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快讯:昨天没能发表这篇文章深表歉意,那个时候在和别人讨论一些东西,所以没来得及发。这篇文章其实我想了好久要不要设为付费。但我后来自己回看了一下,发现写的内容有些地方用语不太妥当,而且个人观点比之前稍多一些,所以就把它设置为免费了,然后在文末设置了个打赏。各位有时间的话还是麻烦看完,毕竟花费了一些精力在这上面。
◎ 作者:司马子上
◎ 编辑:司马子上
◎ 全文约10000字 阅读大约25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微信【春秋风云录】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一经发现,底裤赔来
契丹,是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史学界虽然对他们的祖先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但大部分都认同是匈奴和鲜卑的后裔(契丹者,古匈奴之种也)。
根据金史记载,契丹这个词的意思是镔铁(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象征坚韧不拔。
后来唐朝的状况愈来愈差,无法再充当北方诸部族的保护伞,契丹因之崛起,攻陷、蹂躏唐朝边境州县,so easy。
耶律阿保机就是这庞大家族的其中一员,属于契丹的达剌部(契丹八部之一)。
他的出生和众多大宋天子一模一样一样,“母梦日堕怀中”(辽史),然后阿保机就生出来了。
◎这是找AI生成了好多遍的图,最符合题意的一版
不管是辽史还是狭隘上的中国史料都记载这个人很强壮也很有智慧。后来阿保机成为了达剌的首领,势力越来越大,最后被推举为可汗。
耶律阿保机效法中原终身独裁先进制度,到了可汗换届时间屁股不挪窝,看起来是要在这坨不可名状之物上坐到死。
契丹施行民主集中制,很多部落首领和元老们不愿意吃一辈子的忠橙和恩芹,他们想吃本就天天能吃到的紫柚和蟠桃。但现在可汗居然要剥夺这项吃水果的自由选择权,他们便通过正规途径向野驴施加压力。
野驴不敢不听他们的诉求,这些人如果都把重机枪左移五十米,那自己就只能去吃damn炒饭了。
耶律阿保机在政治斗争这方面是个高手。他以退为进,以随意修筑一座供自己和蟠桃过来的汉人定居的城池为条件,让出了土质优良的草地和象征可汗权威的旗鼓。
其他领导人对于他的妥协十分满意,没有难为他。耶律阿保机此时可以说是通电下野了,表面上看失去了领导诸部的能力。
他最终选择在今河北省滦南县滦河上的盐池附近修城,因为这是大草原上为数不多的盐池(这个盐池一直运转至今),所以其他几个部落如果要吃盐都得从耶律阿保机这里要。
耶律阿保机不喜欢没有教养的人,吃盐巴都不表示表示。
他于是直白地跟其他七个部落首领讲,你们这些四世三酋的人,怎么能沉迷于低级的白嫖,点赞关注不迷路,快给主播刷小火箭,主播才能给你们更优质的大盐巴。
大家都是聪明人,一听这话,都向野驴赔不是,共同约好一个时间,一起去野驴家刷火箭,好好犒♂劳一下他。
读者们肯定都比我聪明,这个party的结果不用说大家都知道,那真是老中医进怀仁堂拿药---有去无回啊。
果然,这七个部落首领都在宴会上都吃了畜蕨,野驴的政变成功了,他又重回了契丹的核心领导层。只不过这一次,羹他一个人喝,肉他一个人吃。
他打算当皇帝了。
对于游牧民族领导人来说,称帝没有那么多的历史包袱,只要没有政敌,称帝没人管。
所以在盐池之变发生后的次年,耶律阿保机便在今天的内蒙古通辽市称帝,改元神册,都城设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后更名为上京临潢府。
日后辽国政治重心南移,这个都城的政治地位逐渐下降,逐渐变成一个搞祭祀跳大神的地方,最终被蒙古军队彻底摧毁。
对于契丹的历史,还有几点需要再说一下:
首先是他的疆域,在契丹崛起的初期,其活动范围是局限性的。
别看现在的历史地图把它搞得好大一块,但人家是游牧民族,所以每个时期都是变化的。
◎这版图你就说逆天不逆天,至少是后晋的三倍,不过经济实力肯定是没法比的。我没找到后梁时期的辽朝地图,先凑合用一下。
你如果按照他的活动范围算,那确实领土面积很大。而且他们的劫掠对象只专注于中原,所以很快就能集中兵力,战争失败了也很容易逃跑,这是游牧民族的机动性,或者说是他的一个优势。
耶律阿保机第一个选择的合作对象其实是前晋,契丹军本想杀入云州,但李克用实在是给的太多了。最终两人拜了把子,依依不舍的离开(契丹国志),约定来年冬天一块入寇打猪猪侠。
结果野驴回去当天就向后梁发出同盟邀请,和河东断绝了往来,给李克用气得不要不要的,从来都是他自己和别人断绝关系,怎么这回自己做了冤大头。
所以在著名爽文作家欧阳修的笔下,打败契丹就成了三矢之一,这在逻辑上是自洽的。
晋和契丹关系之恶化在桀燕被灭掉之后更为明显。本来契丹的侵略对象只是卢龙,因为契丹人的活动区域主要就在那块,懒得跑到代北闹事。
而且契丹并没有和晋军断绝外交关系,在介入卢龙前都算是好哥们,在李克用去世时契丹也派遣过使节慰,所以晋军和契丹军真正交手的机会很少。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契丹人的活动区域越来越大,将室韦、奚等少数民族通通融合(新五代史),他们这一大帮人又不会种地,只能通过劫掠来提高生活水平。
在这里我还要打个岔,笔者平时说老李家,说的都是河东政权或者直呼李某某你侬!实际上更官方的称谓一般是前晋。
但我平时不太用这个称谓,主要是李克用父子本身就没有开府建国,哪来的国号,别管你是晋王还是中书令,理论上说那还是大唐王朝的一条狗。而且还是一只外来货,不是正宗的中华田园犬。
如果排去他们家是郑王籍贯,那正统性可能连还没当皇帝的梁王高。
要知道梁王实际上是没有做不轨之事的,从李逆茂贞手上安全地迎回昭宗,保障昭宗的奢华生活,还给昭宗一个幸福的家。
他虽然有对皇族大开杀戒,间接杀死昭宗,但都被一些借口掩饰掉了。禅让也是唐哀帝自己和其他人提的,你就说他错在哪里了吧。
虽然我们都知道以上恶行都是他一个人干得,但当时的人如果要找证据抨击他可能只有上原驿之变百分之百符合谋反的嫌疑。
晋王相比之下那真是罪恶滔天,他一登上历史舞台就干掉了朝廷命官段文楚,公然违抗朝廷关于调节李克用朱全忠二同志的指示,和宰相张濬对抗,支持朱玫的叛国行为。如此种种,一天都讲不完。
另外,两唐书在描写李克用早年军队驻扎情况时都会用“寇”字,而不是“营”或者“驻”。
当然了,这里不是给朱温添光,也不是给李克用抹黑,相信各位都有自己的判断。在这里只是加一个从那个年代看问题的视角,希望没有影响到大家。
言归正传。
要说对付契丹人,旧时唐朝曾在卢龙长城边上设立过八防御军,搞的是邓艾老一套:“田租皆供军食,不入于蓟,幽州岁致缯纩以供战士衣”(资治通鉴)。
中央政府以减少一丢丢税收的代价就解决了战士们的吃穿住行,真是高啊。
你还别说,这个制度经久不衰,而且历久弥新,历史越久是味道越浓。
这些戍边军安居乐业,自给自足,半只脚踏入小康,所以战斗力还是蛮高。“契丹常失利走...由是契丹不敢轻易入寇”(资治通鉴)。
要说真和契丹人干仗,父慈子孝的二刘还真有一套自己独创的打法。
刘仁恭本人在边境长大,所以深知契丹底细。有的时候自己这边没钱了,便效仿契丹人,在秋天的时候组织人马北进,掠夺他们的牛羊牲畜。
选在这个时间点北进可能是因为部族们正在筹备过冬,对战事没有准备。
等到冬天降临,契丹牧民因为寒冷而向南方移动之时。刘仁恭就把长城边上草全都烧掉。
牧民的马没有吃的,大批大批的死掉。
牧民没有了生活来源,日子一天比一天苦。这反而加剧了他们的侵略力度,因为他们现在已经不是为生活质量而战,是为了最基本的生活而战。
有些历史研究者甚至认为正是刘仁恭的这一政策加速了其政权的灭亡。
事实也倒真是如此,契丹每年的侵略频率和战斗强度都有了直观上的提升。后梁龙德二年时还只是在幽州长城边上平静地放牧顺便打点劫。仅仅过了一年,契丹军就开启了马拉松式劫掠模式,从幽州城出发一路攻到王处直的老巢定州。幸好契丹此时还没有熟练掌握攻城技巧,不然后梁被谁灭了那还真不好说。
但这个时期是刘仁恭的全盛时期,刚刚取得木瓜碱大捷的他可以把当时的契丹可汗吊起来打。在这段时期,只有耶律阿保机的部队拥有过攻陷边城和打歼灭战的记载。
因为刘仁恭政权的崛起,许多原先投奔到耶律阿保机帐下的游牧民族部民又向卢龙倒戈,奚族的首领也是其中一员(新五代史)。这导致契丹国主不得不再把精力放到内政上,以赠送良马的方式给刘仁恭交保护费。
◎刘守光be like ⬆️
和平随着刘仁恭发疯走向了终点,契丹人认为幽州无人,正是南下的大好时机。他们让一位王子率领一万骑兵攻平州,是的你没有看错,是整整一万骑兵。
当时担任边防军总司令的是刘守光,刘守光假装和好,摆了一桌鸿门宴。要不说游牧民族能处呢,有肉有酒他是真来。结果不用多说。
另外我感觉司马光对这场战役的评价很高啊,有很多美化成分:“伏甲起,擒实里王子入城。部族聚哭,请纳马五千以赎之,不许,沁丹乞盟纳赂以求之,自是十余年不能犯塞。”
五千匹马可能是真的,但乞盟纳赂和十余年不能犯塞实在是过于离谱。
接下来我们就知道为什么那两个说法是错误的。
没过几年,刘守光称帝,耶律阿保机这个时候已经彻底扫除了刘守光在契丹附近的盟友。他自然会选择南下。
根据辽史记载,野驴本人已经在亲征路上了:“二月戊午,(阿保机)亲征刘守光。三月,至自幽州...命弟剌葛分兵攻平州...冬十月戊寅,剌葛破平州。”
这么看,阿保机本人在当时是有计划围住幽州的。结果在这重大关头,第二次诸弟之乱爆发了:
“(剌葛)还,复与迭剌、寅底石、安端等反。”
阿保机没辙,只能掉回头去犒劳这群懂事的弟弟。
等到第二次诸弟之乱结束时,卢龙都已经变了天了。
过了个小半年,第三次诸弟之乱就开始了,所以他没有给刘守光任何实质性的援助完全是在情理之中,契丹也没有在这次冲突中获利。
卢龙完了,那契丹对晋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是完全可以预见的。但前晋没有做充分防备,十分令人不解。
李存勖自己就是一个部落首领出身,跟契丹人怎么说也是打过交道的,怎么会犯这种错误?
这可能是因为他对其将领和军队实力的过度自信所致。还有一种可能是他把契丹人当作自己的朋友,他本人攀着其父和野驴拜把子的关系,厚着脸皮把阿保机当作叔父对待。
叔父怎么可能打侄子呢?你说对不?
然后就是开头发生的事情,十三太保之一的李嗣本下线,蔚州城被攻破,收获的晋军人头高达一万四千七百馀颗,后梁和吴国使臣都在辽阵营中目睹了全部过程(辽史)。
李嗣本在契丹军刚来的时候就给晋王急报敌情,但当时李存勖忙于对付邢州的阎宝,没有做出任何指示,等他腾出身时,蔚州的韭菜都被收割完了,契丹军也跑掉了。
结果李存勖前脚刚走,没跑远的契丹军继续东进,沿途州县忘风而降。
这个时候读者朋友们可能就有疑问了,不是说契丹攻城能力很差么,为什么突然这么牛博弈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吴国的实际掌权人徐温遣使和契丹交流,献上了国宝级的武器---猛火油:「攻城,以此油然火焚樓櫓,敵以水沃之,火愈熾。」
这个猛火油其实就是石油,只不过用作战争用途罢了。
这个东西由谁创造的不太清楚,但可以得知它在南方比较普及(猛火油出占城國,蠻人水戰,用之以焚敵舟)。
虽然述律后建议不要使用这个武器,但我认为在攻城战中,契丹军或多或少是使用了的。这没有史料佐证,纯属臆测。
第二点是周德威个人的性格问题,他和他的主子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极其自负。这从他前面处理刘守奇事件中就能窥知一二。
这有的时候是好事,有的时候是坏事。
他当上卢龙节度使后,不知道脑子里哪根筋搭错了,对幽燕的名将展开大清洗。像先前被生擒的单廷珪很有可能就是这个时候死掉的。
另外,他对待边防事务很不认真,撤掉了一些部队的编制,像山海关这种重镇都能主动撤防。契丹人能够在边境地区随意出入,周德威要负主要责任。和平时期便如此,战时就不用说了。
第三点是河东人才的流失。当时,晋王众多弟弟之一的李存矩在新州当团练使,威塞军节度使,总管山后八军。
这边需要重点讲一下山后八军,听名字就知道这是在抄袭唐朝的八防御军,但他实际上是由八个州组成的。具体是哪八个州,史学界有些争议。
其中最出名的是宋代史学家史炤的解释:“山后八军,谓涿、营、瀛、莫、平、蓟、妫、檀,皆属卢龙节度使...余按涿、营、瀛、莫、平、蓟、妫、檀,此卢龙巡属八州,非山后八军也。涿、营、瀛、莫、平、蓟皆在山前,惟妫、檀在山后。又有新、武二州,与妫、檀为四州,置八军,以备契丹,河东,故有山后八军巡检使。”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可以说是一个松散版的魏博牙兵/军事联盟。
顾炎武延伸了一下他的观点,认为这八州都是燕云十六州的一部分。
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读者请自行查阅由马旭辉先生撰写的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唐末五代幽州刘仁恭政权及其与契丹关系研究”;李翔先生在中南大学学报上发表的“关于五代‘山后八军’的几个问题 ”;抑或是豆中浩先生在教育学文摘第35卷第5期中所发表的“五代时期契丹与刘仁恭政权关系初探”以及他们所引用的文献。这三篇论文/文章的质量本人望尘莫及,只能再一次感叹自己的愚昧和无知。
说回李存矩,这个人的政治水平很差,因此不大喜欢处理自己责任内的事务,让下人替他打理,这应该是激起了一些民愤。
这些民愤持续了很长一段事件,最终在征兵问题上给放大了。
当时李存勖刚刚吞并幽燕,下一步就是南下,但因为和梁军的实力略有差距,他便让李存矩在山北招募点精兵给他用。
李存矩也是不负使命,强令山区民众给他提供武器装备和马匹。这其中貌似只有马匹给了补偿,十头牛换一匹马,笔者认为这个投资回报率简直高的离谱啊,但边区人民不买账,怨气更大了。
五百骑兵够交差了,李存矩就打算把他们送走。
在边区的这些士卒都是不喜欢出远门的人。李存矩对待他们没有任何诚意,催促士兵快点跟自己上路,并让遥领寿州刺史的桀燕降将卢文进一同协助监督。
不出意外地,军队没走出涿州,就发生了兵变。士兵们认为他们现在是“弃父母妻子,为他血战,千里送死”,可以看出他们对于河东政权没有丝毫的感情和归属感。
经过会议决定,地位最高且和李存矩有私人恩怨的卢文进被拥戴做这群人的头头。
这帮人没有片刻犹豫,调转马头,向李存矩住的宾馆杀去,很轻松地就割下了他的脑袋。
随后,在众人的簇拥下,卢文进转战新州和武州,试图建立根据地。
五百骑兵是不具备任何攻城能力的,自然没有成功。
在这种情况下,卢文进除了叛逃契丹以外没有第二条可选。
契丹国主给他们的待遇还算不错。这些汉军自己一套系统,住自己的帐篷,不强迫他们和契丹军融合。卢文进本人遥领幽州兵马留后。
太原对此没有采取实际措施,但对契丹的行为表达了严重不满。契丹这边没有做出回应,两国的关系降至冰点。
贞明三年(神册二年)三月,即卢文进叛逃的次月,契丹军在卢文进的带领下猛攻新州。曾在太原保卫战中大显身手的新州刺史安金全因为城中兵少的缘故弃城而遁。
卢文进人帅心善,在自己都不是刺史的情况下,把新州刺史的位置让给了他的部将。他真的,我哭死。
李存勖这回不打算忍让了。根据他的命令,卢龙军、义武军和成德军各自贡献了点人马,合计三万人,在新州城东侧扎营,连日攻城,但没有什么进展。
就在同一时间,耶律阿保机的三十万人马赶到了战场。这个数字和上次打蔚州时一模一样,每次打都是举全国之力,就离谱啊!当然了,这个数字是很有水分的,士兵的家属、俘虏和跟着一块来放牧的吃瓜群众都可能算进去了。
周德威一看,三万对三十万,劣势在我,怎么打都是输,风紧扯呼。
在扯呼的过程中河东军遭到追击,死伤惨重。十三太保之一的李嗣恩的长子战死,不过总的来说大部队还是成功撤回了幽州城。
他逃,他追,他插翅难飞。
契丹军中的骑兵含量极高,晋军前脚刚迈入幽州城,契丹军后脚就追来了。
我们现在在这里说话是开了上帝视角的,所谓站着说话不腰疼。幽州城内的老百姓和士兵是完全不清楚契丹军的人数,他们只看得辽军“毡车毳幕弥漫山泽”(契丹国志)。
有的人说对面有五十万,有的人说契丹人说了是一百万,那应该是不会差的。不管他们怎么说,都在军中造成了不小的恐慌。
在卢文进的指导下,契丹人开始学会动脑子了:他们先是用老北京战法---挖地道地地道,城内守军发现后,点燃柴薪把里面的人烧死;于是,他们又改变了策略,让傻子聚集---堆土山,然后再架飞梯攻城。
幽州人也是热情好客,用刚从炉子里溶的铁水浇给在正在攻城的契丹兵头上,一天能杀个几千人。
听起来稳了吧?非也!
《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说过一句话:“当你以为你已经赢赢赢了的时候,其实你已经输麻了。米奇长高一尺,米妮便长高一丈,自然之理也。” 这段话虽然是我编的,但是也不是真的。
契丹人没有气馁,每天攻城不带停的。没有调休,也不要加班费,还经常想出新点子来,晋军士兵只能挨个应付。
这样折腾了半个月,幽州人就有点受不鸟了:“(契丹)四面攻城,半月之间,机变百端,城中随机以应之,仅得保全,军民困弊,上下恐惧。” 岂是一个两个三四个惨字了得。
周德威的求援信一片两片四三片地飞进了晋军在魏州的前敌总指挥部里,这就让李存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他此时刚从晋阳回到魏州,希望能够拔掉黎阳这根刺,但在黎阳里面吃喝拉撒睡的是刘鄩的百战之兵,跟他们打攻城战绝非易事。
那么李存勖如果分大股部队去支援周德威,黎阳可能就打不下来;而如果他只分一点点兵给周德威,刚拿下来的卢龙就要GG了,契丹兵再东下,太原马上爆发新的一场保卫战,这显然是很不利的。
如果从一个业余军事爱好者的角度看,肯定后者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前者多很多。这种情况下,前面刘鄩也一直没有主动出击,就在河北安排几个守城战的高手来防御,或者让一支数量可观的军队围而不攻,抑或两者并行。然后赶快带大军解决契丹军,应该不会出什么卵子。
李存审、李嗣源和阎宝都认同我这个业余军事爱好者的观点,跟晋王建议还是要派大军救援。
李存勖直呼:“昔太宗得一李靖猶擒頡利,今吾有猛將三人,復何憂哉!” (资治通鉴)
不过这三人对于应该如何打产生了分歧。
李存审和阎宝认为契丹军讲究机动,自然不会带多少辎重,必然不能长久,我们等他们撤军后占据有利地形伏击(控制山险,强弓劲弩,设伏待之),取得的战果可能要大一些。
李嗣源持反对意见,他认为要现在立刻马上去支援,不然周德威这一代名将就要这么憋屈的死掉了。他自请五千骑兵为先锋。李存勖自然是选择了李嗣源的方案,他这一辈子用兵就没拖沓过。
这里需要讲一下李嗣源为什么要这么说,前面我忘了是柏乡之战还是河北之战,总之李嗣源的部队没能及时赶到战场,被晋王痛斥了一顿,怀疑他胆小怯战,这个误会一直没有解释清楚。
还有就是半年前后梁的横海军节度使戴思远由于不可抗力弃城逃跑,沧州被一个叫毛璋的兵油子把控了,他向太原方面送款,大概是想保持一个半独立的地位。
李存勖让李嗣源带兵入城,说是抚慰,实际上就是了解情况和谈判。毛璋最后被平调到刚拿下的贝州,后来做到了节度使,沧州接受太原的安排。
整个过程是一片祥和,但在李嗣源报告给中央的信件中出了大问题。
李嗣源的本意就是传达真实情况:一片祥和,啥事没有,请领导放心。
但问题是这哥们不识字,只能让文吏代写,结果这公务员不懂事,写了这么一句话:“已至沧州,礼上毕”。
李存勖接到书信后脑子里有几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大骂邈佶烈这个匹夫要造反。
李嗣源应该是在晋王身边安插了几个亲信,得知了李存勖对自己发火,非常害怕,将书吏斩首,但最终也没能够处理好这件事。
综上,很有可能是他为了增加李存勖的好感,所以专门帮李存勖说了他最喜最喜欢的法,做了一次嘴替。当然了,这丝毫不影响他这个建议的正确性。
李存勖听取了这三员将领各自的意见,做出了如下部署:
李嗣源率先锋骑兵在易州境内的涞水县驻扎,观察敌人动向;阎宝过岐沟关(今河北涿州岐沟村)抓俘虏;李存审的后备队随后跟上。
全军共计七万人,这个数字,说明他们至少把晋军在河上的四分之三都给抽走了。
这个现在立刻马上出兵的建议是李嗣源提出来的,他自然成了这次军事行动的总指挥。
在开军事会议的时候,李存审首先发言,他认为“我多步,虏多骑,”得想个法子避免野战,或者说避免在草地上和敌军遭遇。
李嗣源补充道:“我们带着辎重粮草,光脚滴不怕穿鞋滴,如果和契丹军在平原上相遇,我们就完damn了,不如找点比较chill的山涧小路,you know M3?”
同年八月,晋军从易州出发,沿着大房岭(今北京房山,《北使錄》:自良鄕六十五里至幽州城外)东上。李嗣源和他的养子李从珂(攻卢龙时收的)领三千骑兵作先锋。
接下来的情节非常有意思,在离幽州城还有六十里的地方(换算北京到廊坊的距离),两军突然遭遇。契丹军没有准备,被杀的大败。这里就体现游牧民族的坏处了,这股部队边打仗边放牧,牛羊帐篷全都落下给晋军送经验了。
契丹人在山上的高地上行军,晋军在山涧行军,尾随着契丹人的步伐。每次遇到有利地形,契丹人就发起反击。李嗣源“父子”根本不慌,几次深陷阵中,跟敌人搏斗,大大振奋了士气。
最后过了好几个这样的关卡,终于在一个山口前见到了大boss,是阿保机派出来的一万骑兵。
李嗣源这个时候犹如天神下凡,藐视天地,说了很多很拽的话:“為將者受命忘家,臨敵忘身,以身徇國,正在今日。諸君觀吾父子與敵周旋!”,自己带百余骑兵冲入敌阵:“爾輩非吾敵,吾當與天皇較力耳。”,见无人回应,更加恼怒:“汝無故犯我疆埸,晉王命我將百萬衆直抵西樓(辽上京别名),滅汝種族!”说罢挥着他的大锤子横冲直撞,出入敌阵三次,砸掉了一位酋长的脑袋,真正地应了他的外号李横冲。
有道是将不畏死,士不惜命,在后面观战的晋军全都赶来支援。契丹军不敌,开始后退。晋军逃出生天。
这还没完,李存审让士兵们伐木做鹿角(削剪的木头,阻碍骑兵,估计是提前准备好的)。他让士兵把这些鹿角插在地上,将军队围一个圈,形成了一个防御性质的寨子,离得近的契丹骑兵就变成了刺猬。
又是冲锋又是放箭,契丹人的尸体很快就堵塞了本就不宽的道路,只能丢下牛羊帐篷给晋军改善生活,往幽州方向撤退。
耶律阿保机不想放弃他在幽州城这么多天的劳动成果,在和契丹的围城部队汇合后感觉自己又行了,在幽州郊区摆阵迎敌。
正在排排队的契丹士兵看见的是满山遍野的男人呼啸而来,军队行军所扬起的烟尘可以达到一个小型沙尘暴的规模。
在这种情况下他就是孔明再世也猜不到对面有多少人,只能硬着头皮扛住。
就在双方在焦灼时,耶律阿保机只听四方鼓声大作,后方冒出了一大坨步兵,正在对契丹军猛攻。
这下,契丹人只剩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前后两个方向都无法突围。好在他的部队基本都是骑兵,从东边的古北口方向逃掉了。
同年八月二十四日,幽州在经历了二百天左右的围困后可算见到了久违的“李”字旗。周德威满含热泪,把李存审、李嗣源和阎宝诸将的手都握了一遍,好像什么都没说,但好像什么又都说了。
从公元九一七年三月到八月这一系列晋和契丹的作战一般统称为幽州之战。
关于这个一系列战斗,还需要澄清两个问题:
第一,辽史中载野驴看见城中有烟火气不想攻城,把战事委托给卢文进和契丹将军,自己回去了,这应该是给太祖✌️避讳所伪造的。
周德威在跟李存勖的报告中如此描述契丹军的衰败之状:“契丹三十萬,馬牛不知其數,近日所食羊馬過半,阿保機責讓盧文進,深悔其來。契丹勝兵散布射獵,安巴堅帳前不滿萬人,宜夜出奇兵,掩其不備。” (旧五代史)
这个问题应该不是周德威为了求援编的,相反他十分真实。
倘若不然,为何晋军在距离幽州城还有六十里的情况下就能和敌军接触,而且每次击败敌人都能收获许多牛马。
虽然不排除契丹人是游牧民族这个因素,但能放牧到离大本营外围六十公里的地方也是挺大(逆)胆(天)的。
周德威平日里情报工作做得很好,像刘鄩袭击太原之事就是他自己搞情报搞出来的的,那个时候李存勖还在莘县懵波一呢。所以他所阐述的这个问题应该是事实。
我很喜欢奥地利学派的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先生所说的一句话:“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通过我刚才说的这个例子,就能说明,辽太祖耶律阿钵鸡就在军中。
由民间人士撰写的《契丹国志》不管太祖✌️的脸面问题,直接将契丹二字换成了太祖,说大败,都说太祖大败。太祖若不在军中,自不能大败。
这类问题,看似繁琐,实际上在研究特定的历史问题时是很有帮助的,希望能够解清一些人的疑惑。
那为什么脱脱的辽史要那么写,笔者认为主要是时间太短,无法做详细考证。辽朝国史馆怎么记,他就怎么抄,应该也不是故意给阿保机这个面子。
第二个,幽州之战只稍稍减轻了边患,问题还是很大。野驴把卢文进安置在平州遥领幽州节度使,卢文进每年都要率本部(山北八军)的奚族骑兵劫掠屠戮边境城市,并把掌握高科技的核心人才(能工巧匠、熟悉织纴的妇女等等)送往上京。
这是什么概念?我们中原王朝那么长时间的研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通通被别人学走了。阿保机刚一上号就发现系统自动赠送一万抽,还把正在华山论剑的老师傅的背包给拷贝了一份给他。
所以旧五代史说“契丹得所以强盛者,得文进之故也,” 这个评价是很客观的。
河东政权每年都会给驻扎在涿州的部队运粮,但就是蟹老板下凡,海绵宝宝再世,也还是挡不住被卢将军一顿狂钞猛掠的命运。
归根结底,还是和契丹在实力上有所差距,怨不得别人。卢将军要耍威风,那么“卢龙诸州”可以预见地,“荆榛满目”、“为之残弊”,卢龙的强盛一去不复返。
宋代史学家胡三省认为,自唐朝中叶开始,范阳独成一套体系,对外抵御强敌(两藩),对内连结另外两个河朔藩镇,搞“独立王国”。那为什么等到它并入河东后就这么拉垮呢?就是每年像饲养母猪一样供着它,还是被别人往死里揍。原因在于,保有一隅之地时,心力集中;地域广大,则“心力有所不及也。”
我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不过我还想补充一点,那就是归属感的问题:卢龙这么多年基本上都是燕人治燕,大家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非常快乐,结果突然被别人吞并,这个滋味应该是不好受的。他们相比于抵抗契丹,更愿意像卢文进这样争取独立甚至曲线救国。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契丹和河东的冲突暂时告一段落,李存勖又在黄河边上搞了个大新闻。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