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要趁早

2024-05-22 10:13   宁夏  


 

   出名要趁早


                                    文/王永利



这个火红的五月,郭有才火了!而且连落寞已久的荷泽南站也被带火了。20多岁的郭有才凭借翻唱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由李翊君演唱的歌曲《诺言》而火得一塌糊涂。

有人说,其实互联网就是一个平行空间。对于我们早九晚五的搬砖人来说,记忆中只有在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里才把“有才”一词作为一个人的名字。于是我就很不理解,一个胡子拉碴、邋里邋遢的男人,怎么就因为唱一首出生比自己还早的歌曲而火到这种程度?大概原唱李翊君也不会理解,只是不知道火起来后收入爆增的郭有才会不会向《诺言》的原创支付版税。

在网络爆炸时代,出现什么样的意外其实都不意外,草根郭有才的爆火就是证明。这几年,网红不断涌现然后又偃旗息鼓,李子柒、张大仙、刘畊宏、张同学,其实这些人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艺,只是敢于展示,能够坚持,便一夜之间成了被上帝垂青的幸运儿,名声大振,而且赚得盆满钵满。我们其实不嫉妒郭有才们的出名和赚钱,我只是担心每一次郭有才们的爆火背后,是否有另一只无形的手在推动、拨弄,让无数年轻人不再安心于为真才实学奋斗,而是效仿郭有才们“不走寻常路”,痴迷于一夜爆火,不惜重金花钱买流量,对成功有了另一种解读。殊不知,这正是平台、资本需要的效果。某平台一名网友的戏谑性留言或许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私信有才了,竟然回我了,人很好,没什么架子,亲切的和我聊了几句。我听出来他应该是学医的,问我是不是有病”。

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这话是对的,如果能够年轻有为,谁愿大器晚成?

1999年出生的郭有才今年不过25岁,迄今为止,火起来还没超过25天。如果不是早有“预谋”,恐怕连郭有才自己都很难一下子适应当下的自己。

想想我的25岁,正处于世纪之交的时代,一切都按部就班,草根逆袭也大多都是十年寒窗之后才曙光初现。

再想想张爱玲的话,依然觉得无比正确,因为这一下子让我想起一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小事——几年前的某一日,去参加一位作家的新书研讨会。我深知在文学领域自己的斤两如同自己体重一样常常被忽视,所以也就安静地听、认真地读。但没想到的是主办方还竟然为我也做了桌签,当然我知道这是另外一位有影响的作家让主办方这样做的。

20来位出席研讨会的作家、评论家名气都不小,从主持人介绍他们的时候要费劲地念一长串的头衔即可得知。不像我,主持人实在没啥介绍的,只说了“作家”两个字就完了,这其实让我很惶恐,在我眼里,作家是带有很高的褒义的一种职业,我距离“作家”还很遥远。虽然我在文学上没有成就,但我爱这行可算是资深的“粉丝”。研讨会很热烈,我也在最后作了发言。其实我对自己那天的发言还算满意,至少没有胡说。

铺垫这么多,我要说的重点是第二天主办单位在他们的公众号上所做的报道。报道开头在介绍嘉宾时让我看的哑然失笑——“出席研讨会的有×××、×××等21位作家、评论家”,我仔细核对了一下,20位大咖的名字一一列举后,我就是那个“等”字。你看看我,虽然钟情文学已久,但因为没有坚持,也因为才华不足导致无法入流,最后变成个“等”。

当然,我并不气恼,因为我从小就记住了一位老乡说过的大实话:“不是人家不抬举你,是你没活成个人。”

也许很多人并不喜欢活在聚光灯下,包括我就是这样。但谁又能拒绝每一个醒来的早上迎接你的是鲜花和掌声呢?在过去的时代里成长起来的我们必须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法则,也要懂得 “城头变换大王旗”已成为流量时代的常态。但需要指出的是,知名度不等于美誉度。那些费尽心思沉迷于直播的人虽然造型古怪,甚至不惜丢丑自辱,可是能变现的又有几个?直播不是实业,兔子尾巴不会太长,网红不是明星,实力相差悬殊。郭有才即使再有才,估计也难逃这样的宿命。

不过倒是真心希望郭有才是真有才,能招架住“火”的炙烤,不辜负一夜成名的背后“粉丝”们的热爱,不辜负这个“造神”运动的伟大时代对自己选中的幸运,而且更重要的是能给年轻人励志,树立榜样,不要带偏新时代的“三观”。



转发就是肯定,分享就是鼓励,关注就是支持——如果喜欢我的文字,请点击左下方“好看”或关注我的公众号(长按下面的二维码选择识别关注即可),也可以加我微信(ylw694894138),我将为您奉献更多。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





古道铃声
乡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