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题是题写、写上的意思。题诗是就一事一物、或一景一画,抒发感受,题写诗句或诗篇。
诗名前加“题”字,表示为什么事物或在什么地方题写的诗。
北宋•苏轼《题西林壁》意思是写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意思是写破山寺后禅院。
寒山子:唐代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中过进士,做过小官。官场的种种黑暗和无奈,最终使得他放弃了经世济民、建功立业的幻想,弃仕归隐。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
寒山作诗,随性而为,一旦心有所感,就写在树上、墙上、石头上。寒山诗随性,但仍合于典雅。清代《全唐诗》,寒山诗列为释家诗之首。
寒山子与国清寺和尚拾得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之间曾经有过一段充满哲理的对话,被广为传诵。
天台:县名“天台”,盖因天台山而得名。地处浙东,东连宁海、三门,西接磐安,南邻仙居、临海,北界新昌。
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孙策平定会稽郡,吴大帝黄武、黄龙年间(222-231),分章安县西北部置始平县,县治今天台城关,所谓“始平”,指对山区越族的平定。因曹魏亦改雍州的平陵为始平,故吴始平后世习惯称为(南)始平。这是天台建县之始,也是台州设立的第一个县,辖境包括今之天台、仙居两县。
人间:红尘俗世、世俗社会。
东晋•陶潜《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日华:太阳的光华。道家亦指太阳的精华。
典出《黄庭内景经•琼室》“专闭御景乃长宁”
唐•梁丘子注:“瞑目握固,存日中五色流霞来绕一身,於是日光流霞俱入口中,名曰日华。”
唐•皎然《赠张道士》:“玉京真子名太一,因服日华心如日。”
明末清初爱国诗人、学者、思想家,“广东徐霞客”,一生抗清的岭南义士。
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翁山,号非池,又号翁山、泠君、华夫、骚馀,明末诸生。
少随师(陈邦彦)抗清,邦彦殉节,冒死收敛遗骸并继承遗志,入南明永历朝为官,呈《中兴六大典书》,以述光复大明之策;联系郑成功,欲引导舟师沿海路进攻南京;积极策应张煌言的军事行动等。
在抗清失败后陷入低潮,削发为僧,法名今种,字一灵。仍秘事抗清,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
事泄改儒服,避走塞上。遗民终身。
诗,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在清初遗民中与顾炎武、吴嘉纪分鼎三足。
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道援堂集》。
寒岩洞位于天台县城西30公里,洞高近10米、宽60米、深45米,号称天台第一大洞,平坦宏大,冬暖夏凉,因唐代闻名国内外的白话隐逸诗人寒山子曾长住于此而得名。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在洞中书有“潜真”二字,又名“潜真洞”。
洞顶巨嶂覆盖,“飞岩若坠接苍溟”,气势雄伟。
洞前有寒岩寺遗址,洞口有石头茅草覆满,据说叫“宴坐石”,是寒山子宴坐之处,传为当年寒山、拾得、丰干小憩吟咏处。洞口两侧有奇岩“上山龟”和“出洞蛇”洞两侧有石似蛇龟头,卓然而立,高约丈余。附近的鹊桥、月亮岩、龙顶洞等景象都以幽奇著称。
洞壁阴刻的“寒岩洞天”,笔力遒劲,传为清内阁学士齐召南手书,右侧有“雍正二年季春之吉”字样,在此北五六米下方,有“小清凉”三字,细辨两边字迹,有“康熙”、“古越”字样。
洞中有“寒岩古井”,其貌不扬,大旱之年,地势比村野要高的这口井却永不枯竭。
出洞后转左百步处,峭壁如嶂,高约百米,一挂飞泉飘洒,似珠似沫,时疏时密,夕阳映照其上.珠沫闪闪烁烁。特别是阵雨过后,彩虹挂在岩壁间,使人眼花缭乱。这就是“寒岩夕照”的来由。
寒岩洞右半山上,两崖对峙,中架一石桥,桥洞高五六米,桥下冬夏无水,故称旱石梁,又称“鹊桥”。
摄影:许斌、张勇、陈红军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