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 点击右上方“...”设为星标
近日,健身圈被一则消息搅起波澜,运动科技龙头Keep开启裁员行动,波及线上、国际化、市场等多部门,幅度达10%-15%。
曾几何时,Keep凭借海量线上课程、便捷运动记录,宛如家庭“随身私教”,陪伴无数人居家挥汗、户外逐风,一跃成为健身行业“顶流”。可如今这波裁员,恰似一记急刹车,背后藏着无奈与必然。
keep是一款运动健身APP,目前拥有2亿的用户,平均月活3600万,订阅会员360万。2024年上半年的时候,有员工920人,而在2022年底的时候,有1240人左右。也就是说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内,其实已经优化掉30%左右员工。
这次应该是keep2024年的又一次较大规模裁员,根据相关消息,本轮裁员受到波及的人数大概在10%-15%左右,也就是可能会裁员100人。本轮裁员主要集中在线上、国际化和市场等部门。而裁员补偿也只是提供最基本的部分,在 Keep 工作年限超过三年的员工被裁后最多可以通过协商获得 N+2(N 为工作年限,超过 0.5 年按照 1 年计算)赔偿,其他正式员工只有 N+1 赔偿。
△图片源自网络
从行业“换季”看,后疫情时代,健身场景大洗牌。往昔困于室内,线上健身是“刚需”;如今户外撒欢、线下健身房烟火重燃,Keep 用户时长与会员增速遇冷,流量“蛋糕”被分食,“瘦身”减负求存活,是顺应市场浪潮的无奈之举。
往自身“症结”寻,业务铺陈广,却像“贪多嚼不烂”。国际化遇文化、竞品“暗礁”;线上内容同质化,新爆点难觅;市场投入“大水漫灌”,转化效益渐低。此刻精简架构、回笼资金,是刮骨疗伤式“自救”,为聚焦优势业务蓄能。
对于此次裁员和组织业务调整,Keep 回应称,为了更好的服务用户和提升公司的智能化能力,每年年底(年初),都会制定明年(全年)的公司战略,并根据新的战略做组织架构调整和正常的人员调整迭代。
△图片源自网络
裁员绝非终点,恰似“破茧”前奏。
资金回笼,可助燃智能硬件研发,让运动手环、体脂秤等“黑科技”更“智慧”,无缝嵌入日常训练;深耕本土,深挖国人健身“痛点”,从职场“久坐族”到“银发健身者”,定制专属课程;重塑社区生态,让健身打卡、心得分享“燃”起来,以社交“黏合剂”加固用户留存。
对行业而言,Keep“瘦身”是一记警钟,警示纯流量打法、盲目扩张会“撞墙”,唯有精细运营、创新驱动才是通途。于用户,我们期待它“轻装上阵”,再递优质健身“密钥”,续写运动生活“热练”篇章。寒冬裁冗枝,春日绽新芽,Keep未来,且行且看。
△图片源自网络
Keep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聚焦线上业务
- 丰富会员权益:持续增加自研会员专属课程数量、深化与头部健身达人合作、与知名IP推出新颖训练课程,同时完善运动工具、挖掘数据价值,为会员提供个性化运动解决方案.
- 拓展线上业务边界:以线上健身内容为基础,开发和应用新技术及智能功能,探索AI技术在海外市场的应用机会,开拓新用户群和商业化机会.
完善线下与户外布局
- 升级线下门店:优化Keepland健身房的运营模式和服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线下健身场所。
- 拓展户外业务:进一步扩展和完善户外功能和产品,如推出更多户外训练课程、户外装备等,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户外健身需求.
深化“运动+科技”融合
- 强化智能设备研发:继续聚焦可穿戴产品的自主研发,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提升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实现软硬件的深度链接.
- 应用新技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运动建议、个性化训练计划等,提升用户运动效率和效果.
推进生态协同发展
- 加强内容与产品协同:将线上健身课程与自有品牌运动产品进行深度整合,如推出与课程配套的运动装备、营养补剂等,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用户的购买意愿.
- 拓展B端合作:与企业、机构等B端客户合作,为其提供定制化的健身解决方案和员工健康管理服务,探索B端商业变现形式.
强化品牌建设与社交互动
- 提升品牌影响力:通过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参与公益事业、与明星达人合作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用户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 促进社交互动:进一步完善社区功能,鼓励用户分享运动成果、交流健身经验,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和正能量的运动社交平台,增加用户粘性和活跃度.
△图片源自网络
大家都用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