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路天台┃《方广道中半岭小憩次敬夫韵》 南宋•朱熹

文化   2024-11-16 08:19   浙江  

不用洪崖远拍肩,相将一笑俯寒烟。

向来活计蓬蒿底,浪说江湖极目天。

释义:

方广:天台山方广寺分为上方广,中方广、下方广三寺。寺院附近有摩崖石刻达30多处,如宋丁大荣所书“盖竹洞天”、明甘雨所书“飞梁悬瀑”、清康有为所书“石梁飞瀑”。

上方广寺在石桥上流,其下广方寺在石梁之下,可以仰望飞瀑。

《大唐西域记》中:“佛言震旦天台山方广圣寺,五百大罗汉居焉”,天台山方广寺从此被认可为五百罗汉的道场,国内寺院“五百罗汉”及建“罗汉堂”即源于此。

《天台山全志》载:旧有石桥寺,传系五百应真之境。又有方广寺隐其中,宋建中靖国元年建,后毁于火,绍熙四年复新之。中有应真阁,妙音、响空、瞻风、伫真、许来、先照诸亭。诸亭多废,今昙华亭在石桥之侧。

上方广寺今已不存。据《天台山志》:上方广寺位于金溪枕流处。环境十分清幽,丛篁古木缭绕四周。内有藏经阁,贮雍正敕赐经文72函,分装18橱。题墨有阮元、钱大昕、朱伦瀚、孙衣言、陆润痒、俞樾等真迹,甚可贵。后因两次失火,殿宇荡然无存。

敬夫:即张栻,南宋汉州绵竹人,字敬夫,号南轩,师胡宏,与朱熹、吕祖谦为友,以古圣贤自期。

以荫补承务郎,参赞其父张浚幕府,力主修德立政,用贤养民,选将练兵以进战退守。

为人表里洞然,为学重义利之辩,与朱熹同为道学大师。

道中:路上、中途、半途。

典出《后汉书•方术传•许杨》:“即夜出杨,遣归。时天大阴晦,道中若有火光照之,时人异焉。”

半岭:半山腰。

典出《晋书•阮籍传》:“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

唐•杜甫《雨》:“晴飞半岭鹤,风乱平沙树。” 

小憩:休息片刻

憩,休息。

语本《尔雅》:“憩,息也。”

南宋•范成大《眼儿媚•酣酣日脚紫烟浮》:“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次敬夫韵:即朱熹指自己按张栻所写诗文的韵作诗,张栻有诗《方广道中半岭少憩》云:“半岭篮舆小驻肩,眼中已觉渺云烟。山头更尽无穷境,非是人间别有天。”

即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也称步韵。

世传次韵始于白居易、元稹,故又称“元和体”。唐•元稹《酬乐天馀思不尽加为六韵之作》:“次韵千言曾报答,直词三道共经纶。”

原注:“ 乐天曾寄予千字律诗数首,予皆次用本韵酬和,后来遂以成风耳。”

洪崖:仙人名,亦作“洪厓、洪涯”。

一说即黄帝之臣伶伦;或说尧时已三千岁,居西山洪崖(在今江西省新建县西南),山下有炼丹井,名崖井。井上有石坛,坛北里许有五舂臼,坛南二里有鸾冈,相传为先生炼丹捣药及乘鸾憩息故址。

典出《列仙传》:洪崖先生,或曰皇帝之臣伶伦也,得道仙去,姓张氏。或曰尧时已三千岁矣。汉仙人魏叔卿在终南绝顶与数人博,其子度臣问卿曰:“同与博者为谁?”叔卿曰:“洪崖先生辈也”。

元•张养浩《登泰山》:“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不用洪崖远拍肩,相将一笑俯寒烟”:即“仙人拍肩”、“洪崖拍肩”。

典出《昭明文选•诗乙•游仙》:“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绿萝结高林,蒙笼盖一山。中有冥寂士,静啸抚清弦。放情陵霄外,嚼橤挹飞泉。赤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

南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笑拍洪崖,问千丈、翠岩谁削?依旧是、西风白马,北村南郭。似整复斜僧屋乱,欲吞还吐林烟薄。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相将:相偕,相共,同在一起。

典出东汉•王符《潜夫论•救边》:“相将诣阙,谐辞礼谢。”

北宋•王安石 《次韵答平甫》:“物物此时皆可赋,悔予千里不相将。”  

寒烟:形容带有冷意的烟雾、朦朦胧胧的自然景象,多指静寂的凌晨或夜晚时分的景像。

南朝•宋•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阳陆团精气,阴谷曳寒烟。”

蓬蒿底:即“没蓬蒿、衡门蒿莱、仲蔚穷居”。

典出《高士传•张仲蔚》:“张仲蔚者,平陵人也。与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隐身不仕。明天官博物,善属文,好诗赋。常居穷素,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性,不治荣名。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

唐•储光羲《贻王处士子文》:“张弦鹍鸡弄,闭室蓬蒿深。”

浪说:漫说,别说,不要说”

南宋•戴复古《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浪说胸吞云梦,直把气吞残虏,西北望神州。百载一机会,人事恨悠悠。”

朱熹(1130年-1200年)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

在乾道九年(1173年)至淳熙十年(1183年)间,两次提举天台桐柏崇道观,曾任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兼办赈务。十年之中,他多次来天台访贤授徒,传扬儒教。与徐大受、潘时举结下了很深的情谊。


天台山


浙江天台山蜿蜓于东海之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而享誉海内外。自古以来,天台山就有“大八景,小八景,有名有姓三十景,无名无姓数不清”的说法,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渗透,山、岩、洞、瀑各具神韵,形成了古、幽、清、奇的独特风格。

并以绚丽多姿的形貌和深邃厚实的内涵,孕育出华夏文明苑囿中一棵散发着独特芬芳的奇葩,这就是“天台山文化”。以神秀的山水为依托,以宗教文化为特色,自唐宋盛行迄今并对日本和韩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她由以天台宗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南宗为代表的道教文化和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学文化以及民间文化组成。1700年来,“两宗”文化互相渗透,涵盖台州六邑,造成了佛道共存、三教互融的文化格局。

石梁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唐诗之路”的目的地,面积6.5平方公里,距县城23公里,集天下山水奇观于一体,李白、孟浩然等著名诗人都为此留下不朽的诗篇。作为天下第一奇观,石梁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花岗岩天生桥”,梁长7米,宽不盈尺,世所罕见。

华顶景区“天台临四明,华顶高百越”,观云海,看日出,赏奇花,品佳茗。72莲华峰之顶,独享“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华顶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天台山主峰,海拔1095.4米。享有“天然氧吧”“避暑胜地”的美誉,是十分理想的休闲、养生和避暑的胜地。这里是“江南茶祖韩日茶源”之誉的天台云雾茶的核心产地,相传三国吴时葛玄在此植茶,已有1800多年历史。

赤城景区“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在孟浩然等无数游客的心目中,这座位于县城北1.5公里赤城山是天台山的地标。赤城山在一片苍翠中,因其色赤,独树一帜,历来被看作是“台岳南门”和天台山的标志。“不与众山同一色,敢于平地拔千仞”的赤城山,高306.5米,山间洞穴密布、树木葱郁,遥望如城堡高矗,在四山青碧中显得格外挺拔清丽。山顶有梁妃塔,塔高27.5米,四面七级,与国清寺隋塔遥相呼应。

琼台景区“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唐诗人李白倍加推崇琼台仙谷“青衣约我游琼台,琪木花芳九叶开”。相传这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从仙人九元子受金液神丹的地方。南端的天然石椅则是葛玄、吕洞宾、白玉蟾等高道炼丹之处,故名“仙人座”。台上有唐宋以来柳泌、天和子、康有为等人的“蓬莱仙境”“观止”等题刻。最高处,黄帝祭坛、祭天坛、祭地坛屹立峰巅,人与自然,和谐一体。


摄影:汤灵敏、叶樱、庞民、风 等

诗路天台┃《铜壶滴漏》  清 • 齐周华

诗路天台┃《天台福圣观》  宋·张无梦

诗路天台┃《福圣观》  宋·张无梦

诗路天台┃《游天台山》  明 • 范理

诗路天台┃《水珠帘》  清 • 潘耒

诗路天台┃《游石桥二绝》  南宋 • 宋之瑞

诗路天台┃《台山篇》 南朝(梁)• 李巨仁

诗路天台┃《天台纪游 六首 华顶归云》  清 • 魏源

诗路天台┃《幽溪雪瀑》  明 • 释传灯



天台山文化
“免费的公共文化活动,开放的群众展示舞台。” 天台县文化馆欢迎你! 公共文化服务咨询及监督邮箱:8122931@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