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ASH | 江倩教授:靶向治疗时代,聚焦 CML 患者的耐受性管理

健康   2024-12-14 08:01   北京  



2024 年12 月 7~10 日,全球规模最大的血液学盛会之一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于美国圣迭戈盛大召开。本次大会旨在展示血液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试验进展。其中,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公布了多项最新成果,为 CML 临床治疗和管理带来了新启示。丁香园血液时间特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江倩教授就CML治疗未被满足的需求、耐受性及新型药物的临床应用等问题接受访谈,为中国一线临床医生分享CML治疗新选择和新理念。




01
近年来,CML治疗取得显著进展,TKI已成为CML治疗的标准药物,对于CML的一线治疗,您认为目前临床上还存在哪些未满足的需求?


  江倩教授


目前,CML 患者有多种治疗药物选择,且大部分患者可通过这些药物控制疾病症状,获得治疗缓解。但少数患者接受现有的治疗方案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是治疗的副作用,所谓是药三分毒,现有的治疗药物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这导致部分患者无法耐受。对于很多需要长期服药的 CML 患者而言,对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尤为关注。



02
治疗「不耐受」是CML患者治疗面临的挑战之一,但临床缺乏TKI治疗耐受性的定义,在本次ASH会议上也有相关研究公布,能否谈谈您如何定义「耐受性」?与安全性的区别?


  江倩教授


在临床试验过程中,通常会对患者进行药物的安全性评价。临床上,治疗的安全性有其明确的标准,例如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分级系统,用于评估患者的各种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异常情况。这一过程被称为安全性评价,即不良反应监测。耐受性评价与安全性评价有所区别,它不仅取决于患者在服药期间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还包括患者的主观感受,通常由患者报告的结局来体现。综合这些因素,临床可以评估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耐受性差可能导致停药或药物减量等治疗干预措施。因此,从整体来看,耐受性的概念比安全性更为广泛,不仅涵盖了客观评估,还包括患者的主观体验。



03
TKI治疗「不耐受」是患者更换治疗方案的重要原因,您能否分享下临床上选择TKI药物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转换TKI药物治疗的患者生存现状如何?


  江倩教授


在初诊时,我们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风险、年龄、既往合并症、治疗目标以及经济承受能力,来选择适合的药物。但即使在治疗开始前选择了一种相对适合的药物,在实际用药后仍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如副作用或治疗效果不理想。对于疾病高风险患者,我们在选药时倾向于二代药物,前提是患者的身体状况能够承受,并且没有相应的禁忌症。然而,即使在这样的选择下,部分患者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仍可能不尽如人意,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可能会考虑减量或换药。在一项涵盖全国多个中心的研究数据显示,CML 患者换药的比例可高达 24%。约 75% 的患者换药的主要原因是治疗失败,其次包括药物不耐受等因素。尽管有些患者在换药后能显著改善疗效,且副作用得到控制,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换药后依然面临新的副作用。最常见的是出现血液学不良反应,血象持续偏低,换药后仍然未见改善。这种血液学不耐受与治疗结果的耐药性密切相关,通常这类患者的整体结局较差。因此,能够在治疗开始时选择一种合适且可持续使用的药物,对大多数患者的疾病控制和治疗反应有积极影响,并可能带来更长的生存期。相反,如果患者对药物始终无法适应,将严重影响整体疾病控制效果。



04
创新机制的 STAMP 类药物已在 CML 治疗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展望未来,您对新型药物在临床的应用有哪些期待?


  江倩教授


目前,CML 患者有多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选择,但我们仍然需要创新药物的研发。是因为一方面,我们需要新药来应对那些对现有治疗产生耐药的患者,这是一项亟待满足的重大需求;另一方面,我们希望研发副作用更小的药物,以提高患者的耐受性。目前,新药研发主要围绕这两大目标展开。值得欣慰的是,许多新药的研发都朝着这两个方向创新,旨在共同满足患者的需求。


例如,创新机制的 STAMP 类药物以及其新药的研发,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均得到兼顾。值得关注的是,STAMP 抑制剂与传统的 ATP 竞争性抑制剂具有完全不同的作用机制。由于其有更高的选择性,脱靶效应相对较少。对其它激酶的影响较少,国际上已有大量的数据支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中国的一些患者也参与了相关试验。作为医生,我们在临床试验中也观察到,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未来,期待我国能够出现更多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创新型药物,为 CML 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




END


转自 | 丁香园血液时间


往期推荐
|
2024●ASH

2024 ASH·成果速递 | 江倩教授团队入选1篇Oral、10篇Poster奏响白血病研究新篇章


2024ASH中国之声 | 江倩教授分享TGRX-678 Ⅰ期临床最新试验结果




专家介绍


江倩 教授

主任医师  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副院长,血液中心主任。2024年9月,江倩教授受邀担任国际慢性髓系白血病基金会(iCMLf)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Scientific Advisory Committee)。




髓遇而安
此订阅号由北大人民医院江倩教授和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为推动慢粒、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患者与临床专家沟通,最终使患者获益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