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aperplaneTH
本研究报告聚焦于HIV治疗方案,探讨了目前不易耐药的整合酶抑制剂治疗方案。通过对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在学术会议上演讲内容的分析,阐述了美国在HIV治疗方面的进展,包括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成果以及整合酶抑制剂的优势,同时对比了中国HIV治疗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ART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HIV治疗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上个月《临床感染性疾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CID)主编中国行系列会议在广州、杭州、北京三地成功举办,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布莱根和妇女医院感染科临床主任Paul E. Sax教授在会议中的演讲,为HIV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见解和方向。
随着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推进,美国HIV感染者的病毒学抑制率大幅提升,从1997年的32%增长到2015年的86%,这主要得益于整合酶抑制剂(INSTI)的广泛应用,尤其是第二代INSTI如比克替拉韦(BIC)和多替拉韦(DTG),它们具有高耐药屏障和低耐药突变率,成为治疗主流。
1. 治疗推荐:最新推荐以BIC或DTG为基础的三药治疗方案作为多数HIV感染者初始治疗方案,具有高病毒学抑制率、良好耐受性、低毒性、少药物间相互作用、高耐药屏障和低药片负担等优点。
2. 耐药性表现:一项超30,000名HIV感染者的研究显示,基于INSTI的ART方案病毒学抑制率高。美国针对2014 - 2018年50,000余例新诊断HIV感染者的研究表明,INSTI的传播性耐药突变率仅0.8%,远低于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的12.0%。
3. 特定方案优势:在美国的优选概率排名曲线(SUCRA)分析中,BIC/FTC/TAF方案SUCRA值高达74.3%,是预防耐药性发展的优选方案,在长期病毒学抑制率和药物负担上表现优异。
1. 当前首选方案问题:尽管NRTI+NNRTI(TDF+3TC+EFV,依非韦仑方案)是许多医生的首选一线治疗方案,但存在高用药负担、耐药性、快速启动ART覆盖率低、病毒载量检测和耐药性监测不足以及TDF对肾脏和骨骼的长期毒性等问题。
2. 新方案优势:BIC/FTC/TAF方案提供了新选择,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证实其有效性,与EFV相比,BIC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低,无肾脏或骨骼不良事件,耐药性问题少,单片复合制剂形式提高患者依从性,且对HBV有活性,在NRTI和NNRTI耐药时仍可作为维持或转换治疗选择。
1. 长效ART方案:Sax教授认为长效ART方案将是未来五年重点关注方向,如CAB/RPV虽为HIV感染者提供了长效治疗选择,但存在耐药问题且在合并乙肝人群中应用经验有限,需积累数据和探索新型长效制剂。
2. HIV治愈研究:全球虽有9名HIV感染者被治愈,但治愈研究面临病毒储存库检测不全、免疫系统控制HIV脱靶效应等挑战,需谨慎制定治疗方案。
整合酶抑制剂在HIV治疗中展现出核心作用,特别是BIC/FTC/TAF方案具有高耐药屏障和低药物负担等优势,为HIV感染者提供了更优治疗选择。同时,未来ART发展虽有挑战,但长效方案和治愈研究也带来了希望和方向,为全球HIV治疗领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和目标。
标题:The frontier of HIV treatment: the integrase scheme leads the era of low drug resistance.
作者:PaperplaneTH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