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个星标吧朋友
不然你都看不到我们的精彩推送了~
《我在二里头考古》新书发布会
及分享会圆满举行
揭秘真实的考古人生活
他们鲜被关注,往往被忽略;他们的集体记忆,不应被遗忘。2024年是二里头遗址科学考古65周年,9月24日下午,“寻第一王朝 话考古众生——《我在二里头考古》新书发布会”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邀请了二里头考古队第三任队长许宏及现任队长赵海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书记孟晨及馆长李文初、《我在二里头考古》编著者张飞,以及来二里头参访不期而遇的汪朗夫妇(汪朗,作家,经济日报国际部原主任,著名作家汪曾祺长子;刘阳,汪朗夫人,北京市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等出席。还邀请了多位书中主角如二里头遗址第一件铜爵的发现者郭振亚,二里头工作队技师王宏章、王丛苗等出席活动。河南文艺出版社社长许华伟、编辑陈静等人也参加了这场活动。
二里头在哪儿
这里,有中国最早的多网格式都邑布局、中国最早的以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群、中国最早的国家祭祀场、中国最早的官营铸铜作坊和绿松石器加工作坊……中国历史由此开启王朝时代。诸多的“中国之最”,使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近年因是否为“夏都”,而一时成为焦点和热点。
这里,就是“最早的中国”——二里头,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
仅以此书献给那些
在黄土上耕耘文明的考古人
65年来,在二里头遗址从发现到发掘的过程中,徐旭生、赵芝荃、郑光、许宏等一代代考古人,青灯黄卷、筚路蓝缕、孜孜不倦,用一项项考古成果证实着二里头遗址的非凡价值。他们的名字,如雷贯耳,熠熠闪光,写在了中国考古史上。但同时还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默默无闻,栉风沐雨,风餐露宿,长年奔波在田野,用手铲为二里头的考古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们鲜被关注,往往被忽略,更难以留下寥寥数笔。而这本书的主角,正是这样一群“非著名”考古人。他们的集体记忆,不应被遗忘。
不仅具有可读性,更具史料价值
本书编著者张飞是考古学者许宏的关门弟子,发布会上,许宏说,张飞是一个极好的提问者,他能问到点子上去,他忠实于被采访者的原意,尽量不做改动,使这本书不仅具有可读性,更具史料价值。
“二里头工作队在考古的同时,把知识灌输到了普通村民,培养了很多人才;好的文字是能打动人心的,本书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是非常真实,里面的受访者说的都是心里话,没有添加很多修饰;好的文字背后一定是有好的情怀,张飞愿意给普通人立传,这值得提倡。”汪曾祺之子汪朗也分享了他的阅读感受。
原偃师市文物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剑曙分享到:“就像许宏老师说的,考古是和古人对话,是在土层中接力,是中国文化的密码。”
“我在二里头真正上了一次大学”
活动现场,二里头工作队高级技师王丛苗在讲述自己的考古工作经历时说到:“我们写的探方记录、画的墓葬图许队每一张都要看,很认真。我学历不高,进入考古队,最早是为了这份工作,时间长了,慢慢也就喜欢考古了。”讲述过程中,她一度哽咽:“我性格比较泼辣,但和他们在一起工作后,变得细腻了很多。我在二里头真正上了一次大学,真的非常荣幸。”
在座谈会最后,本书编著者张飞表示,这本书有几个特点:一是想还原真实的考古人。在公众看来考古比较神秘、高大上,但很多考古人是在需要生活、成长的时候恰巧遇到了考古这条路,比如书中有位主角王宏章,因为开拖拉机翻车了,他觉得开拖拉机很危险,想换一条路,恰巧二里头考古队招人,他就进考古队了。但重要的不是如何走上这条路,而是如何为这条路写上一个句号。第二是想呈现出书中主角和时代变迁、社会史的关系。第三个特点,他还想尽力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关注不同个体对同一历史事件的看法。采访时,他故意设置了一样的问题,对同样的问题,考古技师怎么看,当地农民怎么看,志愿者怎么看,他们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回答,很有意思。
“二里头开启王朝时代”专题讲座暨
《我在二里头考古》新书分享会
9月25日下午,在洛阳市图书馆第一报告厅,“二里头开启王朝时代”专题讲座暨《我在二里头考古》新书分享会圆满举行,分享会由许宏教授主持,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飞(本书编著者)、二里头遗址第一件铜爵的发现者郭振亚(书中人物之一)、洛阳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孙颂(书中人物之一)三位嘉宾对谈,讲述二里头考古历程。
国家文物局官宣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研究成果之一,是提出了“古国时代”和“王朝时代”的划分方案,其中王朝时代肇始于二里头。许宏教授曾长期主持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工作,主要从事中国早期城市、早期国家和早期文明的考古学研究。讲座上,许宏教授从学术史和学理的角度,就如何看待这些阐释结论做了分享,并提出了自己关于早期中国文明的总体认识。
“张飞这个年轻的采访者好像有魔力”
谈到采访的过程,书中人物之一孙颂分享说:“张飞这个年轻的采访者好像有魔力,本来以为采访三四十分钟,但那天晚上一谈就谈了两三个小时。就像许宏老师说的,他非常会问,让人像中了蛊惑一样。拿到书后,我对他产生了敬佩,我没有想到他的文笔那么好,可能书上就是一页纸、半页纸,但读下来,被采访者如在目前,非常生动。”
她还表示,如果说以前你在博物馆里只能看到二里头的一个面,看完这本书,一个立体的二里头会生动地呈现在你的脑海中。
二里头第一件铜爵的发现者
“我作为一个基层的农民,能坐在这个地方,感到非常荣幸。我是四代二里头考古队长的见证人,见证了赵芝荃先生担任首任队长,那时候他住的是农村的土坯房,每个月北京来的先生们有三十一斤的口粮,大部分都是粗粮。这些人太艰苦了,村里就划了一些地让他们种,改善生活。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这些考古队员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书中另一个主人公郭振亚说。
接着,郭振亚分享了他发现二里头遗址第一件青铜爵的过程。1973年,郭振亚在农耕的过程中翻出了一件青铜爵,当时北京来的先生们看到后大惊失色,说太厉害了,你在哪里发现的,我们要去那进行发掘。赵芝荃先生破例给郭振亚奖励了一块五毛钱,相当于一个农民干了三天的工分。后来郭振亚才知道,这件青铜爵是二里头遗址发现的第一件青铜爵。
精彩的故事是这本书最大的魅力
分享会最后,编著者张飞总结到,书中人物的故事都很精彩,精彩的故事是这本书最大的魅力。他还说,感谢本书的责编陈静老师,大家翻开本书,会发现注释很有意思,连里面的技师、民工都有注释,其实他们的信息是很难获取的,因为他们的很多信息没有记录在册,但是陈静老师把他们的信息一一整理出来了。“就像我之前说的,陈静老师是一个近乎严苛的责编,也是一个能让人成长的责编。”
荐书
荐读
点击关注 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责编|熊丰 | 责校|张丽 |
审核|杨莉 | 排版|王雨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