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TOP4】拥挤度不降反升?岗位回流市区助力通勤改善!

政务   2025-01-31 08:04   北京  

近日,中规院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市交研院发布了《2024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其中有不少关于通勤、轨道的数据,作者就大家关心的内容做二次分析。

类似于全国人口分布的“胡焕庸线”,北京的就业岗位也有类似特征——从海淀杏石口到通州次渠划一条线,东北方向占据了绝大部分产业。


产业分布直接影响着居民出行和轨道规划建设,报告中认为地铁建设的边际效应已经体现,花43万只能让1个人用上地铁通勤不划算。

但北京的情况有所不同,即使按照每户通勤人口为2计算(绝对高估了),72万元就能“升级为地铁房”稳赚不赔,所以我们的地铁发展前景依然乐观,是绝对有搞头的:

按目前轨道800米覆盖人口测算,相当于每43万元轨道建设投资仅增加1人车站800米通勤覆盖。其中,超大城市平均水平24万元、特大城市41万元、Ⅰ型大城市37万元、Ⅱ型大城市82万元。


下面就结合这两份报告,看看有什么他们没分析出来的结论。掌握好北京的这些最新变化,对大家通勤、置业有极大帮助:
①机动车保有量并非北京堵车元凶,2项指标过高,如何让地铁的出行效率反超小客车?
②后疫情时代北京仅剩5条地铁满载率超100%,但一条线路新上榜,原因诡异且难以解决!
③北京45min以内通勤比例连续3年增加,就业岗位回流市区成关键!
④全市9组超远通勤OD分析,海淀占半壁江山,丰台惊喜入围!

地铁规划建设观察
追踪北京地铁规划、建设最新动态,为大家带来第一手消息与独家解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