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植萍|周穗安两次辞职 我都在现场采访

文摘   2025-01-31 17:57   辽宁  

足球系列(46)

周穗安现任广东省足协副主席、理事会成员。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足球圈换帅已不再是新鲜事,但是1995年周穗安辞职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如今我依然能想起周穗安那凝重的表情,想起他两次面临下台时,我都在他的身边采访……1995年刊发报纸的文章,原文如下:

“攘外必先安内”——周穗安辞职内幕

    1995年6月8日上午,广州太阳神足球俱乐部正式向新闻界发布消息:更换主教练,由原中国希望队教练张京天代替周穗安执掌帅印。这一新闻发布引起了足球界、舆论界的强烈反响。对此事件,本报记者采访了广州市足球协会副主席林效才和广州太阳神足球俱乐部总经理杨霏荪。

 知情人说:此番“换马”酝酿已久 

 据知情人透露,太阳神此番易帅实际已有段酝酿过程。1994年周穗安事件得以平息,周穗安和俱乐部方面及某些队员的矛盾只是因双方的妥协暂时得以缓和,并没有彻底消除,但不同的是这次起因不光是队员、教练、俱乐部之间的矛盾,而是与太阳神队的战绩不佳有很大的关系。

    据了解,太阳神俱乐部总经理杨霏荪,从前两轮广州队的比赛状态和精神面貌里已经发现,主教练的工作方式方法存在着不少问题,当甲A联赛的第三轮,广州队0:1负于广东队后,俱乐部的领导就感到主教练的训练工作、临场指挥都不能令人满意,因而有了更换主教练的意向。广州对山东、上海告负之后,俱乐部立即实施了三项临时措施,一是成立教练组,对球队的训练和比赛实行集体领导;二是启用洋将;三是聘请一位训练总监,初步拟定是请中国足坛的资深教练张京天担任。

    球队成绩不佳,主教练周穗安应负什么责任,众说不一。有人认为周穗安在赛前的训练和临阵指挥中都存在着明显的失误,甲A前7轮比赛中,主教练把全队21名队员全部派上场,说明主教练对本队的主力阵容、基本打法,心中无数……但此事一直未能解决。俱乐部的领导对个别多次违纪的队员,没有按队规进行处罚,对主教练的严格管理支持得不够。

    杨霏荪说:对张京天执教有信心

    广州太阳神足球俱乐部总经理杨霏荪对记者说:太阳神到目前的成绩不理想我有责任。主教练周穗安请求辞去主教练职务的报告,经俱乐部董事会全体董事认真讨论,一致同意,同时聘请张京天接任太阳神主教练职务。张京天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练,在此之前,我们曾有意聘请他做球队的技术总监,并向他介绍了球队的情况,张京天也很早就留意观察太阳神队的情况,张京天感到信心很足,我们太阳神向球队大笔投入资金主要是为了弘扬南方足球的风格,形成广州队的足球风格,张京天的观点和对足球的认识,同我们的思想基本吻合。

    林效才说:总结经验从头再来

    广州足球协会副主席林效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出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后还是按俱乐部的意见办。这实际是完结了1994年的“周穗安事件”。这样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让周穗安认真总结自己,从头再来,对教练也是一个竞争的机会,同时放权给俱乐部管理球队。很多人认为队伍成绩不好换教练本是正常举措,无可非议。还有人说,中国人讲求面子,换就是换,用不着要本人提出“因身体状况不佳”。同样是广州队,当初,戚务生、陈亦明都是“身体状况不佳”。如今一个活跃在国家队,一个统领着广东队,并且生龙活虎。

    不管怎样,我们希望太阳神队的将士,不受此变故的影响,尽快和新主教练度过磨合期,以实现俱乐部的目标。

本报记者 赵植萍 

1995年刊发《足球周报》

 周穗安辞职前我正好在广州采访,他露出的微笑极不适应他那张脸……原文如下:

你在我身边露出笑脸——广州队主教练周穗安写真

1995年广州太阳神队第七轮在延吉客场以1:0小胜前六轮保持不败的吉林现代汽车队,初步扭转前三轮连负的颓势,周穗安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迎战英国托特汉姆热刺队的前一天晚上,记者同广州队主帅周穗安一直坐在一起观看托队的训练,本来言语不多的周穗安由于前几场连遭败绩、队员状态不佳,加上战完托队,马上赴延吉赛区凶多吉少等,搅得他心绪不宁,他的感情是凝重的。当时,记者问周穗安是什么原因使广州队出见下降的趋势,周穗安说,原因很多,我们现在正在查找。

旁边的一位同行说广州队仍然是一支强队,我对你们仍有信心。周穗安似乎带些冷笑说,连我们的俱乐部都没有信心了。

 有人称赞周穗安是一位十分难得的人才。1994年初春,当周穗安事件爆发后,广州舆论界的朋友从广州足球的整体利益和长治久安出发,坚持了正确的导向,使这一事件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周穗安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开局不利的严峻形势下创造了六连胜的奇迹,最后使广州队再一次夺得亚军。

 1995年的甲A联赛,广州队就不那么顺利了,六轮比赛后排名倒数第二,使广州球迷大失所望。造成这样一种局面,原因很多,但很多人认为,其中之一就是周穗安过于看重自己的成功经验,不能以变应变。

 人们似乎在提醒周穗安,足球的活力在于变,变中求存,变中求生,变中求胜。人们还向他举例子说:北京队已从传统向“小、快、灵”变作“抢、快、灵”;徐根宝虽然嘴上坚持“抢、逼、固”,但他在对辽宁和广州队比赛的下半场,形成“抢逼围”,其实也是在玩“稳守反击”。各队都在变,变得务实,场上布阵针对性很强。人们告诉周穗安说:你六轮比赛的布阵,依然是我行我素,端出来的基本上还是去年的那一套东西,谈不上有的放矢,输球也就不奇怪了。

 人们对周穗安讲,人才难得,但人才也难当,如果安于现状,不研究新问题,不学习新知识,不努力充实自己,就难于应付新的挑战。妥善处理一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其实也是主教练必备的素质之一,不要用性格等原因来原谅自己。对这些互相交织,有时成缕成团的矛盾,即使讨厌也罢,苦恼也罢,既然你坐上这个位置,就得面对它,正视它,解决它。

 也许别人的告诫提醒了周穗安,周穗安开始了冷静思考,虽然一场球的胜利说明不了多大的问题,但毕竟是一种启示一种新的尝试。

 谈到广州队此役取胜的原因,周穗安认为主要有三条:一是赛前战术上以稳固防守,快速反击为主导思想的布置对头,在确保己方城池不失的情况下,广州队派出了奔跑速度快的谭恩德和吕建军猛烈冲击对方大门,这是取胜的基础。二是队员拼劲足,斗志旺盛。打热刺队时周穗安就要求队员要振奋精神,对吉林队的比赛,周穗安更要求队员要打出与前六轮截然不同的精神面貌。对此,上场的队员个个表现出色。进攻上,两个前锋不惜体力,频频冲击对方防线,进攻上得去,防守回得来,做到寸土必争。其中队长彭伟国回防跑动最为积极,在封堵对方射门方面,广州队有了较大的起色。张兵、李勇、彭锦波等表现突出。三是场上节奏控制得较好。广州队此役采取对手全线扑出时快速反击,对手回缩防守时稳步渗透的“以牙还牙”策略,令吉林队十分头疼,连一向以稳固著称的后防也显得乱了方寸,终于被广州队后卫彭锦波攻入致胜的一球。

 周穗安露出微笑的表情,这种微笑极不适应于他那张脸,但毕竟他能够兴奋起来。有人曾这样评价他,说他指挥一支球队的能力要比处理上述那些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要强得多,但人们还说,若不把一个队伍的人心拢住,不把一支队伍凝聚成一个拳头,那怎样才能有力量,有攻击力。

 周穗安说,此次小胜也许是我们重整旗鼓的良好开端,便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便有一个良好的过程和良好的结局。周穗安还说:去年甲A联赛前段我们也是靠主场1:0胜吉林队,从而一步一步杀回甲A前列,直至重获亚军的。人们比较愿意相信运气,球队更是如此,周穗安把战胜吉林队看成是一个好的开端。去年是这样,今年也许是也许不是,但人总愿意往好处想,人在无可奈何时比较迷信,但愿周穗安能从此役总结出一些经验。   

本报记者赵植萍广州专电

猛地听到周穗安被炒,很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

1997年夏天,深圳平安队主教练刘建江下野了。大约也是这个时候的1996年,他代替了周穗安走马上任。

刘建江在电话里告诉我说:队伍要求第一阶段要拿10分,而我带队时拿了9分,就差一分吗?但他似乎又突然平静地说:我从上任那天起就做好了下台的准备,我向来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我心里很平静也很平衡,目前我做俱乐部的工作很充实,也很忙……

刘建江似乎很平静地下了台,而且很快投入新的工作。而周穗安下台又是什么情景呢?我想起了周穗安那凝重的表情,想起他两次面临下台时,我两次都在他的身边采访。

1995年6月8日,周穗安被广州太阳神队宣告下台,在此前记者问周穗安是什么原因使广州队成绩出现下降趋势,周穗安说,原因很多。

1996年6月26日,我应深圳体委、深圳足球俱乐部邀请去深圳参加飞亚达冠名仪式,作为大连的记者,深圳市委市政府五大班子及其到场的深圳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周穗安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我的采访。那是6月28日中午, 那次谈话时间很长,对于我提出的问题,他很认真地一一回答,表现出一丝不苟的精神,当时我非常佩服他的口才以及他严谨认真的态度。他当时谈到深圳足球队上半年的成绩有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对自己的执教能力总体感觉不太满意,而较为满意的是把队伍组织起来,使队伍的精神面貌保持良好,整体配合较好,有时出现奇迹。

1996年7月1日,深圳足球俱乐部一成员说,周穗安下台了。我一听非常吃惊,因为这几天我一直在深圳足球俱乐部采访,却没看出一点迹象。7月2日,我在广州打电话给曾国强,他说周穗安也是前一两天才知道,所有人都没有思想准备,向全队公布这一决定的时间没有超过5分钟。7月3日,我在广州越秀山看深圳队同广州队比赛时,看台上打出了“曾国强下台,周穗安回来”的标语。当时我正好和曾国强坐在一起看球,曾国强意外地笑出声来,他说:好多人认为我们之间关系不好,其实是不了解我们,我们合作得很偷快。这一点周穗安在接受采访时也肯定了曾国强的说法。

周穗安一夜之间被炒,让我很震惊,很迷惑。仔细了解内幕似乎又没有什么内幕可挖,豁然感到什么叫深圳,这就是深圳,深圳可是个创造中国奇迹的特区,别人不敢想、不敢干的事,深圳人不是想了干了吗?深圳足球不就是在别人不敢想不敢干的情况下,两年来了个三级跳,一下子从“一穷二白”中冲上了甲A的吗?

只是在深圳足球飞速运转的情况下,“苦命”的周穗安被无情地推了出来,又无情地被淘汰。正像人们说的那样,有才华的教练往往也是有个性的教练,周穗安不幸是其中之一,现实中我们对待这样的教练往往不能宽容其个性,发挥其才华,于是便有了这样那样的悲剧。


作者简介:赵植萍,足球城大连第一位专业足球女记者。撰写散文、足球稿件上千万字,新闻业的“超人”。


赵植萍
赵植萍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