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植萍|“健力宝教父”朱广沪

文摘   2025-02-05 17:13   辽宁  


朱广沪,中国著名足球教练。被称为“健力宝教父”;曾任国家队和地方队主教练。2017年9月,担任国家足球学院特聘专家;出任上海市足球协会主席。现任上海市足协技术总监……当年刊发报纸的文章(时间是按照1995年刊发的日期),原文如下:


辛辛苦苦为哪般

——记健力宝中青队主教练朱广沪


几经磨难,22名孩子终于在1993年11月踏上了赴巴西的漫漫路程;几番周折,他们在今朝返回祖国。


20个月的漫长日夜,在远征巴西健力宝队员的身旁只有三位工作人员始终陪伴着孩子。在孩子们遇到困难,在孩子们急需得到指点,在孩子们需要温暖和爱的情况下,他们充当了父亲和母亲,在孩子们世界观正在形成过程中,他们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孩子眼里,他们比父母还父母,父母不能跟在身旁他们跟在身旁,父母做不到的事,他们能做到。他们是最称职的教练和老师,他们没有因为遇到困难而提前返回祖国,他们自始至终服务于孩子。他们是教练员朱广沪、李辉,领队刘志才。



1995年7月6日晚上的首都机场,健力宝中青队一行的家属早已等候在那里。同其他人不同的是,朱广沪一下飞机没有左顾右盼,他知道远在上海的家人不会有人来接他,因为家人都太忙了,同他一样由于献身事业而忙于本职工作。但他并不感到失落,毕竟已经回到了祖国,所有前来迎接他们的人们都同他握手,致以亲切的问候,朱广沪消瘦的脸上绽开了笑容。当时朱广沪对记者说:虽然家人没有来接我,但我的确感到回家了。


回国第二天,汇报会之前,记者又同朱广沪走在一起。朱广沪说:和其他人比起来我变化最大,不仅瘦了、老了,脸也晒黑了。说着他不由自主用手摸了一把脸。我说:没关系,回国休养些日子就会好的。他笑了笑对记者说,已经和家人通过电话了,他们都还好,但又都很忙,虽然已经回到国内仍然不能见面,毕竟已经回国了,一切都好办多了。他说长年以来,他和他的家人已经习惯于这种"离别"的日子。我对他说:去年和今年甲 A 联赛中,您当年培养过的宿茂臻、高峰、姜峰等都成为各个甲 A 队的勇将,成为球迷心目中的球星。朱广沪说:我也在电视上看见他们了,我真替他们高兴。



朱广沪从1985年底辅佐郭瑞龙组建中国少年队至今,很少能跟家人团聚在一起。1988年那一整年他在上海自己的家里仅待了21天。他似乎习惯了抛家别子。


1993年11月14日,是他们赴巴西的原定日,他于前一天晚上给家人通电话告别。当时得知在上海华东师大一附中上高二的儿子朱天天考试成绩略有下降的消息时,朱广沪心里很着急。尽管如此,在电话里他还是笑着跟儿子说:"你已经是团员啦,应该努力哟。"虽然这样说,但朱广沪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知道自己是一个很不称职的父亲,常年在外奔波,他深感对儿子的父爱给得太少太少。他还回忆起1989年朱天天考初中前,他拉着儿子的小手去学校报名,而考试的时候,他正好带着青年队在汉城参加亚锦赛。如今,他回国这几天,正是儿子高考的日子,别的家长都陪着孩子去考场,而他虽然回到祖国,仍然抽不开身子回家看看。


朱广沪言语不多,他不愿意夸夸其谈他的工作,然而为了足球,为了那些与自己的儿子年龄相差不多的孩子们,他义无反顾。对自己的孩子,他只能托咐给工作跟他同样繁忙的妻子——曾培养过曹燕华的乒乓球教练王莲芳和华东师大一附中的老师们。他对记者说:孩子不知考得怎样,我的确很想念家里人,这是人之常情,但眼下又脱离不开,还是让我们的小家服从于大家吧。

在谈到巴西青少年足球时,朱广沪说:巴西青少年足球重在出人才,教练员充当的是发现者的角色。而我们重在训练队伍,教练员只是训练员。我们很看重具体的训练方法,而巴西教练包括南美洲其它国家的教练员认为,这种思路一定要抛弃。训练方法很容易学,但训练指导意志正确与否才是水平能否提高的根本。他还说,巴西5~6岁的小队员直至国家队队员都特别重视训练,比赛前的准备和之后的整理动作,认为有好的恢复手段才能有好的状况,职业队比赛后第二天仍要采取恢复训练。



巴西在选人才方面面很广,人家在青少年训练中着重于选人,而我们却局限于在人数不多的一支队伍中练人。朱广沪还介绍说,巴西青少年的教练员年龄在中年以上,他们认为这个年龄的教练员不论在对足球的认识、知识面、修养、耐心、做人方面能够给青少年球员以帮助。巴西人认为对青少年球员的谩骂和训斥只能抹杀球员的个性,而这种谩骂和训斥在我们青少年队伍中多半还存在。


在巴西每场联赛前90分钟的青少年垫场赛电视台都实况转播,在新闻报道中青少年比赛的进球数、得分以及成绩和比赛名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某个球员出自哪个俱乐部,今后发展前途怎样。朱广沪说国外的教练对中国的足球有过许多评价,他们认为我们青少年足球教练尽管大多数事业心很强,在艰苦的条件下长期默默无闻地奉献着,效果却不很理想,做了不少无用功。在巴西,他们看到一些报纸,对中国足球曾这样评价过:"中国足球很可悲,虽然中国的教练员很努力,起早贪黑,但给运动员带来的却是失败。""教练员传授的东西违背了足球的规律""由于自身的不正确,禁锢了运动员才能的发挥"等等。但也有的教练对朱广沪说:"中国足球进步了。中国人聪明,有速度,具备踢足球的天赋,但必须扭转、改变指导思想和方法上的弊病。"

在谈到健力宝中青队时,朱广沪说:这个队在管理训练、队员的生活作风等方面的确无可挑剔。这些孩子非常懂事,他们一直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心理压力很大,因为国人对于这支队伍期望很高。因此,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刻苦训练自己,他们的唯一想法就是不能让全国人民在他们身上找到失望的感觉。

本报记者 赵植萍




作者简介:赵植萍,足球城大连第一位专业足球女记者。撰写散文、足球稿件上千万字,新闻业的“超人”。

赵植萍
赵植萍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