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发留存】北京地铁线网结构之争、环线的必要性及合理设置建议

政务   2025-01-25 20:00   北京  
关于北京地铁方格线网是否合理、建设环线的必要性等问题,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很多爱好者仍存在不少偏见,甚至是接触了一些错误信息。
今天我们摘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一篇早期文章《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问题分析》中的部分观点,也是作者所认可的,相信能解答大家的疑惑。

1、方格还是放射,哪种线网的效率更高?
研究的结果表明:方格网状形态的线网在城市人口和出行均匀分布的情况下能够达到最优,否则放射环状的线网具有优势,实际情况中城市发展很难做到绝对均等。
莫斯科、东京、纽约、巴黎等四个城市均为放射环状的线网形态,客运比例都在50%以上,甚至达到80%,远高于方格网状的墨西哥城。
作者注:有人说方格线网只要换乘一次就能到目的地,那前提是每站都能换乘的高密度,而且“平均换乘一次”是个很差的数字。

2、大城市的地铁是否一定要建设环线?
据统计,世界上建有环线地铁的城市仅占地铁城市的20%。但是在规模较大的线网中,建有环线的城市占到60%。可见,环线在一定规模以上的城市中还是需要的,但是需要严格的论证。

3、为什么地铁环线没有道路环线的速度优势?
由于轨道交通是独立的、准点运行的运输系统,穿越中心区不会影响旅行速度,即便拥挤也不会对综合服务水平产生明显影响。使用类似地面交通的放射线、环线等分段组织的交通线路,有可能增加换乘次数而造成时间延误。

4、什么样的环线才能取得成功,为什么山手线客流大?
轨道交通环线的客流取决于沿线人口和就业数量,也就是环线自身串联的客流集散点的规模。
山手线上连接了都心周边七个副都心中的五个——池袋、新宿、涩谷、大崎和上野,主导了中心区与外围之间潮汐交通的私铁大都也终止于山手线。这些条件都为东京环线山手线提供了足够的客流,使环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关阅读:【孪生城轨】北京与东京城市空间高度一致,轨道发展有哪些相似可借鉴?

5、北京的2号线太小了,10号线规模是否合适?
北京外环线长度是内环的2.5倍,客流集中地区动辄相隔十站以上,线路整体客流不均,同时环线上也没有市郊铁路的起点。
就覆盖范围看,外环线覆盖近400平方公里,远超出北京人流、功能最密集的核心区域。将北京、巴黎、伦敦和东京的轨道交通环线在同比例尺下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北京外环线规模相对中心城区来说明显要大。
作者注:如果没有早期2号线的存在,北京地铁按照北二环-东三环-南二环半-西二环半来建设单环线最为合理,可串联3大火车站+国贸、丽泽等重点功能区。

6、北京地铁在线网结构上还有哪些问题?
虽然北京高等级商业服务业与伦敦等4城市相比不那么集中,但也基本上位于城市中央及附近。旧城仍然位于北京空间布局的中心,也是城市人流疏散的集中地区,北京中心城区的线网密度伦敦等四城市相比不应该低这么多。
巴黎、东京、伦敦的地铁相交系数均在0.7左右,北京和墨西哥的线路之间联系常常需要两次甚至两次以上的换乘才能完成,相交系数只有0.5左右。
作者注:就此,北京地铁应加强放射状、穿过城中心(也可以是CBD)的斜线建设。

地铁规划建设观察
追踪北京地铁规划、建设最新动态,为大家带来第一手消息与独家解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