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哈喽大家好。今天推荐一本书,是关于专业的理论框架怎么选,怎么找,怎么论证,怎么判断的。
书名:《理性且严谨:概念框架如何指导研究》
作者:莎伦·M·拉维奇
推荐值:⭐⭐⭐⭐⭐
推荐理由:
不知道大家是否经常跟我一样,
写完了论文去找老师,老师经常会说你缺少理论的理论框架不够扎实,你的理论要素不够严谨。或者说你的研究设计到分析论证过程中缺乏一些要素,等等诸如此类的。
包括我听了很多场答辩预答辩学术报告,评审老师们提出来的大多数的意见建议,除了题目本身是否具有价值之外,其他问题也都是关于理论性,框架性,主题性。
但其实老师们也都是建议为主,也不会明确指导你要用什么理论框架,要怎么选择理论框架。就让我们学生很多非常为难。
如何开发使用各种各样的概念框架和思想框架?如何找到清晰的,完整的清晰的概念框架?这个是很多学生的痛点,难点,也是堵点。
所以说,
不知道理论框架是什么,
不知道怎么找理论框架,
不知道理论框架怎么切合自己的主题,
就看这本书。
我也不例外。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找理论框架,一般是通过看文献,一种是整合性的理论要素,一种是直接拿某一个学界使用广泛的形式理论作为主要的理论框架。看完这本书也有更深入的对这种找理论框架的认知。
这本书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用指南,在广义上定义了概念框架,它不仅包括相关的理论文献啊,而且还包括以往研究的经验结果以及研究者自身的经验,知识,信仰,信念和价值观。
同时这本书还通过详细研究六个具体的社会研究实例,阐明构成和指导每项研究的,理论的,经验的和个人的因素,可以使读者了解概念框架的功能以及如何对自己的研究开发概念框架更清晰的认知。
购买链接在以下,如果你们需要可以点一点。当然这本书微信读书会员也可以阅读。我是微信读书看完一遍,觉得这本书还是需要🈶个纸质书再翻阅一遍,更能理解其中的意思,所以最后又看了纸质书。
关于这本书的目录,大家感兴趣也可以看一下,反正这本书写的比较详细的。作者本人也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教授。主要关注质性研究,教育学,文化人类学,人类发展等领域。所以在这里面使用的各种质性研究案例也是结合自己本身的专业。这样子论证也更加具有可靠性和理论性。
我觉得这本书让我最觉得有趣的地方有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在第八页。讲到理性且严谨主题和方法的论证。
在这个部分作者对论文的要素进行二者拆分。一个是理性,理性的问题是我们想要研究什么?为什么重要?为谁研究?而严谨的要素则是要回答你的研究问题如何与主题保持一致,你的方法如何解决你的问题?前者是一个关于与社会政治更广泛的这种现实意义的研究出发点。而后者则是一个方法论,我们如何去把前者这个主题落到实处,根据一种科学方法论将其写作出来。作者在很多部分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我就不剧透了。
这个部分作者讲的很清楚,关于理论框架的一个定义。包括分类。作者谈到理论框架,因为可以解释不同类型的关系,所以理论框架往往是复杂而多层次的,关键是它们在这些层次之间实现了凝聚力。复杂表现在一个是很多时候是一种从实践中产生并通过实证工作加以研究的形式理论。它们经常出现在学术文献中,被其他研究所借鉴。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学的研究框架社会学可以用,社会学的研究框架,管理学可以用,管理学的研究框架马克思主义学院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框架,经济学的也可以用……一种理论,它可以用作在不同关系,不同类型,不同研究对象之间。所以没有完全固定的某些理论只能固定使用在某些专业学科。形式理论的广泛性就在于此。而且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概念框架也会随着我们所收集的信息资料场景的不同,导致我们产生新的想法和理解,让我们意识到和质疑我们先前概念框架的部分内容,并且做出一定的调整,让我们把这一个理论框架变得更加多样和完整。这尤其体现在量化的研究中。前期根据文献发现某一些研究假设,后面不断的在实践中发现,有其他的影响因素或者是有其他的文献支持其他的要素。那么这个理论框架也随之改变。最后分享这张图在第20页。这张图是把这本书的整体框架脉络都用问题的方式做了一个拆分。其实我们博士论文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我们一起做起来吧。这也是我这几天想要做的一件事儿。大概就是这样了,如果你们需要可以购买或者微信读书,看这本书,我还是比较推荐的,这本书其实也没有非常好读需要认真细品。因为里面有特别多的例子,你只有沉浸到例子中,以作者所思所想作为出发点,你才能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子使用这个理论框架。所以这是一个比较深入的学习过程。就这样啦,我要出门了,今天的活动还比较丰富,早上是去调研,下午是去听答辩,今天可能会有两三篇推文出来。期待一下吧。最后分享一句话。无论走到哪里,都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乱且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 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