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哈喽大家好。现在在外头等位中,2025的第一天,还是忍不住来吃状元甲。推荐值五个星。
刚刚有位师兄来问我,最近论文进度如何。我认真地想了想,这一年自己的论文产出量和本校朋友们相比确实是够不上水平。我也仔细地思考了,如何才能规律但又比较高效地产文呢?首先得明确自己每个月都在做什么重点工作。
第一个阶段,博二上和博二下。
1️⃣月,在学校图书馆,改我博士入学一来第一篇真正意义上跨专业的论文。这一篇其实我博二上就努力写了,但是方向一直不对头。努力白费还在老师办公室哇哇大哭。最后搁置了半年,看了一两个月的书,静下心来思考,最后年底重新拾起,改完了才高高兴兴回家的。
2️⃣月,收拾好心情,在家舒舒服服过年。
3️⃣月,回学校,参加学术报告。学术报告的论文就是一月改的那篇并进行投稿。又基于前期大量积累基础上,写了本年度的两篇论文初稿。
4️⃣月,一边休息,一边写了一篇老师指定题目的小论文初稿,这是本年度的第三篇论文。
自此,四个月,没有论文产出。
5️⃣月,回了老家,去了太原。在粉丝的建议下首次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的流量主。
6️⃣月,投稿的集中期。在这个过程中经常去导师办公室讨教修改论文和投稿的经验。这个月的推文数量也是蹭蹭蹭上涨,主要分享老师给的启发灵感和投稿期刊的心得。也是这个月,发表了博士以来真正意义上第一篇独作本学科的论文(普刊)。在此之前也发了两篇论文,但是都是二作(一篇核心一篇普刊)。
7️⃣月,在实习机构蹲点调研。一个月几乎都在做田野观察。
8️⃣月,在重庆,成都调研,还去了普陀山,宁波吃海鲜。一整个月都在路上,没歇过脚。
第二个阶段——博三上。
9️⃣月,在家和学校之间奔波。作息完全紊乱,写了本年度的第四篇论文。参加了中期考核,通过。
写完就停摆了两个月。
🔟月,进医院,还修改了多份论文和材料。在这个月读博心态出现最大的崩盘和重建。一直很焦虑,以至于逃避学习,逃避去图书馆。这个月一直在宿舍窝着,看了很多科研写作书和精力管理的书籍,自此开始了自我救赎之路。也是这个月,硕论修改的小论文发了核心(一作)。这是第二篇真正意义上自己发表的小论文——独立修改、独立投稿、独立修改、独立发表。
1️⃣1️⃣月,休养。月初就去衢州玩了,11月变得很碎片化。开始了两篇论文的写作,但是没写完。然后又去断断续续去调研,探索一篇合格的博论是什么样的,买了几本博论回来学习,并且换了自己的科研工具(电脑),确定了自己的工作台形式。唯一坚持的一件事就是每天晨起看书。
第三阶段,回归写作,开始博论。
1️⃣2️⃣月,开始收心,寻找一种健康的学习节奏。从回答博论问题的视角,写了本年度的第五篇论文。
从12月的学习轨迹看来,有几个心得。
第一,一年来说不总是顺风顺水,也没办法顺风顺水,总是起起伏伏中。我们应该接受这种不可控,自洽一些。
事实上,一年中状态极佳的时期往往只有四五个月,而这些时期往往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困难和挫折之后才到来的。正是这些挑战促使我成长,让我在逆境中找到了前进的动力。当状态良好时,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能写论文的抓紧写,量肯定在早期来说是第一位,用量逐步推向质变的产生。而在状态不佳时,也要保持耐心和坚韧,因为这些低谷同样是成长和学习的机会。尽可能让自己意识,总结一下经验,给下个月的自己作为参考。所以如果我们现在处于挫折之中也不要紧,要相信下个月会更好,会逆风翻盘。
第二,月初就要先把最重要的事情完成,这样子月中月末有一些突发情况也不至于乱了阵脚,没米下锅。每天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就要做好大致的规划,错峰进行学习活动。
而且!在每个月的开始,优先处理最重要的任务是一种高效的时间管理策略。这样做可以让我们在月中和月末面对任何突发情况时,都能保持冷静和有序。并且为自己留出更多的灵活性来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变化,从而确保整个月的工作和学习都能顺利进行。
举个不一定对的例子,将每月的计划比作一场马拉松比赛。在比赛的开始,你以充沛的精力冲出起跑线,这时候正是你体力和精神最为集中的时刻,适合去攻克那些最艰难的路段——也就是你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这样,当你跑过中段,即使遇到一些预料之外的障碍或者需要调整节奏,你也能因为已经完成了最艰难的部分而保持领先,不至于因为落后而手忙脚乱。到了比赛的最后阶段,你已经为冲刺做好了准备,即使有些小的挑战,你也能凭借之前积累的优势,从容应对,最终顺利抵达终点。这样的策略,就像是在月初就完成最重要的工作,为整个月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控制可控的,就是减少大起大落的情绪起伏。想必很多人应该和我一样,读博刚开始信心满满,到后面经历迷茫、受挫惆怅、未知恐惧,再到拖延、内耗、自我怀疑……这些情绪非常正常,也十分常见。它们🈶出现的必要吗,也有。那它们要经常出现吗?不必要。
这些情绪虽然是正常的,但频繁的情绪波动会消耗我们的精力,影响我们的健康和人际关系。它们出现是必要的,因为它们帮助我们适应新环境、认识自我并激发动力,但我们需要学会控制这些情绪,通过设定目标、管理时间、调节情绪、寻求支持和自我激励等方法,来减少不必要的情绪起伏,保持情绪稳定,这样我们才能更高效、更健康地完成博士研究。
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对自己专业选题、对每日任务推进的科研习惯的培养。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这对于维持长期的学术生产力至关重要。确保我们有足够的休息。
同时,保持灵活性。虽然计划是必要的,但生活中总会有不可预见的事情发生。因此,在我们今年的计划中留出一些缓冲时间,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或额外的任务。
总之就是不要太拧巴。也不要太拖延,太偷懒,保持一个循序渐进的状态,把活安排在前两周统一干完。还是那句话,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这个时间管理也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
大概就是这些了。也期待大家分享,你们有计算过你们比较好的状态是出现在什么时候?欢迎留言。
最后分享一句话,如果我恰好路过你身旁,给了你一些力量,那么也不需要客气。有些人相遇,就是为了告别。 -- 卢思浩 《离开前请叫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