字老庄聊薪水>右上角···>设为星标⭐


秋日光影


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人难、留人难"的普遍困境,青海省于2024年全面启动《青海省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实施方案》,通过编制保障、多部门协同、系统培养三大核心举措,定向输送492名医学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


该方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青海省卫健委牵头,联动编制、人社、财政、教育五部门共同实施,形成了"岗位开发-定向招聘-编制保障-职业发展"的全链条政策体系。




一、破解编制待遇难题


文件明确将村医岗位纳入事业编制管理,采取"省级统筹+县级备案"模式,由省委编办向中央编办专项申报编制指标,确保新招录人员"入职即入编"。


同步建立财政专项补助机制,落实基本工资、五险一金、乡镇工作补贴等保障,叠加实施学费代偿政策(最高可补偿本专科阶段4.8万元/人)。  



此项突破性政策直击传统村医"半农半医""临时聘用"的痛点。


通过事业编制身份锁定,既增强了职业吸引力,也构建了稳定预期。


数据显示,青海此次公开招聘598个岗位,实际到岗率82.3%,远高于往年均值,印证了编制保障的有效性。




二、打通政策落地堵点


建立五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卫健委负责岗位核定与业务指导,编办专项配置事业编制,人社部门开辟绿色招聘通道,财政部门保障薪酬待遇,教育部门对接高校培养体系。


实施"三级联审"机制(县初审、市复审、省终审),确保招聘程序合规高效。  


该机制破解了以往基层医疗招聘中"编制悬空""部门推诿"的顽疾。


以玉树州为例,通过联席会议现场办公,7个工作日内解决了23名定向生的档案流转问题,较常规流程提速65%。


这种跨部门协同模式,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三、构建职业发展通道


文件规定实行"3+3"培养体系入职前3个月开展全脱产岗前培训(涵盖藏汉双语诊疗、高原病防治等特色课程),3年内实施导师制结对培养。


同步建立职称评审倾斜政策,服务满5年者可优先聘为主治医师,并纳入县域医共体人才池。  



区别于传统短期培训,该培养体系注重职业可持续发展。


如海南州将村医纳入县级医院重点专科轮训计划,黄南州试点"1名主任医师+2名村医"的师带徒模式。


监测数据显示,经过系统培训的新入职村医,3个月内独立接诊率达91%,较往届提升37个百分点。  




写在最后


青海实践印证:破解基层医疗人才困局需打好"编制保障+待遇提升+职业发展"的组合拳。


截至2024年6月,该省乡村医生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已从29%提升至43%,服务半径超过15公里的偏远村卫生室实现大学生村医全覆盖。  


根据实施方案规划,青海将继续扩大专项计划规模,2025年拟新增300个定向岗位,并探索"县管乡用""乡聘村用"的柔性流动机制。


这一政策创新不仅为高原牧区筑牢健康防线,更为全国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供了西部样本。

感谢阅读,点个“❤️”祝您健康开心~

END

免责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老庄聊薪水
时政热点思考、体制政策解读、薪资待遇分享,帮助大家消除信息差。投稿发文会有1-2天的延迟,请见谅。(私信发消息点击“我要投稿”,进入小程序投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