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完全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作者声明不负任何责任。
青涩年代的一桩“奇案”
(短小说)
我在中学读书时,班上有个姓赵的同学,他颇有才气,能写七言律诗,还能填词,什么清平乐、菩萨蛮、满江红、减字木兰花之类,玩得溜熟。这个很不简单,据说当时有个很出名的杂志叫《诗刊》还发表过他的诗作。在班上,他是我很少合得来的几个同学之一。我喜欢写点小文,他喜欢写点小诗,共同爱好让我们成为莫逆之交。下乡时他挂钩到了农村老家,我随学校去了巫山,随后我们就没了联系,没想到五十多年后的同学会上,我又见到了他。
他坐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静静地望着我们一群高谈阔论的老同学,微微地笑着,却一声不吭,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我好奇地凑上去打招呼,他穿着一身名牌西装,皮鞋擦得锃亮,头发梳得油光水滑的一丝不苟,看来混的不错。他没有嫌弃我穿一身几十块的地摊货,递给我一支华子,于是,我们坐下慢慢交谈起来。
随着老赵的叙述,我也就慢慢地了解了他的情况;他在农村当知青几年后,幸运地赶上1977年的高考,考进了一家师范学院读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不远的县上一家中学教书。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文学青年是很时髦的称谓,爱好文学也是很时髦的行为,所以,老赵(当时叫小赵)这种小有才气的青年老师,很受同学们欢迎。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他拥有了很多粉丝,基本都是他的学生,其中就包括一个叫李莹莹的女生。
那一年他教高中,李莹莹正好上高一。高一的女生,16岁,情窦初开呢。那个时代有个电视剧叫《十六岁花季》,就是说十六岁的女孩子,花一样的年龄啊!
赵老师教语文,李莹莹的语文在班里最好,就做了课代表,因此两人接触机会比较多。再后来就是莹莹经常单独向赵老师请教文学问题,一来二去双方就走的比较近了。
莹莹成长在单亲家庭,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不在了,所以,她的成长环境中,一直缺少来自成年男人的关爱。而当赵老师对她稍微关怀一些的时候,她就身不由己地爱上老师了。
现在的学校,初二以上谈恋爱是很普遍的事情,而且恋爱低龄化趋势很严重。不过,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早恋很少,而且管得也很严格。所以,莹莹早恋就显得格外扎眼,而且是跟自己的老师。
许多孩子爱写日记。特别是文学青年,尤其是文学女青年,一定要记日记。要把自己每时每刻的点滴感受记录下来,这是青春的秘密花园,承载着无数少年少女的心事与梦想!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会上网,什么QQ、微信,或者微博,个人空间什么的,成为情窦初开的孩子们记录自己心情的首选。但那时候没有网络,也没有手机,都是写在笔记本上。这么重要的笔记本一定要放在最隐秘的地方。据说现在也有这类笔记本出售,都是带锁的,然而那时候的笔记本没有锁,所以,这么重要的本本被莹莹的妈妈无意间翻到了。
李母翻阅女儿的笔记本,本意或许只是出于关心,却未曾料到这一行为触及了孩子的隐私边界。女儿这是早恋啊,而且是跟自己的老师,这还了得。怒火中烧之下,她选择了最直接却也最传统的方式——找校长理论。
如果放到今天,他们也许不会这么大张旗鼓地去兴师问罪,因为解决的方式有很多,或许会有更多的家长选择以更加平和、理性的方式介入。他们会意识到,尊重孩子的隐私,保护其自尊心,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至少会考虑避免孩子难堪。而在那个年代,有什么事情都要找领导反映,却也映射出当时社会对于问题的处理模式:依赖权威,直接干预。似乎领导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丝毫不顾及孩子的名声,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叫“社死”。
校长一听,这还了得,师生恋,在学校这是大忌啊!马上叫学校保卫科(那时候的单位都有保卫科)把赵老师弄来关在一个屋子里,给一支笔、一叠信纸,写交待材料,很像现在的双规。不过,那时候单位领导就可以办这个事情,不需要某级政府部门批准。
赵老师一脸错愕,十分茫然地:“我写什么啊!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弄我进来?"
此时的保卫科长,类似于文革期间的专案组组长,就说了:“交代你与女学生耍流氓的事情!"
这个赵老师当然不承认了,什么叫耍流氓?弄不好就会摊上涉嫌强奸的罪名,属于大罪呀!到底有没有强奸?这个简单,去医院验下就可以了。其实李母也很担心这个,就去医院验,结果显示女学生身体完好无损,初步排除了双方发生关系的可能。
李母先松了口气,但是很快心又紧了起来。虽然没有那个,但是摸总是有的吧!黄花闺女能随便摸吗?
于是,专案组又来询问摸没摸?
赵老师坚称自己从未有过任何逾越师生界限的行为,别说摸了,连手都没有牵过。
但是,有证据,就是小姑娘有日记,有心理感受。原文是这样写的:“当他的指尖从我的胸前不经意划过的时候,我有一种触电般的感觉。"
赵老师努力回忆:“没有啊!”
但是证据确凿。虽然够不上流氓罪(据说是咨询过公安局的,公安局说够不上犯罪),但属于道德败坏,不堪为人师表,所以,县教育局决定将其开除公职。
赵老师的教师生涯就此结束了。
失去工作后,马上就面临生活的窘境。幸好中国正逢改革开放,他赶上了好时候,不靠单位了,就靠自己吧,这样,他就成了第一批个体户。那时候做生意比现在简单,整个商品流通领域都没有开发出来,所以到处都是机会。只要你有胆子,你就有钱赚。很快,他赚到了第一桶金,成立了一家贸易公司,自任经理。打拼几十年后,成为了市内一家大型民营企业的CEO。于是社会上少了一个才华横溢的灵魂工程师,多了一个精明能干的商人,说好听点就叫“企业家”。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小时候的梦想,往往与现实大相径庭,老赵说完后笑了。我也陪着笑着,心里却涌现出一股捉摸不定的失落情绪。
▶热情燃夏,共话知青岁月 —— 全国知青馆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