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岭赶场 —重庆六中校友会活动介绍

文摘   2024-08-12 21:07   重庆  

鹅岭赶场 

 重庆六中校友会活动介绍

在那段知青岁月里,赶场是我们生活中难得的热闹与期待。

每逢赶场的日子,天还未亮,我们便早早地起床,怀着兴奋的心情,朝着集市的方向出发。赶场的人们来自四面八方的乡村,平时很少聚在一起的知青们,都把赶场当做一场节日,一次难得的相会。在这里,我们能听到各种各样的故事和见闻,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质朴与温暖。赶场,不仅仅是为了购买油盐酱醋生活物资,更是我们与这片土地、与这里的人们深度交融的机会,成为了知青生活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时光如梭,五十多年过去了,回城的知青们对“赶场”的印象已经渐渐淡忘,赶场似乎属于遥远的过去。然而年过半百的我们,却迎来了热闹非凡的鹅岭赶场活动。那是重庆六中校友会的同学们,从2016年4月6日起,每月6日聚会在鹅岭碑前、瞰胜楼傍,回顾当年的历程;追溯走过的的足迹,大家将其称之为“赶场”。把知青联谊、缅怀岁月和“校友文化艺术节”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古老的园林中一道“青春重焕”的风景线。

重庆市第六中学,位于市中区上清寺,毗邻重庆市委、桂园和"三峡"博物馆。原名重庆求精中学。由美国基督教“MEM”会于1891年创办,1952年重庆市人民政府接管命名为重庆市第六中学校,1998年更名为重庆求精中学。是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之一。"百年树人,精益求精"。这是重庆求精中学自建校以来一直坚持的办学理念,也是学校保持创新、永争一流的座右铭。培育出了张大千、庞中华、王渝生等一大批艺术大师、教授学者、世界冠军、社会名流等精英人才,誉满国内外。

1969年2月,重庆市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热潮。2月24日,重庆市六中等分配到涪陵专区插队的中学生,乘”东方红101”号,“人民13号”客轮奔赴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等县的农村落户。3月29日,六中老三届第二批知青在朝天码头登上“东方红117”号轮赴酉阳插队落户。1972年秋,又有新三届知青下乡,到1976年约七八年的时间,重庆六中(求精中学)先后约五千多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涪陵、江津地区等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敎育”。      

— 摘自《流逝的岁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三十周年,重庆渝中区政协文史资料(第11集)委员会编,1999年  

时光荏苒,曾经的知青岁月已成为遥远的回忆。然而,那份深深的情谊和共同的经历,始终在大家心中珍藏。如今,大家都有了怀念过去,渴望聚会在一起的愿望。望。2012年2月18日,由高67级三班江金龙与20个同学的小聚时,提议建立一个QQ群,方便相互交流与沟通,由此“风华六中QQ群”应运而生。 由危昌林同学承担起建群任务。

2015年3月25日,在高67级七班熊家南同学的组织下,100多人齐聚鹅岭公园。当聚会的日子终于来临,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见面的那一刻,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紧紧相拥,眼中满是重逢的喜悦。许多同学多年未见,高兴之情溢于言表。意犹未尽,六中老三届宣传队的同学又筹备秋天再聚。 渴望再次相聚,重走曾经走过的路,重温那些熟悉的场景。想再次围坐在一起,聊聊过去的点点滴滴,分享这些年来的人生经历。

于是,在2015年10月15日,老三届宣传队聚会如期进行。一台歌舞节目让大家回忆起那过去的岁月,恍如昨天。

高67级六班魏培忠(魏沙)同学为了方便参加宣传队聚会的同学相互联系,建立起一个微信群。风华六中QQ群的同学,全部转到魏沙的微信群,正名为“风华六中”,。成为后来组织“鹅岭赶场”活动的主要筹备机构。

2016年3月18日,接替危昌林群主工作的江金龙,经过与董勇男联系并协商,决定3月18日在人民广场茶园聚会。大家畅所欲言,握手言欢,并组织下半年老三届同学聚会,由初66级五班张兴全,高67级五班熊邦杰等负责筹备。几天后,熊邦杰在风华六中群建议:利用农村赶场这种方式 ,每月6号在鹅岭公园赶场聚会,建议得到同学们一致赞同,立即成立了赶场组委会,决定从4月6日开始鹅岭赶场。          

2016年3月16日,六中同学聚会三峡博物馆。

鹅岭公园,位于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背倚山城,地处长江、嘉陵江南北挟持而过的陡峻山岭上,北部边缘为渝中半岛脊线,形如鹅的颈项,故得名”鹅岭“。鹅岭公园,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从富豪修建的私家礼园(宜园)演变而来。1958年,正名为鹅岭公园,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完美结合出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厚,古老而优雅的园林。登临公园内的瞰胜楼,一览两江交汇的壮丽景色,以及夜晚璀璨的山城夜景。鹅岭碑:这座古老的碑刻,历经风雨,见证了公园的历史变迁,见证了山城重庆的沧桑变迁。站在碑前,你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厚重。            

2016年4月6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那一天,同学们从四面八方,冒着小雨兴高采烈来到鹅岭公园赶场。   

重庆六中老三届同学鹅岭赶场,正式开始。 那些年,我们怀揣着青春的梦想和热情,投身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一起劳作,一起欢笑,一起面对困难和挑战。汗水洒在土地上,青春的足迹留在了乡间的小路上。        

当日晨六点过,QQ、微信的响声不断,那是大家相邀赶场。八点不到,人们就三三两两出现在雨雾中的鹅岭。十点正,赶场达到高潮,学友们纷纷聚集在“鹅岭”石碑前,握手拥抱,呼叹推搡,离聚感言,兴奋叙谈,照相留念,笑逐颜开。那场景,既壮观又热烈,感人至深!        

在聚会上,我们回忆着当年的趣事,那些一起插秧、收割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曾经的艰苦如今都化作了珍贵的财富,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我们感慨时光的飞逝,也庆幸彼此的情谊依然深厚。这次聚会,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本场参加学友386人,首场这么多人参加,真是出人意料!高三老大哥“扯拐”由其妻用轮椅推上场,兴奋的引吭高歌,让人感慨动容!初次赶场有的学友自发搞起了吹拉弹唱,初六六级七班程时力同学自带手风琴、乐谱给爱唱歌的同学伴奏,有的同学跳起了欢快的交谊舞,还有的同学棋牌对弈……看来活动已形成了自娱自乐,丰富多彩的态势,愉身悦心的聚会主题突出。 让我们的情谊在岁月的长河中再次绽放光芒。        

当年在酉水河畔插队的六中知青,筹备成立重庆六中酉水河畔知青联谊会,作为六中鹅岭赶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5月8日,他们在重庆江北石门公园举行了有128人参加的重庆六中第一届酉水河畔知青联谊会。 

鹅岭赶场吸引了新三届同学的积极参与, 在江金龙同学的热心协调下,从2017年开始,新老三届同学一起参加六中老校友鹅岭赶场。当聚会的消息传出,不少校友不辞辛苦,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他们怀揣着对往昔的怀念,对同窗的牵挂,踏上了这充满温情的相聚之旅。  

2017年6月11曰,又有新老三届300多同学参加的九龙坡巴国城知青联谊会。 

2018年5月,有400多人参加了巴国城联谊会,学长江金龙、董勇男等也前来……         

2018年6月10日,重庆六中老校友第二届艺术节在雾都宾馆成功举办,以“风华六中,你我同行”为主题,600余校友在这次盛会中欢聚,共同追忆青葱岁月,表达对母校的敬重与感恩情怀。          

虽然离开校园已有50余年,曾经的中学生,如今有的已升级为爷爷奶奶。岁月匆匆,却未曾冲淡那份同窗之情。它犹如一坛陈年老酒,随着时光的流逝,愈发历久弥香。   在聚会中,大家畅谈着这些年来的经历和变化。有欢笑,有泪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挫折的感慨。但无论经历了多少风雨,同窗之间的情谊始终坚如磐石。      

在老三届高67级同学江金龙极力推荐下,大家认为新三届66级同学谢建渝有能力,敢担当,能热心为同学们服务,值得信赖。于是,谢建渝(好娃)就成了风华六中群主和赶场组委会牵头人。  

2019 年 5 月 25 日,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重庆六中老校友第三届文化艺术节在母校重庆六中盛大举行。1623 名新老三届的同学,在时隔 50 年后,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欢聚一堂。

五十年,半个世纪的光阴,足以让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在每个人的身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然而,当大家再次踏入母校的那一刻,所有的距离和陌生感瞬间消散。

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曾经青春年少的面孔,如今已添了皱纹,华发渐生,但眼神中的那份热情和期待从未改变。

大家相互拥抱,紧握双手,诉说着这些年的思念和牵挂。回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些一起在教室里学习、在操场上奔跑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文化艺术节上,同学们各展才艺。有的唱起了当年熟悉的歌曲,有的展示了精心创作的书画作品,还有的表演了精彩的舞蹈。每一个节目都饱含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次欢聚,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重逢,更是一次心灵的回归。在母校的怀抱中,大家重新找回了那份纯真和美好,也让同窗之情在岁月的洗礼中更加深厚、更加珍贵。

相信这次难忘的相聚,将永远留在每一位校友的心中,成为生命中一段温暖而美好的回忆。             

由于疫情防控,给鹅岭赶场的组织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但是,同学们只要到了赶场天,仍自发来到公园转一转,习惯成了自然。

在此非常时期,由高67级六班谭世贤同学为主编的编委会,历经五年,终于在2020年12月6日在赶场近900名同学们的见证下完成了《历史将永远追忆我们》、即重庆六中老三届回忆录发行工作,在社会引起了良好反响。

2022年6月6日,初中68级同学举行七旬生日活动。他们在赵行健等筹备组的同学努力下,编辑出来纪念册。纪念册图文并茂,十分亮眼,为初68级同学七旬活动锦上添花,在鹅岭赶场时发行

与此同时,《重庆六中新三届岁月纪实》也在2019年紧密鼓的筹备中,由谢建渝任总编、赵晋渝、马春生、张幼明任副总编。  

编委们经过两年多策划组织,审稿编辑、校对审核等,终于推出了《重庆六中新三届岁月纪实》。这本回忆录是新三届同学自己原创的、朴实、厚重、真诚,具有年代感和史料价值,将为重庆六中校友史增添浓墨重彩的一页,并开创了重庆乃至全国同届学友回忆录的先河。

回忆录有37万余字,全书440余页,内容包罗万象,时间跨度从上世纪60年代末到今天,它像打开了一坛封存多年的老酒发出阵阵弥香,唤醒了许多新三届同学封存已久的记忆:特殊年代的校园生活、知青上山下乡、云南支边、军旅生涯及在投身改革开放大潮的洪流中。        

2023年11月6日,又是一个赶场天。《重庆六中新三届岁月纪实》首发,有1026名同学(有同学专程从美国、英国、北京、上海、武汉、深圳、成都等地赶来)参加发行式,现场热闹非凡,社会反响良好。                    

2024年6月6日,雨过天晴,风和日丽。鹅岭之上,黄桷树下,人声鼎沸,笑语欢声。重庆六中校友鹅岭赶场第100场庆典和六中第七届文化艺术节拉开帷幕。老师及同学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更有专程从挪威、深圳、昆明、成都等地赶来的校友。        

 现场参与者达1836人,创赶场历年之最!发行“重庆六中”校徽1043枚,让闪光的记忆铭刻心里!人头攒动,互致问候;演出精美,温馨沁人…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下,峨岭赶场100场和“重庆六中校友第七届文化艺术节”取得圆满成功!六中学子的峨岭赶场,闪耀着一群共和国赤子在峥嵘岁月中的永恒背影,也是莘莘学子们风华成长的足迹。         

重庆六中鹅岭赶场的创举,开创了全市及全国同学们聚会交流的先河。

在重庆知青博物馆陈列室的六中校友“鹅岭赶场“的展版。         

为什么叫赶场?因为六中学子无论老三届还是新三届,无论在酉阳插队还是在云南兵团劳作,赶场或赶街成为他们在艰苦岁月中难得的放松。记住了赶场,就记住了青春的来路;今天仍然还去赶场,就是能勇敢地眺望未来!       

在赶场组委会支持下,同学们自发组织了歌舞、诗社、摄影、书法篆刻等活动组织,并隆重举行了多届鹅岭文化艺术节和校友同乐会。

人生就是不断地”赶场”,一场又一场的风景,幻出了人生的多彩,尤其是共和国同一时代的我们,虽说人生已是夕阳,但未来仍有无限岁月。重庆六中新三届同学回忆录中,记载了“苦涩、美好、青春、付出、坚韧与担当”,那曾经的岁月,曾经的故事。曾经的回忆,刻骨铭心;历史将永远追忆我们。

2024年7月6日赶场迄今,六中学子们创建的“风华六中”群走过了10年,“鹅岭赶场”坚持了八年之久、百场之壮举,赶场校友达到5万余人次,和“校友文化艺术节”,展示出六中人的熠熠风华,彩绘了重庆城市生活与社会中,具有影响力的两张靓丽名片。         

该篇采用了重庆六中校友会会长、六中赶场管委会主任谢建渝的文字图片资料,采用了重庆六中老三届、新三届回忆录的图片,采用了喻重书、张兴全、林主和、周立新、刘家泉等提供的图文资料,特此鸣谢!

提供资料熊泽成重庆老三届知青联谊会会员、重庆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重庆知青》责任编辑、重庆知青博物馆管理员。

推荐阅读

王礼民:访问彭水县梅子垭镇重庆知青档案陈列馆

第二届“中国知青作家杯”征文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重庆举办南江知青下乡50至60周年庆典纪念活动

农村群众如何评价知青上山下乡

陈金福:回秀山—我的天堂芭蕉

“景德镇-重庆”知青联欢纪实

知青电影《红月亮森林》首映式在重庆举行


▶知青电影《红月亮之武陵山歌》在山城冉冉升起


红月亮知青情
报道重庆地区知青文化资讯、知青文学作品、知青活动信息、知青人物介绍,以及文化、艺术、社会、生活、旅游、娱乐、保健等中老年朋友感兴趣的话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