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路天台┃《饭猿台》 元末明初•张昱

文化   2024-11-24 14:00   浙江  

僧既非昔年,猿亦异往日。

唯有饭猿台,犹是当时石。


释义:

饭猿台:国清寺僧人于五峰胜景固定的地方经常放置食物供山中猿类取食,称“饭猿台”。

昔年:前几年、从前。

唐•孟浩然《与黄侍御北津泛舟》:“岂伊今日幸,曾是昔年游。”

唯有:只有,多强调某种情况下的唯一性、特殊性和强烈的情感。

东汉•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犹是:还是。

唐•陈陶《陇西行四首》:“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张昱(生卒不详)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约公元1330年前后在世。

元末,左丞杨旺扎勒镇江浙,用为参谋军府事。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

旺扎勒死,弃官不出。明太祖徵至京师,悯其老,曰:“可闲矣!”厚赐遣归。因更号可闲老人,徜徉于西湖山水以终。

昱诗学出于虞集,作风皆苍莽雄肆,有沈郁悲凉之概,有《庐陵集》。

国清讲寺

隋代古刹——国清讲寺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智者大师于陈太建七年(575年)入天台,始住佛陇修禅寺,后至石梁,遇一老僧对其言: “山下有皇太子基,可造寺院”。大师答云:“今时单舍尚难,何论此事。”老僧云:“今非其时,待三国统一后,当有贵人必造此寺,寺若成、国即清。”

晋王杨广拜智者大师为师,得知智者大师造寺遗愿,在598年派司马王弘至天台按照智者大师生前所绘的图样,建造了寺院,义宁元年(617年)全面竣工,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


唐初,国清寺殿宇辉煌,香火兴盛。章安大师秉承智者大师的遗教,不遗余力的传承智者大师的学说,到了荆溪湛然大师时,天台宗更是盛极一时,国清寺成为了四众弟子人人向往的圣地,随着天台宗的兴盛,海内外高僧云集来天台山求法者日益增多。

天宝三年(744年)冬鉴真大师第四次东渡日本,途经国清寺,带去了天台宗典籍,从而使外国高僧不远万里慕名前来求法者络绎不绝。


唐贞元二十年(804年),最澄大师率领弟子译语僧义真随同日本遣唐副使石川道益抵达中国,并于同年九月参学天台山国清寺,从天台宗十祖兴道道邃大师学习《摩诃止观》并受菩萨大戒。学成回国后,在日本琵琶湖畔的比睿山依照国清寺的式样建造了日本天台宗的根本道场延历寺,大兴天台教义。天台宗从此传入日本,传教大师最澄即为日本天台宗的始祖。

同时,朝鲜、韩国半岛的僧人亦不断前来求法。开创了韩国天台宗。

会昌年间,唐武宗好修摄之术,于会昌五年下诏拆毁全国寺院,天台是县治所在地,按朝廷规定不得有寺,国清寺因此难逃劫运,所有建筑都被拆除和焚毁,僧众勒令还俗,田产归公。

846年,唐宣宗李忱即帝位,年号大中,诏告停止毁佛。“所废寺宇……复而修创,所司不得禁止。”大中五年,国清寺进行重建,唐宣宗加赐“大中”二字,诏散骑常侍柳公权为国清寺书额“大中国清之寺”。(国清寺大雄宝殿后面山腰东侧岩石上,至今还镌有柳公权书的“大中国清之寺”六字)。

吴越国王钱弘椒应德韶国师之请,遣使至高丽求回天台宗章疏而使天台宗得以“中兴”。

景德二年,宋真宗赏金万两重建国清寺,并改称为景德国清寺。天圣二年,宋仁宗还诏赐天台教文入藏

南宋初年,国清寺遭兵燹,殿宇被毁。建炎二年(1128年),国清寺进行了整修和扩建。修建后的国清寺,规模宏大,殿宇辉煌。有兜率台、清音亭、雨花亭。殿后有雷音堂、振奎阁,阁后有无畏室,室后有更好亭,旁边还有云顶庵、古竺院、栖云楼等建筑,被列为“江南十刹”之一。

绍熙元年(1190年),住持志南即其地建庄屋三百余间,规模雄伟,储蓄赢余。邑令刘潮在《景德国清寺千门涂田记》中。高度赞扬寺僧农禅并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明、清以后屡毁屡建,现存建筑基本上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重建时的规模。


寺院周围五峰环绕、双涧洄流,古木参天,千年隋梅生机盎然、九级隋塔巍然耸立,隋代古刹胜迹长新,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三隋胜景。

元世祖时期更名为“国清讲寺”一直沿用至今。

饱经风雨的隋塔,经历千年而依旧巍然屹立,它是隋代隋炀帝为纪念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所建,又叫报恩塔。近观隋塔,塔身斑驳,古老苍凉,孤零零地矗立于国清寺前的小山上。唐会昌法难时,国清寺被毁,塔亦受损,南宋建炎二年重修。原塔为空心楼阁式砖木结构,因时日久远,飞檐斗拱腐烂,只剩中间的塔体,却愈发显得雄伟、壮观。民国初整修时,从塔中取出7方隋代线刻佛像,艺术价值很高,现藏寺内三圣殿前塔碑室。

国清寺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文革期间全国唯一对外开放的寺院,近2000米的走廊贯穿全寺,集中了各种长廊形式,禅门重重,高低错落,这是国清寺匠心独运的建筑布局的“起、承、转、合”。

国清寺,文物古迹荟萃,保存着大量的文物古迹,有历代御赐的金银器、铜铸品和丝织品,有碑刻、写经、书画,有木雕、玉饰、佛像,有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贵礼品。


摄影:汤灵敏、童牧、肖连飞、许斌、舍。得、庞民

诗路天台┃《寒岩寺》 元末明初·张昱

诗路天台┃《天台道中》 北宋·夏竦
诗路天台┃《送人》 北宋·夏竦
诗路天台┃《桐柏宫留题》 元末明初·张昱
诗路天台┃《题国清寺三隐》 元末明初·张昱
诗路天台┃《明岩寺》 元末明初·张昱
诗路天台┃《游天台山回,别省院诸公》 元末明初·张昱诗路天台┃《题桐柏宫》 元末明初·张昱
诗路天台┃《入天台山留别王河秀才》 明·孙一元
诗路天台┃《寻天台山水》 明 · 孙一元
诗路天台┃《台山篇》 南朝(梁)• 李巨仁
诗路天台┃《天台纪游 六首 华顶归云》  清 • 魏源
诗路天台┃《幽溪雪瀑》  明 • 释传灯


天台山文化
“免费的公共文化活动,开放的群众展示舞台。” 天台县文化馆欢迎你! 公共文化服务咨询及监督邮箱:8122931@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