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殿市

文化   2023-05-28 15:36   宁夏  

   

         印象殿市


                                    文/王永利



历史容不得假设,但历史需要合理的想象。因为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中,没有谁能够真正走进真相。往往,因着角度的不同,结果便自然两异。正如朋友给我发来他的家乡草木葳蕤的照片,意在感慨生态之良好,而我却调侃他“长人才的地方更美”。

正如这眼前的殿市,面积不过230多平方公里,但就是这块放在中国的地图里微不足道的土地上,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活动。我相信,就在这黄土高原的沟沟壑壑里,人类文明的光芒曾不断闪现,让一代又一代殿市人上演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

家乡陕北虽不至于如茫茫戈壁寸草难见,但长期以来对外的形象也总是荒芜的、是干旱的。不是有清朝光绪年间翰林院大学士王培棻奉旨在陕北考察后就曾写下《七笔勾》一诗这样描述的么:“万里遨游,百日山河无尽头,山秃穷而陡,水恶虎狼吼。四月柳絮稠,山花无锦绣,狂风阵起哪辨昏与昼,因此上把万紫千红一笔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在很多时候,越是贫瘠的土壤越能够长精神、生骨气、出人才。正如横山的黑木头川,如果非要说生态环境,单单这个名字就足够让人绝望的。

但熟悉横山情况的人都知道,正是这条传说因有李氏三兄弟移民至此烧山开荒引发火灾,并留下一片焦桩黑土而得名的川道,却蕴育了悠久的历史文化,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先后有李继迁、李自成这样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人物,从这里出发,开天辟地,创造了一方伟业。

这也就不难理解乾隆二年从植被茂盛、草木葳蕤的广西玉林来到怀远做知县的苏其炤在面对黑木头川中间地带声名赫赫的五龙山法云寺时写下赞扬的诗篇:

              障叠岗峦起,盘旋势若龙。

              溪流萦曲带,谷响乱晨钟。

              夜月香台静,朝烟玉露浓。

              望中灵气集,飞佩似攀从。

陕北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只有走近了,了解了,你才会真正懂得它苍凉中蕴含的深刻之美,贫瘠中长成的顽强之志,荒芜中生出的希望之花。

黑木头川之河名为黑木头河,是流经韩岔、殿市、响水三个乡镇的无定河支流,流域面积约480平方公里,河长45公里,殿市居其中。  

在横山或者是在陕北,许多村庄、乡镇的名字大多都是依山形地势、大户望族而起名,多以姓氏冠名,或以岔、河、畔、峁等地貌形态为描述定性,可倒也有殿市、波罗这样洋气十足的名字。尤其是殿市,不熟悉的人还以为是一座车水马龙的城市,至少也应该是香火萦绕的一方净土大观。

据有关传说显示,殿市之名最初为“殿吉寺”,这是因为有大恩寺而得此名。似乎,那个时候这里的商业并不繁华,才取“吉祥”之意,以祈求繁华与富裕。后来,以月或半月设集发展商业的“殿市”逐渐被人们改名为“殿集寺” ,以“集”命名大概是意在表达这块临河的三岔口商业模型的初步形成。再后来,则逐渐改名为“殿集市”,商业的繁华在此已经成为定势。

在陕北方言中,“寺”与“市”读音相同,“集”与“吉”更是没有差别。大概是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简化成了殿市也是自然之事。从今天留下的遗迹来看,清末到民国初年,这里曾经是商贾如流的繁华集镇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从镇集所在地现存的大院、碉楼来看,殿市作为黑木头川、甚至陕北的名镇可谓实至名归。

今天的殿市也是名副其实——尽管陕北的农村大多逐渐荒芜,但我每次路过殿市的时候,道路两旁的商铺以及修葺一新的民居依然还在证明着这里的繁华。当然,盛产煤炭大概一定是殿市依然不见衰退的主要原因。

有了这样的了解,不得不让人从殿市之名想到殿市之实,近而再深一步,了解殿市之人和殿市之文。

以殿市作为蓝本和通道,可以深入到陕北黄土高原深厚的历史积淀中,打开一个地方、一个族群谜一样的文化密码,领略其中无限的风光。

在我自幼的印象中,殿市有两种东西首先植入我的记忆——一是煤,一是瓷。

冬闲之际,父亲便和村里的人张罗着要到黑木头川拉碳去。如若只是拉碳,他们则会到距离近一些的韩岔。而如果还要顺道拉点瓷,那就一定要过了韩岔再走十几里,来到殿市,连碳带瓷用驴拉车小心仔细地拉回来。从家里那些平常每天都离不开的水缸、老盆、二盆、三盆直到六盆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就自然而然地知道这些黑瓷的产地是殿市。

瓷是易碎品,和碳一起混装被打碎的危险系数极高,因此,有时候在夏天不是太忙的时候,村里人也会赶着驴到殿市去“驮瓷”。

驮瓷更是个技术活,在大缸套小缸、大盆套小盆的过程中,中间一定要垫上一些柴草防止碰撞,而且瓷一旦上了牲口的背则不再停歇地要走70多里路,一口气回家。

在我的记忆中,无论是拉碳还是驮瓷,半夜出发时,母亲总要做上一盆飘着蛋花的疙瘩汤,让父亲吃饱好出门,同时烙上几张白面饼,作为这一趟出门的干粮。而我,则无论有多瞌睡,也要等着吃上一碗疙瘩汤后才肯满意地睡去。

后来上了高中,每年都要从高镇出发路过殿市到横山几趟,经常会坐在吱呀作响、摇摇晃晃的公共班车里,看到过了殿市往横山走的沿路到处都堆满了瓷器,有的家户甚至还用瓷缸砌墙,形成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景,显出独特的地理条件优势和大户的富裕之态。

再后来,无数次回老家,也就无数次路过殿市,感觉变化最深刻的是经过殿市的横子公路(横山到子洲)——从最初的土路、石子路再到柏油路,条件一天天在改善。但因着出产煤,黑木头川(另有说法是黑木头川之名因煤而得,煤黑不算,煤矿开采让河水也带色,故而有黑木头河之说)的公路被载重大卡车不断碾压,经常会出现路面被压坏、翻浆的现象。

2022年3月20日,为了写作此文,我随横山政协副主席曹楗翊先生和专职委员薛世存局长从榆林出发,沿黑木头河,溯流而上,一路经鲍寺、清风寺、五龙山法云寺直到李继迁寨、土壑子等处,算是对殿市这个黑木头川的名镇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一了解不打紧,一下子让我豁然开朗,更加明了在这苍凉的黄土地上,曾有多少厚重的脚印踏过这里,而且从这里出发,成为改变或书写中国历史的人物。

首先上场的是李继迁。

党项民族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南向北来定居的游牧民族,大约在唐朝前期因吐蕃王朝的兴起而被挤压出川藏地区的松藩高原,一步一步进入陕北。到黄巢起义后,因勤王有功,唐僖宗赐党项首领拓跋思恭为定难军节度使,后被赐姓李,封为夏国公,至此,拓跋党项有了自己的领地,镇守夏、银、绥、宥、静五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地方军政长官,而所辖之地殿市无疑就在其中。

到了宋太宗赵光义时的982年,为削弱党项一族的势力,朝廷不仅让首领李继捧入朝,而且派使者要求将李继捧五服之内的宗族入质汴京。

李继捧的族弟,被历史书记载“生而有齿”、“善骑射、饶智数”的李继迁在20岁时以乳母亡故为名,将兵器藏在棺木、丧车内,骗过朝廷派来的官员,出走到三百里外的地斤泽(今鄂尔多斯乌审旗境内),联结党项豪族,抗宋自立。由此便开启了后来西夏王朝的序幕,为他的孙子李元昊创立西夏王国奠定了基础,也难怪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把他的爷爷李继迁列为太祖,其父李德明列为太宗。

西夏王朝从1038年开国到1227年结束,在长达190年的时间里,与宋对抗,成为有宋以来历史上三国鼎立状态下重要的一方势力。

殿市镇的李继迁寨是李继迁占据夏州时屯兵的地方,也是与宋对抗的前沿“哨所”。几百年过去了,今天登上此处,仍能从地上的碎瓦和山形地势上想象出其过去曾有的煌煌之气。

你可以想象,当年的黑木头川,西夏、宋军都曾在此奔突拉锯。多少个星夜里,有西夏王牌部队“铁鹞子”在他们祖先生活过的这块土地上急行出击,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后作为向宋朝朝廷谈判的资本。

我在想,其实除了李继迁外,应当还有许多名载史册的人也曾踏上过黑木头川,或者殿市的土地,比如沈括、种谔、狄青这样的人。

春天在黑木头川采访时曾到访过一个叫赵峁子的地方,据说彭德怀元帅在解放榆林时曾在此带着西北野战军司令指部在此驻扎了18天。有一位叫赵彬的80后年轻人对我说,他计划把“彭大将军”住过的赵家大院修整一下,纪念那段历史。这一代年轻人对历史、文化的敬重难能可贵。

接下来出场的人应当是李自成,黑木头川当年的土路上一定也留下过他的脚印。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诺顿·洛伦兹在1963年向纽约科学院提交的论文中分析了蝴蝶效应,后来被称为混沌现象。

混沌现象中对蝴蝶效应这样描述: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1627年,16岁的崇祯皇帝从哥哥手中接过了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虽然年轻的皇帝倒也勤勉,只可惜已经无力回天。

而其中崇祯皇帝在即位第三年所做的一件事大概一定会让他把肠子悔青了——那就是裁撤驿站。

驿站由来已久,本是古代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往来官员中途食宿、换马的场所。到了明代后期,驿站也成了滋生出许多腐败的载体,朝廷财政负担很重。

更有意思的是有一位叫毛羽健的御史一心上书要裁撤驿站。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毛御史在第二次被朝廷启用后,背着大房夫人在京城纳了妾,被从湖北公安赶来的老婆闹了个不可开交。毛御史不从自身找原因,一心把责任推到了驿站身上。因为他的大房夫人正是借着驿站很快赶到京城的,扰了他的好梦,让他很没面子。

崇祯皇帝采纳了毛羽健的上书,相信其所奏“驿递一事,最为害民”,于是下令裁撤驿站,导致全国几十万驿卒下岗失业,这其中就有后来逼崇祯上吊自杀的李自成。无怪乎,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明亡于御史毛羽健。”

1606年出生于黑木头川的李自成正是在丢了驿卒的工作后加入起义的队伍,后来成为推翻明王朝政权的“闯王”。

而值得一提的是,崇祯皇帝登基以后,铸造了不同图案的钱币,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崇祯跑马”币。此币正面为“崇祯通宝”四字,背面则是马的图案。后来,这样的钱币被解读为“闯”,意思是门中有马,说是预示了“闯王”推翻明朝,人们又一次将这位在上吊前感叹“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皇帝和李自成联系在了一起。当然,他们是必须要联系在一起的。

一个小小的殿市、小小的黑木头川就这样与中国的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其实深入到这沟河山川里细细探究,你一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会从中找到许许多多被尘封在岁月深处的真相。

在黑木头川的传说中,最神秘的莫过于“蛮婆”,甚至有人说,在民国末期时仍有蛮婆活跃在黑木头川。民间有谚云:“蛮婆家蛮,蛮婆家蛮,蛮婆家生在黑木头川,蛮婆常上五龙山。”

这赶着牛羊、驮着行李,在这块土地上施巫算命的陕北“吉普赛人”究竟是西夏党项后裔,还是太平天国时从南方逃来的难民,恐怕已经很难说清了。

但我想,这蛮婆选择这条黑木头川落脚有两点至少是肯定的。首先是这川道地的人过去生活富裕的,只有这样才能承载起这些职业“艺人”的生活。其次是因为这条川道的宗教文化场所众多,以及人们信仰的虔诚才能容得了他们的存在。

的确,黑木头川全长仅45公里,但历史悠久的寺庙就有鲍寺、清风寺、法云寺等多处。尤其是五龙山的法云寺,名声颇大,甚至有“先有五龙山,后有白云山”的说法。

这座历史悠久的寺庙,曾引起许多本地文化学者的关注,撰写了大量的文章。本文开头时引用清朝知县苏其炤的诗正是对这座宗教场所最让人信服的赞美。

从地图上看,今天殿市的地形像一片被蚕宝宝吞食过的树叶倒垂下来,就在这片树叶上,有两条主要的河与路,形成一个“丁”字的状态。横贯南北的是黑木头川或黑木头河,而殿市镇政府所在地的殿市集镇则是横子路和韭殿路的交汇点。

历史上的殿市究竟是怎样的版图,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清朝的时候,殿市尚属米脂管理。甚至,米脂县的版图一直延伸至离当时的怀远县城仅仅几公里的地方。这样划分县域版图其实很不科学,但可以想见的是,清朝政府大概是一定要把李自成的出生和成长所在地归集到一个县,便于对这片龙兴之地的管控。

如果沿着横子路往县城方向走,有一个叫土壑子的地方令人惊叹——就在河道的中央突兀地生出一个高达百多米的土石山。冬天的陕北大地一片荒芜,但在此处却是生机盎然,一片苍翠,甚为壮观。这翠绿的圆形山峦犹如太极八卦中的圆形,以柔克刚,历经多少年洪水冲击依然完好。而且东南部的山脚下开出一块扇形的土地可供种植庄稼,让这山在灵秀之余又凭添了几分实用的价值。山的西侧,有细流绕过,浇灌出这山川河道里的一片祥和。

陕北的山川河道与南方相比,毕竟是少了些氤氲之气,倒是多了些散漫与干涸。尤其在初春的季节行走在大山里,往往是细水东流与尘土飞扬各自存在,全没有南方水土之间的相互滋润,但在土壑子这个地方,倒完全是个例外,细水绕青山,相互滋润并衬托出对方的重要。

杨蕤教授将殿市称作横山之“心”。但我在此时又希望用横山之“芯”来形容殿市。

之所以用这个“芯”字,是因为在殿市的白家湾村,在这个被称为“鲁班村”的小山村里,成立了最早的横山县委,如灯之芯火照亮一方土地。

1934年5月10日,横山各地支部选出的60多名代表来到白家湾,在木匠吴志祥家中召开了县委成立大会,选举吴志祥为县委书记兼组织部长。不幸的是,由于当地国民党保长的告密,国民党军队及地方武装在10月16日夜围攻白家湾村,县委书记吴志祥壮烈牺牲,但革命的火种没有因此熄灭。

而在1949年5月,横山县人民政府从韩岔搬在殿市,直到1957年才搬至今天的横山县城。

翻阅资料的时候,1956年11月在殿市召开的“横山县第一届全县运动大会”的档案资料引起我特别的关注。虽然各类通知文件大多都是手写刻印,但其组织的严密和科学令人敬佩。我在想,就这偏僻的山沟里,当时一定活跃着一批从外面学成归来的人,在这里建功立业,启蒙开智。殿市,和全国的许多发达地区是同步发展的。正如我在本文开头写到的那样,长人才的地方最美,殿市也长人才。

陕北没有江南富庶,自然也就没有江南的教育文化发达,但也绝非王培棻《七笔勾》所写的那样荒蛮与落后。而相反的是,我在殿市看到许多大院隐藏在山野间,尽管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景象,但从门窗的做工、大门的考究上完全可以看出大院的主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可以看出这些当年的士绅的实力。

在黄土高原无数道皱折一般的沟沟壑壑里,隐藏着人类伟大的创造。尽管战争曾给这里无数次的创伤,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建过程中书写下伟大的历史。时间最是无情,时间最为公正。尽管我们无法将真相全部还原,但这一块土地上发生的所有的事情都将被记录在时间的轴线上。

殿市,一个黄土高原上普通的乡镇,但却有着不普通的历史,在岁月的长河里,曾写下无数动人的故事,也展示着这里的人民伟大的智慧。


( 本文为2022年夏应邀为《人文殿市》一书而作)



转发就是肯定,分享就是鼓励,关注就是支持——如果喜欢我的文字,请点击左下方“好看”或关注我的公众号(长按下面的二维码选择识别关注即可),也可以加我微信(ylw694894138),我将为您奉献更多。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



古道铃声
乡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