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知青档案那些事
记彭水县梅子垭重庆知青档案陈列馆
文/邹越滨
2013年12月21日,天寒地冻。从重庆主城区前往彭水县梅子垭乡的数十辆小轿车,在山区蜿蜒蛇行的公路上飞驶。暮色初降,梅子垭,这个大山深处的乡镇停满小车,聚齐了200多名一色60开外的重庆客人。当晚,他们住满了镇里原本有限的几家旅店,还挤进离镇10来公里的鸭塘佛山寨新修的苗寨风情小院、土家族农家小楼。是夜,气温低至零下5度,却也掩不住客人们带来的喜庆之气,热烈之气。
是的,远来的客人、梅子垭当地人,一起在期待着22日的来临——随之而来的,将是重庆知青档案陈列馆的揭幕仪式。远来的客人,几乎都是当年落户彭水的重庆市第29中学老三届知青。
你可以尽情地想象22日那天开馆的热烈气氛,然而,为什么重庆知青档案陈列馆会建在这个僻远的山乡?它是怎么建起来的?是哪些人筹建的?却是你无法想象的一个又一个故事。
一个档案局长想出的点子
个儿不高,40出头,若不是谢顶有点厉害,看去也就30几;酷肖扮演和绅的名嘴王刚,只是足小一号——这就是彭水县档案局局长任永松。
他毕业于涪陵师专,当过中学英语老师。而后进入公务员队伍,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一段时间后,调县政协办公室任副主任、主任。
“平坦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任永松还真是这句话的佐证,他的脑袋毛发不茂盛,想象力却是很茂盛,是很能长出些点子来的。当年县里建山谷公园——此山谷非乌江沿岸之山谷,而是宋朝大诗人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在县里文人雅士为取材、撰文等问题争执不下时,县市政园林局找到政协办公室主任任永松。果然,任永松眼珠转了几转,一招点穴,种种争端迎刃而解。
这样一个人,2012年调任县档案局局长。
提起档案局,似乎总与机密、神秘、严肃、严谨相关联——档案袋俨然就是乾坤袋,封装着一个人、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一经建档归档,一个三维立体的人,随即固化为二维的表格、简历、记录;一个难以把握的活蹦乱跳的人,固化为简简单单一手可以拎走的白纸黑字。管理好这些成沓的纸片纸袋,就万事大吉。想象力在这里,似乎无异于阑尾。
任局长不到一年就证明,这样揣测这个新局长是错误的。
彭水县委、县政府有一个文化兴县战略发展方向。按常理,文化的事是宣传文教、旅游等方面的专属,任永松只须统领全局职工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也就是恪尽职守了。
任永松也是一个恪尽职守的人,只是他的理解有所不同。他以他特有的发散性思维,琢磨着,文化兴县与档案工作能不能发生关系?档案工作怎样介入文化兴县?
建立一个“知青档案陈列馆”的想法就在他那不大长毛、却能长出点子的头颅里渐渐成形。
知青博物馆、展览馆,在全国已有先例,知青档案陈列馆却前所未有,而由一个县的档案局来承担建立一个类似知青博物馆的展馆,更是前所未有。
这一想法,于任永松来说,并非凭空乱想。
距今40年前后的那几年间,彭水县各区乡先后接纳了包括彭水县本地在内的近5000名知青。特别是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后,来自重庆市29中的老三届知青,在当地留下了深刻印迹,许多名字、故事,几近民间传说,在当地有口皆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场波及全国几乎每个城镇家庭的运动,从其终结至今,也有30余年了。
不仅如此,任永松的妈妈,就是彭水县城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而且早在1965年就下到了位于当时鹿角区双龙公社的青春林牧场。任永松从小就常听他妈妈讲起那时生活的艰苦、劳动的繁重。
反观县档案局里,对当年插队知青们,有些什么记载呢?不过就是一撂花名册,简单地登录着何年何月来自哪里,到某队落户,何年何月离开。没有任何一个人物、故事,乃至事件的哪怕三言两语的记载,看不到那一段岁月的波澜起伏。而近一二十年,老知青们返回第二故乡,也渐成潮流。他们留恋这块土地,他们当年影响着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生活,而今又尽力扶助这片尚待发展的山乡。将这段历史恢复出来,把简单的花名册丰富起来,既是档案工作的一部分,也正是历史、文化工作的一部分。
2012年末,对于2013年工作进行规划,任永松把这个设想提出,作为来年亮点工作。
这个想法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认同。
不过,有正确的想法,并不等同于你就能轻易达成目标。
建知青档案陈列馆,展馆的房子由哪里来?让县里拨地拨款修一幢?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些具体问题,一个清水衙门的档案局怎么解决?一个并无多大权势可言的档案局长怎么解决?
百年老宅定为馆址
彭水县有一个梅子垭乡,历史上因地处偏远而民风强悍。镇上有一座百年老宅,是清末这个老镇上一个何姓富豪人家建起的宅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宅子收归政府所有。从此,这座豪宅的主体建筑成了乡政府、乡党委一应机构的办公地所在。
随着时间推移,这座老宅的附属部分均已不存,只剩下主体建筑部分。
这个建筑占地1000多平米,用山里最好的木料、由本地最好的工匠打造而成,历经百余年,特别是近60年来在无什维修的状态下,近乎完好。
这是一个造型罕见、一条中屋脊丁字连接两个对称坡屋顶的巨大建筑,耸立在条石垒成的两米高的台基上。进得高高的正门,有回廊、天井,沿回廊分布着连堂屋在内的20间房间。
有好事网友发现这座建筑后,曾拍照发布到网上,惊呼这个乡政府是全国最牛乡政府。
近几年,自对面新建了乡办公楼后,乡政府各部门逐渐搬离老宅。
2012年底,在文化兴县、旅游兴县的思想指导下,乡政府有一个想法,想把这座老宅完全腾出来,办成一个民俗展览馆,以带动地方旅游。
他们为此向任永松问计。
真是“瞌睡遇到枕头”,任永松大喜。要知道,梅子桠乡当年也是重庆29中知青最多的乡之一,近些年,乡里和老知青们联系十分紧密,在资助山区教育、改善山区环境、扶助贫困山民等方面,老知青们都慷慨援手,和当年的乡亲们感情极深厚。
任永松提出,就把这座宅子作为知青档案陈列馆。
此想法与乡政府一拍即合。
任永松是一个既敢设想,也敢放手干事的人,他否定了对宅子加以现代改造的一些提议,提出整旧如旧,认定这座宅子就其本身作为清末老建筑,就具有一定吸引力。马上请乡政府投入力量,对老宅进行维修。
馆址的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
得到上级部门鼓励与支持
2013年5月3日,彭水县档案局发布档案征集公告,开始广泛征集有关知青的文字档案和实物。
5月29日下午,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明华在馆室司孙钢司长、重庆市档案局李华强局长、李玳明副局长一行的陪同下,来彭水检查指导重点档案抢救和档案新馆建设工作。当得悉彭水县将建设知青档案陈列馆的想法后,李明华认为:该项目创意新,在全国县级档案局(馆)属首例,其经费可列入重点档案项目申报,在重点档案抢救经费中予以适当解决。
8月下旬,重庆市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周勇在彭水调研宣传、党史工作时,冒酷暑考察了知青档案陈列馆建设,实地查看了陈列馆建设工地。周勇说,我也是一名彭水梅子垭籍知青,对第二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建设知青档案陈列馆我非常赞成,感谢第二故乡的人民还记得我们。这个馆将是教育后辈的一个很好基地,也是带动地方乡村旅游的一个靓点。
当年知青倾情参与筹备
有了这些前提条件,还只能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东风”就是当年的知青们,他们才是这个展馆的主体,他们的参与、他们提供的直接材料,不言而喻将是不可或缺的。
于是,县和乡里的人们首先想到了一个名为“阿福”的茶楼。
阿福茶楼,坐落于重庆较场口。在重庆市众多茶楼中,这个茶楼堪称独一无二——由重庆29中9个同学联手组成董事会经营的。而董事会之首,是高66级的同学李祖楞。
李祖楞,将门虎子。今天,从那对浓眉和有神的双眸上,还依稀能看到当年重庆少年游泳冠军的英姿。在他当年插队的彭水县大元公社,至今流传着他抱打不平的故事。以他为首的董事会认定,经营这个茶楼的宗旨,绝非盈利,旨在提供一个知青们聚会活动的场所,用现今的话说,或可叫作会馆、会所。9个董事一致通过的是,盈利通通不拿走,亏空由董事们掏腰包补贴。同窗们到这里,喝茶、吃饭享受的优惠,在重庆茶楼中是绝无仅有的。
不仅如此,茶楼甫接手,就由李祖楞出面,组织大家捐资,和同学们一起解决了一个同学退休后的生计问题,解决了一个同学更换假肢的问题。
茶楼的人气一时非常旺。
但随后的两年,茶楼在聘用人员的管理下,竟是年年亏空,董事们不停掏钱。处于最繁华地段的茶楼,如果真成了一个无底洞,便是金山银山也不够的。一时,有人提出关张的想法。李祖楞力排众议,坚持茶楼必须存在,且必须经营好。董事会遂决议,由董事蔡凯亲自出任茶楼经理,全力投入管理工作。
蔡凯,初68级同学,经商较为成功。这时,他放下手头自己的业务,义不容辞全身心经营“阿福”。得力的经营果然扭转局面,在对本校或外校知青优惠不变的前提下,茶楼一年比一年兴旺。同时,有了盈利就一点点改善茶楼设施。茶楼进入了良性循环。
即使在茶楼不断有盈余的时候,蔡凯和承担会计工作的唐兴碧同学,迄今为止仍一直坚持尽义务,拒绝领取工资。
越来越兴旺的阿福,每周一、四,是重庆29中老三届的“赶场”天。老同学们在这里相聚,还组织起了29中老三届自成体系、在市里也小有名气的诗歌协会、摄影家协会。同时还吸引了外校的一些知青,他们也闻名而来。
有了盈利,茶楼逢年过节,如春节、元旦、国庆、圣诞节,组织较大的喜庆活动,更是游刃有余。
正是这一群青春不老,仍然激情满怀的29中老三届人,与第二故乡心心相系,近20年来,多次返回彭水。他们之中,无论身居高位,或是身处平凡岗位,对于曾经插队之地,在地方建设、村民疾苦等方方面面,无数次假以援手。彭水的乡亲对这群老知青也充满感情。
建立陈列馆,书写包括他们在内的当年历史,他们理所当然是县档案局的一个依托。
2013年4月中旬,县有关方面率同梅子垭乡党委书记、乡长来到阿福茶楼,特地和29中老三届知青代表一起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参会人员各抒己见,踊跃发言。会议就档案陈列馆的工程建设、档案征集、布展方式、功能定位、筹备机构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县档案局、梅子垭乡、重庆29中老知青三方在内的彭水县重庆知青档案资料陈列馆筹备组,任永松任组长,梅子垭乡长陈海洋、宣传委员任荣川、知青代表梁金铭、糜长江、县档案局副局长刘维红任副组长。
梁金铭,29中初68级学生,刚退休不久的重庆市公安局三级警监,局技侦骨干;糜长江,重庆广电集团广播节目制作专委会秘书长,国家一级录音师,同时还擅长摄影。
自此之后,筹备和建设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
一方面,梁金铭、糜长江、杨翰理等重庆老知青,不辞辛劳、不计得失,6次自费往返于重庆与彭水梅子垭之间,进行陈列馆实地勘察,并逐步形成、完善陈列馆的策划方案;另一方面,征集实物、征集回忆文章的工作,也在29中网络上老三届QQ群中展开。
市29中老三届众多校友热情支持,写出了许多感人故事,捐出了许多珍藏40年的宝贵纪念品、历史照片,并进行题写馆名、撰写对联、编撰文稿、整理图片等一系列工作。不仅29中的校友,还有外校老知青;不仅彭水插队知青,还有插队于其它地方的知青;不仅知青,还有彭水当地乡民,都倾情参与到了筹备工作中。
在1966、1967、1968年小学毕业,而统一在1971年中学毕业下乡的知青,有别于老三届知青,被惯称为新三届知青。陈航,就是这样一个新三届知青,曾落户云南知青农场。他不仅倾情参与策划,和梁金铭、糜长江等冒着酷暑前往当地考察,还撰写了展馆序部分的初稿。
由此足见,知青这一话题,至今仍然如当年一样,牵动着众人心。
凝结众人心血的鲜活历史承载
这里必须提到一个人,就是已经去世的前中共彭水县县委书记陈航。
2013年8月中旬,梁金铭、糜长江、杨翰理、陈航和笔者一行再一次自费前往梅子垭勘察。8月16日中午,烈日当头,在陈列馆堆东西和材料的工地上,梁金铭一行正好碰到前来察看的陈航书记。
两个“陈航”戏剧性地碰面了。陈航书记亲切沟通的态度,以及卓有见地的谈话,给这群老知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陈书记对县档案局、梅子垭乡政府和重庆29中知青提出的建设知青档案陈列馆工作大加赞赏。他说:“知青档案陈列馆建设是档案工作的创新举措,是记住知青难忘岁月的具体表现,是教育后代的一个基地,也是乡村旅游的一个靓点。这个工作我非常赞同和支持。”他特别提出,知青档案陈列馆的内容要可看、可读、可思,办成给人以启迪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展览馆,并确保12月份开馆。
这一提法,与老知青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告别陈书记时,老知青们才发现他脚步蹒跚,进而才知道陈书记大病初愈。更令人痛心的是,这位工作作风扎实、有远见卓识、思维敏捷的县委书记,不久竟英年早逝。
在那之后的不久,建馆方案最后形成,以展馆前言中的话说,就是:
让这段历史的河床重新复苏,唯有注入记忆的活水。
……
也许是一个蒙着愧疚之尘的片断;也许是一个含泪带笑的经历;也许是一个刻骨铭心的镜头;也许是永生难忘的一瞬;也许就是一件当年见惯不惊而今绝迹的小物事,也许是一个当初并不经意而今却令人震撼的细节……
这些残片、断面、点滴,集合起来,将再现那一个时代,描摹那一类生存,复制那一种生态,还将还原那一段不该忘记的国情、政情、民情……
按照这个想法,陈列馆将是一个客观地记述历史细节、还原历史原貌的展馆,而不简单地、匆忙地去作定义、下结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真实的细节,内涵将远大于抽象的定义,且生动丰富,更适于参观人群。
这里,还要提到另一个人,他是重庆29中老三届知青、初67级的龚占遂。他曾插队彭水,退休之前在重庆市扶贫办工作。他对于陈列馆征集工作极为热心,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照片。孰料天不佑人,在展馆工作接近尾声的时候,他却突发心脏病辞世。
他们竟没能看到他们热切关心的陈列馆的建成和开馆!
众人拾柴火焰高。重庆知青档案陈列馆,从筹建修整百年老宅,到展品资料征集、撰稿编辑、设计制作完成并开馆,竟只花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知青人物、知青故事、当年物品……甚至还削减压缩了一些预定的内容,但已布满整整20间展室。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任永松这个“另类”局长。在老知青们投入工作后,他采取了充分信赖、无为而治的方略。谙熟政府办事程序的他,摒弃了一切约束,既不在进度上多作过问,更不组织过多的审查讨论。短短几个月,若是反复审查、推敲,恐怕要形成一个建馆方案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知道,这些老知青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可以信赖,甚至依赖的,他们是一群有多年工作经验,在各自领域都有深厚修养的人,何况他们把建设陈列馆当作了自己的大事,完全不计报酬,自始至终激情工作,无私奉献。
梁金铭,在2013年11月12日就随制作公司进场,在隆冬高寒的梅子垭现场,一呆就是月余,中途回来不过两天,又返回,直到开馆;糜长江和两个女同学苟晓萍、周亚宁,开馆前10天就赶到现场进行布展工作。用半开玩笑的话说,在那里,晚上有一瓶开水烫烫脚,已是奢华。
整个建设工作中,从县档案局到梅子桠乡,从乡民到老知青,各方拧成一股绳,于是重庆知青档案陈列馆以超出人们预期的效果,得以如期开馆。这种精诚合作,恐怕是罕见的,这样的效率,恐怕于今也是罕有其匹的。
在这个知青档案陈列馆里,你可以读到数十个知青插队片段、历史一瞬、生动故事、人生记录,看到历史留下的一些印迹。
而这只是一个发端。要完成历史的复原、记录,要为后人留下一个真实的立体的、比较完整的记载,需要的容量显然比这大得多,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
(本文作者系重庆市第29中学高66级学生,四川省彭水县双龙公社先锋6队知青)
原载红岩春秋 2014年2期(责任编辑:杨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