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知青生涯
(上)
平平/文
青春如歌,
时光磋砣。
暮然回首,
来路斑驳。
走向农村
1966年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正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我也投身于停课闹革命的浪潮中,全班同学变成了红小兵战士。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背毛主席语录——成为我们的主要课程。我成天跟在大孩子红卫兵后面发传单、贴大字报、上街看革命大辩论、看斗牛鬼蛇神、看武斗打仗、看抄家热闹等,日子过得轻松快乐。
11岁,刚上小学四年级
突然有一天,红卫兵大哥哥大姐姐们来到邻居王家抄家,我感到非常震惊。因为王家姑娘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可我万万没想到,她家也是“黑五类”。我想起那时早就熟背的毛主席语录:“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想想咱是红五类家庭,必须与黑五类家庭划清界限。从此,我们这对一块长大的闺蜜便成了敌人似的,再也不相往来。
与邻居好友照
1969年的一天,邮递员送来了一张重庆杨家坪中学(现重庆80中学)初中录取通知书。仅仅读了四年小学、开开心心耍了三年的我,一下子成了初中生。
14岁初中一年级
那两年的初中生活,我们基本上是以学工和学农为主,并且还去贵州遵义新浦7818部队军垦农场学军三个月。
15岁,参加军训
初中两年的学习锻炼很快就结束了。
初中毕业照
1971年4月9日,毕业两天后,我们拍完初中毕业照。4月11日我班年满16周岁的八位同学黄为义、王强、王伦华、苏通云、李红英、刘章云、陈立秋、刘昌国合符支边条件,很快就到了云南景洪太猛东风农场支边垦荒,去建设祖国的橡胶园。那时候我们非常羡慕他们。
未满16周岁的6位同学升学到高中继续学习,其余同学均属于下乡对象。我早已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经学校动员大会“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便积极响应,第二天早早就来到居委会,高高兴兴的下户口去农村落户当知青。在期待下乡的日子里,常常满脑子里都是电影中的北方妇女们的形象,他们头戴青花头巾。轻松愉快的在地里薅麦苗的情景。
下户口大半年后,期盼的日子终于到了。1972年元月十四日,我们是重庆市首批到四川宜宾地区集体插队落户试点。记得离开家乡的那一天,我们胸佩大红花,个个精神抖擞,在一片敲锣打鼓的欢庆声中,热热闹闹的绕杨家坪转盘一周,然后乘专车到了重庆菜园坝火车站。一路喜气洋洋,轻松愉快的踏上了知青专列(约1300多名知青)。这时,送亲的家长大军已挤满了整个站台,各自都在急切的寻找自己的子女。高音喇叭里不断传出《看见你们格外亲》的歌曲,催人泪下。一下子整个站台躁动起来......,气氛变得十分沉重。突然汽笛一响,火车快速启动了,刹那间列车上和站台下一片哭声。从来不爱哭的我,随着火车的前行。不知哭了多久才昏昏沉沉的睡着了。
第二天,乘军用敞篷车,不知在大山里转了多久才停了下来。那天,天空中下着毛毛细雨,天色特别昏暗、天气特别阴冷。抬头只见四周都是大山,低头见到的是一队队身着极其简朴,还有的衣衫褴褛的老乡们早早的等候在马路旁接我们,不禁心里面一阵阵凉意。不一会儿,已有一些知青跟着老乡往山上走去。也有的极不情愿下车被一次次劝说才下了车。这时的我好像蒙了似的,死死的抓住军车,不肯下车,还不停的喊叫"我不是到这个农村,我要回去"。心里还在想着电影中北方妇女们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轻松的薅着麦苗的情景。最终被强行拉下了车,一路哭着走在伍中。我们翻过了一山又一山。好不容易到了宜宾兴文县二区双河公社东风六队。
17岁,下乡1年后
我们队共九名知青,五个男生:陈长清、袁度华、谢尊祥、兰远江、唐懋辉,四个女生:凃清莉、张学红、漆明书、郭明星。首先到了队长家,大家围坐在土灶旁。(堂屋中间挖一个土坑。常用大树桩或树根慢慢燃烧,用于整个冬天取暖,也能煮一些简单吃的)。热情的乡亲把早已在土灶里用砂锅煲好的茶水,一一送到我们手里,还美美的饱餐了一顿,瞬间得到极大的安慰。
多年后同一个生产队的知青聚会
公社还安排了老知青“传帮带”,给我们介绍公社以及当地的情况。围坐在土灶与我面对面的自贡老知青刘洪彬(自贡蜀光中学高67级老三届)。经他亲身经历的讲解后,我们渐渐的开始接受现实。后来才知道,他是我们公社下乡六年多唯一家里从来没寄过一次钱,是全公社最穷的老知青。他虽寡言少语,句句实在,上进、爱学习、善良、朴实、乐于助人。多年后,我们再次相遇,1978年我们便成了终身伴侣。
作者与刘洪彬合影
少年知青
宜宾兴文县是与云南威信县接壤、海拔1800米左右的高山地区,主产农作物玉米、土豆。全公社的重庆知青同一天落户共135名,几乎都是重庆杨家坪中学的校友。另有自贡知青100余名。
最初我们住在生产队原保管室。全木质结构,中间是堂屋,一边是厨房,另一边是寝室,高山地区的厨房用水,是特有的自来水。这儿的老乡家家户户都用一根根楠竹打通中间的结巴,在山上有泉水的地方,用楠竹一节一节的连接到厨房外的石缸里,然后在厨房靠近锅灶边的墙上,开一个小木窗,伸手就能用到天然可口的自来水了。
屋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边较大的石块是我们洗衣服的好地方。有时,女生在溪边洗衣服时被男生碰上,有的男生就会赶紧脱掉脏衣服。丢在盆子里搭上一件……。在这里生活大半年后才搬进了知青新家。
站在院坝里。抬头就能望见两座大山间的“亮窗口”,翻过“亮窗口”,山那边是另一个大队,有三个生产队,每个队有8到10名知青。
我队有一位年龄最大的男知青,那年18岁,大家都叫他谢二娃,是有名的情歌王子。他因思恋山那边的恋人,常常傍晚时站在小溪边,遥望着“亮窗口”,深情的唱着怎么也唱不厌的那首歌:“美丽的姑娘,你在山那边,18岁的哥哥把你想望。高山啊!你弯下腰,河水啊!你让开道,让我飞到她身边……”。
我们当知青的第一次赶场,由队长带路,大半的路程顺着水渠堰沟一直往山下走。大约20华里。由于山路崎岖难行,我们每人双手各拿一根竹竿,看起来队长像带着一群丐帮弟子似的。当初我们走山路也得学,开始双手各拿着一根竹棍杵着行走,慢慢就用一根竹棍帮助行走,最后丢掉竹棍也能走,才算学会了走山路。一路上没有一户人家,穿行在树木茂密的大山里。当我们来到场上,看到只有几栋简易的全木结构平房,真不敢相信这就是公社所在地。
当年的公社驻地
公社最繁华、人气最旺的是小河沟上的那座小木桥,赶集的老乡都聚集在桥上。当年有知青形容这座小木桥是“一根火柴照全场”,一点也不夸张。
当年的公社的小木桥
那天赶场我正在桥头,突然,一位陌生的男生走到我跟前,对我说,“你叫张学红哈,我们两个还照了相的哟。”顿时把我气得够呛,那年代的女孩子家教都很严,我们家更是传统、保守。我以为他是捎我的皮,便大骂他:“流氓!流氓!……。”
可那男生不慌不忙的说:“我有证据。”随手拿出一张照片。我抢过来一看,愣住了!天哪!正是下乡那天,我在知青专列上和我挤在同一个窗口里的男生,正是眼前的他。那是火车即将开动的瞬间,他的家人为他拍的照片,照片中的我一手紧握着长辫子,满脸的苦愁正四处张望寻找亲人时,那副可怜巴巴的样子。拿着这张非常难得珍贵的照片,我真喜出望外赶紧不停的对他说;“对不起!对不起!”从此这张照片就一直珍藏在我身边。
下乡时乘火车
原来这位男生叫童清平,我们同校、同年级、不同班。他落户的生产队共六名知青,四男两女。其中两位男知青张布、徐小秋还是我同班同学。此后,我成了常常去他们那里串队的知青。
几十年后和邻队知青合影
下乡第一年,政府每人每月给我们生活费九元,还有食用油,大米供应。享有政府的好政策,有大米饭吃,可是要把粮食拿回来,对于我们城里长大的知青,当初也是一件很难的事儿。从生产队到公社买粮食,单程几乎全下山20华里,返回时背着粮食爬山一路向上,还有一大截路行走在狭窄的堰沟边上。
知青买粮都会选在逢场天。这天,几乎成了知青的团聚日。中午,场镇上仅有的两家餐馆,全被知青承包。
每到这天,我就‘头疼’。我是生产队任命的知青组长,每月我们九口之家的生活费得由我负责掌管。除了必须买的粮、油以外,个别男生还总想编点钱买烟。还有更甚者,剃个光头也要我付钱。记得在一次赶场发生的一件事,当时真把我吓惨了!中午,大家在餐馆一阵狼吞虎咽饱餐一顿后,我结账时,我队的一个男生。一把抓住我不准付钱。随手还拿出一把小刀往餐桌上一丢,锋利的刀尖瞬间插进了桌面。我真怕出啥事,一下子餐馆里吃饭的知青都围过来了,只见他不慌不忙地还唱着,“知青吃饭从来不拿钱粮,把匕首摔在桌子上,把钱粮揣在荷包头……。”一旁围观的男知青还鼓掌助威。他唱完了,抓住我的手也松开了,向我使了个眼色,示意我可以去付钱了。这才让我绷紧了的心,一下子松了下来。
天呐,让我们虚惊一场!没想到他太有才了,自导自演临场发挥很成功。后来这位男生一年后第一个回城了。
我和刘洪彬重返知青餐馆故地
刚下乡,公社、大队、生产队的干部们还经常到知青点看望我们,还规定知青不准串队。一天,一位男生看见公社主管知青的主任正朝我们知青点走来,不知是哪位男生想出一个怪招来自娱自乐,他们让一个男生谢二娃坐在我床边,头顶上扎个马马灯,穿件花花衣,用蚊帐遮住脸,露出两只大眼睛,还忽闪忽闪的样子可爱极了!
一切进行得又快又成功,果真骗过了知青领导。我们还被领导一本正经的批评了一通。知青是不能串队的,你们怎么又.....,这次原谅你们,下次就要在知青大会上点名批评.....。一会,主任很不高兴的走了。当领导刚一出门,大家笑疯了似的,就像一群小孩子在玩游戏似的,这事让我们开心了好一阵子。
转眼间,夏天到了,一群少年知哥知妹们,用特别的方式去摘野果吃。我们队五个男生有四个会吹口琴,也是当年时髦的标志。
一支男生口琴队潇洒的吹奏着走在大山崎岖的小路上,四位女生紧跟随后,我们有的带着军帽、有的背着军包,还有的拿着厨房用具等,一路伴唱着知青之歌“美丽的山城啊,我可爱的家乡……”。浩浩荡荡的向山林深处走去。一会儿,大家高高兴兴地就摘了不少的野苹果,野梨等。当尝到野果的苦涩难以下咽,才知道原来吃野果一点儿也不好玩。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张学红,网名平平,1972年由重庆杨家坪中学到宜宾地区兴文县二区双河公社东风六队插队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