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唐·杜甫《佳人》
香合欢的中文学名是:香合欢
香合欢的中药名是:香须树
香合欢的别名有:黑格、香茜藤、香须树等。
香合欢的拉丁学名是:Albizia odoratissima (L.f.) Benth.
香合欢的命名人及年份: (Linn.f) Benth.,1844 。
香合欢的植物学分类:植物界——被子植物门——木兰纲——豆目——豆科——合欢属——香合欢。
香合欢的形态特征
香合欢是豆科合欢属常绿乔木植物。高5-15米,其株无刺;小枝初被柔毛。二回羽状复叶;总叶柄近基部和叶轴的顶部1-2对羽片间各有腺体1枚;羽片有2-4(-6)对;小叶有6-14对,为纸质,长圆形,长2-3厘米,宽7-14毫米,先端钝,有时有小尖头,基部为斜截形,两面稍被贴生、稀疏短柔毛,中脉偏于上缘,无柄。
头状花序排成顶生、疏散的圆锥花序,被锈色短柔毛;花无梗,为淡黄色,有香味;花萼为杯状,长不及1毫米,与花冠同被锈色短柔毛;花冠长约5毫米,裂片为披针形;子房被锈色茸毛。
荚果为长圆形,长10-18厘米,宽2-4厘米,扁平,嫩荚密被极短的柔毛,成熟时毛变稀疏。种子有6-12颗。花期为4-7月;果期为6-10月。
香合欢的生长环境:香合欢为低海拔疏林中常见植物,常见于沟谷上缘次生杂木林中,土壤为砖红性红壤。在中国广西垂直分布多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中下部,呈散生或数量不多的群状聚生,伴生树种有见血封喉、山荔枝、荷木、马尾松、枫香和翻白叶树等。石灰岩山地未见分布。
香合欢的分布范围:香合欢分布于中国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宁明、龙州,大新、那坡、田阳、百色、都安和东兰等县)、贵州和云南;印度、缅甸、马来西亚也有分布。
香合欢的生长习性:适宜酸性土壤,为阳性树种,幼苗稍耐荫蔽,但耐荫期不长,在土层较深厚、湿润的缓坡地,生长良,萌芽力强。
香合欢的繁殖方法:香合欢一般采用播种方式繁殖。
香合欢的采种:香合欢11月果熟,荚果熟时由青绿巨变为黄褐色,不脱落,采种时间可以延至翌年1月。采回的果实先摊晒,然后浸入沾水数小时,再捞出晒干,荚果便开裂,搓去果壳,即得种子。种子可放布袋内干藏通风处,发芽力可维持一年。出种率4-7%,种子千粒重30-40克。
香合欢的采伐:香合欢萌芽力强,萌条生长快,可以进行萌芽更新。宜于秋、冬季采伐,注意降低伐根,不撕裂根桩树皮,以免影响萌芽。
香合欢的主要价值
香合欢的经济价值:香合欢木材为散孔材,心边材明显,心材大,占直径四分之三以上,为红褐色至黑褐色,边材为灰褐白色。木材纹理直,结构略粗,材质坚硬而重,干燥后不裂不变形。
心材极耐腐,抗虫蛀,纵切面平滑有光泽,颇美观,为上等家具、建筑、造船、车辆、枪托、运动器械、缝纫机面板、机械附件、雕刻和各种装饰等用材。
边材不耐腐,易受虫蛀,用途不大,仅作箱板材。应培养二十五年生以上大树,扩大心材比例。树皮含单宁12-15%,可作栲胶原料。
香合欢的生态价值:其枝叶较稀疏,宜与杉木、紫荆木、坡垒等树种营造混交林,对改良土壤、改善林间生态环境、提高单位面积蓄积量有良好的作用。
香合欢的药用价值:香合欢的根入药,可以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安神等。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疮癣,失眠等疾病。
本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近期在研究植物时偶遇此物种,出于好奇就写出来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多记日记:一担柴与一担柴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