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碧长阶前。似新篁(huáng)、叶叶烟。黛痕细折天生茜(qiàn)。铜花也欠鲜。石花也未妍。青螺一点枝头颤。翠为钿(diàn)。玉台妆罢,宜贴两眉边。——清·吴绡(xiāo,女)《黄莺儿·淡竹叶》
淡竹叶的简介:淡竹叶为中药名。是禾本科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gracileBrongn.的干燥茎叶。具有清热泻火,除烦,利尿的功效。主治热病烦渴,口疮尿赤,热淋涩痛。
淡竹叶的别名有:竹叶、金鸡米、竹叶卷心等。
淡竹叶的中文学名是:淡竹叶
淡竹叶的植物学分类: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本目——禾本科——淡竹叶属——淡竹叶。
淡竹叶的分布区域: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等地。
淡竹叶的采收时间:5-6月未开花时。
淡竹叶的用量:6-9g
淡竹叶的毒性:无毒
淡竹叶的入药部位:干燥茎叶。
淡竹叶的性味:味甘、淡,性寒。
淡竹叶的归经:归心、肺、胃、膀胱经。
淡竹叶的功效: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淡竹叶的主治:用于热病烦渴,口疮尿赤,热淋涩痛。
淡竹叶的用法用量:煎服,6-9g。
淡竹叶的禁忌:体虚有寒或孕妇者忌服。
淡竹叶的炮制方法:除去杂质及残根,抢水洗净,切段,干燥。炮制后贮于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淡竹叶的生理特性:淡竹叶为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有短缩而稍木质化的根茎,须根中部常膨大为纺锤形的块根。茎丛生,细长直立,中空,表面有微细的纵纹,基部为木质化。花期为7-9月。果期为10月。
淡竹叶的生长环境:多生于山坡林下及阴湿处。
淡竹叶的产地: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淡竹叶的相关论述:《本草纲目》:“去烦热,利小便,除烦止渴,小儿痘毒,外症恶毒。”。《本草纲目·卷十六》:“去烦热,利小便,清心。”。《生草药性备要》:“消痰止渴,除上焦火,明眼目,利小便,治白浊,退热,散痔疮 毒。”。《本草再新》:“清心火,利小便,除烦止渴,小儿痘毒,外症恶毒。”。
淡竹叶的化学成分:主要含芦竹素、白茅素等三萜类化合物,以及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蒲公英甾醇等甾类物质。
淡竹叶入药部位的性状特点:本品长25~75cm。茎呈圆柱形,有节,表面淡黄绿色,断面中空。叶鞘开裂。叶片披针形,有的皱缩卷曲,长5~20cm,宽1~3.5cm;表面浅绿色或黄绿色。叶脉平行,具有横行小脉,形成长方形的网格状,下表面尤为明显。体轻,质柔韧。气微,味淡。
淡竹叶的临床应用:中药材淡竹叶用于热病烦渴,小便短赤涩痛,口舌生疮。热病烦渴: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可与黄芩知母 、麦冬 等同用。口舌生疮,热淋涩痛:治心火上炎之舌尖红赤,口舌生疮;或心热下移小肠的小便赤涩,尿道灼痛,常与木通 、栀子 、生地黄等同用。
淡竹叶常用药膳方选
口渴多饮,心烦目赤,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便短赤,或淋沥涩痛:淡竹叶30g,粳米50g,冰糖适量。将淡竹叶用水煎汤,去渣,以淡竹叶汤代水,加入洗净的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下冰糖拌匀继续煮至粥汁黏稠为度。每日1剂,连用3~5天。
热病后期、气阴不足所致口干、烦渴、气短、乏力:西洋参3g,粳米50g,麦门冬 10g,淡竹叶10g。西洋参研末,水煎麦门冬、淡竹叶,去渣取汁,再入西洋参末、粳米,慢火煮作稀粥食用。
淡竹叶粥:【组成]淡竹叶1握,粳米1合,茵陈半两。[功效主治]小儿心脏风热,精神恍惚。[用法用量]上以水2大盏,煎2味,取汁1盏,去滓,投米作粥食之。
淡竹叶的复方制剂
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寒,发热头痛,口干咳嗽,咽喉疼痛,小便短赤。
银翘解毒片: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栀芩清热合剂:疏风散热,清热解毒。用于三焦热毒炽盛,发热头痛,口渴,尿赤等。
润肺止嗽丸:润肺定喘,止嗽化痰。用于肺气虚弱所致的咳嗽喘促、痰涎壅盛、久嗽声哑。
小儿七星茶口服液:开胃消滞,清热定惊。用于小儿积滞化热,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烦躁易惊,夜寐不安,大便不畅,小短赤。
淡竹叶的现代研究进展:本品有退热、利尿、抗肿瘤、抑菌、升高血糖等多种药理作用。
淡竹叶的日常保健食用方法
煮水:淡竹叶煮水,代茶饮,可预防喉痛。
煮粥:淡竹叶煮粥时宜稀薄,不宜稠厚;适用于口渴多饮,心烦目赤,口舌生疥牙龈肿痛,小便短赤。
使用淡竹叶的注意事项
无实火、湿热者慎服,体虚有寒者禁服。用药期间需注意忌食寒凉、生冷食物、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忌烟酒。本品气微,味淡。以叶多、色绿者为佳。生用。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如果您已经怀孕、计划怀孕或是在哺乳期,请及时告知医生并咨询是否可用中药治疗。儿童:儿童用药须在医生指导和成人监护下进行。请妥善保存药材,不要将自己所用药材给予其他人使用。忌用铜、铁器煎药。
淡竹叶和竹叶
两者均为清热药,源于禾本科,味甘淡性寒,归心胃小肠经,皆能清热除烦、利尿,治心火上炎、下移小肠所致口疮尿赤、热病心烦及热淋涩痛。
然竹叶为乔木或灌木植物淡竹的叶,其清心除烦力强,热病心烦多用;又兼辛味,清中有散,能凉散上焦风热,治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
淡竹叶为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叶,其通利小便力强,多用于口疮尿赤及热淋涩痛,并治水肿尿少及黄疸尿赤。
本篇文章等灵感来自于——近期在研究植时偶遇此物种,出于好奇就写出来了,希望大家喜欢!多多记日记:淡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