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各区的两会已经闭幕,市级人大会议正在召开并做出《政府工作报告》。除了“3个100”重点工程清单还没有公布外,市、区两级今年的建设任务基本都明确了。
可惜的是,一些地方没有明确具体项目,采用数字作为目标给自己“留有余地”,市民感受不到成果。例如海淀在山后地区凑30km微循环道路,远不如把G7南延的3km建成效果明显。
但即使如此,我们依然总结出了30个重点交通开工/通车名单,其中不包括“持续加快建设”这种虚的。
轨道交通方面:17号线剩余段、6号线南延开通,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后厂村站至天通苑东站区段完工,平谷线(平谷段)将力争实现空载调试运行,推动11号线、19号线北延、R4线北段、东北环线开工。
道路开通方面:实现北清路快速化、京密路(机场南线-新国展段)、东六环入地、承平高速及京平拓宽、通马路、中东路、通怀路竣工通车,京良路、通久路、六圈路等重要道路全线贯通,推进奥林匹克园区道路开放,投用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
道路开工方面:加快建设姚家园路东延一期、新国展联络线、梅市口路二期、北宫路二期、万泉寺东路建设,推动体育场南街等断头路开工,力争京秦高速西延(通州段)、东部发展带联络线开工,实质性启动马西路南延、魏永路西延道路工程。
不过这些工程不是说了就一定能做到,要遵从客观规律。例如去年丰台火车站周边这几项目标都没有兑现:
实现丰台站站城一体化南北交通枢纽竣工交付、周边路网主体完工,万寿路南延正式开通,开工建设城市绿谷。
所以今年我们不仅要告诉大家有哪些工程,更要清楚这些工程当前进度什么样,最后给出能否实现的判断,到年底可以检验有多少打了ZF或作者的脸:
①8条轨道交通建成/开工,预计可兑现5个,哪些项目很难实现?
②12条高快速、主干路竣工通车,其中4个可确保、哪6个希望较大?
③10条重点道路启动开工,6项工程乐观、2项基本没戏不用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