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后生来到王石窑

社会   2021-11-11 14:17  



         

        二后生来到王石窑


                                   

                     文/王永利


 

 

王石窑是陕北黄土高原上极其普通的一个小村庄。二0二一年十月二十七日这一天,因为“陕北二后生”韩士强的到来,不仅让王石窑的乡亲们破天荒地获得了一顿“免费的午餐”的机会,在秋忙的季节集体有了一个难得的“礼拜天”,而且随着“让爱回家、温暖咱爸咱妈”爱心餐视频在全网的播出,让这个鲜为人知的村庄的名字第一次在几十万网友面前公开亮了相。

因为身在异乡,又加上疫情反复的原因,我不能亲临现场,但我通过吴静心、白焕明和李永宏等几位摄影家的镜头,第一次觉得无人机航拍时的王石窑是那么的美,镜头里熟悉的乡亲们的笑容是那么甜。他们都围着早已在各种资讯渠道熟知的“陕北二后生”餐车旁,热热闹闹地等待着炖羊肉的出锅。


“二后生”韩士强开着自己的移动餐车奔走在黄土高原的沟沟壑壑里,一个村庄一个村庄为老人们做饭,不仅自备食材,而且连块碳都不要,甚至切肉洗锅都亲力亲为,着实让我在感动之余又倍感汗颜。几个月以来,他已经免费为110多个村庄的父老乡亲们献出了自己的爱心。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而今的我们却为了自己的事业将辛辛苦苦养大自己的父母变成了“留守老人”。在这一点上,韩士强“让爱回家、温暖咱爸咱妈”的举动是对所有游子的提醒。

《后汉书》说,“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

有人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色难”。所谓“色难”就是“色不难”。是的,始终保持对父母、老人的和颜悦色是最高级的孝。


可我们现在远离故乡,连见父母面的机会都很少,又何来“色难”。不要以为给父母在生活上有保障、你自己够争气就是对老人的孝。和二后生韩士强在电话里聊天的时候他告诉我,他走过了许多村庄,其实现在的农村老人吃喝也大多并不发愁,政府的老龄补助和土地补贴完全可以让高龄老人吃喝不愁,只是大多都太寂寞。他说曾见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在目送儿子的汽车离开后,几乎就像疯了一样满山跑,老泪纵横,而他的老伴则坐在原地放声嚎啕。

我认为,在物质相对丰富的今天,韩士强做了一件意义十分重大的好事,他像一名“播火者”给陕北大地上许多孤寂、清冷的山村送去无限的温暖。他不仅仅让年迈的父老乡亲们聚在一起享用了他带来的口福,他更是让许多苍老、冷寂的心在那一刹那间被温暖的光照亮。

是什么原因让韩士强有了这样一种行动,而且能坚持这么久呢?韩士强的回答很简捷,“我生病时别人对我的关心让我无比温暖,我想传递这份爱,也正好有一位爱心人士愿意为我这样的行为资助”。


韩士强是横山石窑沟高庄则村人,1991年出生。自幼不爱学习的他在横山中学读完初一就辍学了。和许多顺风顺水在校园了成长的年轻人相比,今年31岁的韩士强真可谓“老江湖”——17岁时,他跟着钻井队在内蒙、宁夏打苦工;天冷了又回到靖边县城做服务员,学厨师;20岁时,到府谷干小工,大夏天晒的脱了一层皮,干了14天后坚决辞工,他想学些晒不着太阳的的手艺。于是便去学木工,做装修。

虽然一直干苦力,但韩士强对互联网并不陌生,平时就十分喜欢摆弄手机,关注公众号,拍摄小视频。2014年的时候,他还注册了一个公众号。在电话采访他之后,我还特意去翻看他的朋友圈,找到他2014年前后运营的公众号,发现正如他说的那样——“只是互联网上的一名搬运工”,的确没有什么特色。读书没有出路,但乐观向上的韩士强从不忘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努力地寻找着养家糊口的办法。

2017年,大个子韩士强决定回到农村老家种些绿色农产品。他觉得老家土质好、空气好,没有什么污染,一定能生产出好的农产品。


回到家后,韩士强发现他是村里年龄最小的种地人。但因为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他就与一般农民完全不一样。他把自己家乡农产品的种植、管理、加工等环节全部进行了拍摄,而且是没有任何技巧的拍摄,是完全写实的记录。一边拍摄,他一边发布在互联网平台上,还给自己起了个朴实的名字叫“陕北二后生”。

没想到,他毫无技巧的拍摄反而引来大量关注。这个二后生发布的第一条视频就有几万的播放量,而第二条视频播放量更是达到了77万多人次。高庄则横空出世,红葱、羊肉、小米等农产品被推销到全国各地。在产品推销的同时,这些毫无技巧的视频,也引起了广州传媒学院研究生的兴趣,他们认为这种近乎白描的纪实手法是非常宝贵的这个时代的第一手乡村资料。

一个人的品质会决定他能走多远,“二后生”的朴实真诚打动了许多人,他很快就成了拥有几万粉丝的“网红”。

而就在这些观看视频的粉丝中,有从事医学工作的人,他们发现二后生的容貌、个头有可能是巨人症患者,便主动留言给二后生,请他到医院检查一下。

刚开始,二后生也没在意,后来说的人多了,他就有了些疑惑。2019年夏,二后生来到市里的医院做了检查。

巨人症,确诊。

农村电商做的正热火朝天的二后生有些懵了。怎么就巨人症呢?

所谓巨人症是腺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过多,引起组织、骨骼及内脏的增生肥大及内分泌代谢紊乱的疾病。

很快,乐观的韩士强接受了这个现实,他决定放下手里的工作专心看病,而且还用镜头记录了看病的全过程。就这样,网友们知道了他患病的消息,纷纷伸出援手,给他提供各种帮助。正是在网友们的提醒、帮助下,二后生去了北京协和医院看病。

在北京看病时,仍有一些网友给他鼓励,甚至给他捐款,不过,被他拒绝了。

有一天,他正在协和医院的候诊区等待就诊的二后生突然听到导诊的广播里传出寻找“陕北二后生”的讯息,“刚开始我以为听错了,第二遍我确定是叫我,就站了起来”。原来是热心的北京网友,一名70多岁的阿姨来看望他,给了他很多的鼓励和支持。

此后,又有一些网友在他看病之余带着他在北京的名胜古迹游玩,与他分享人生经验。让心情不爽的“二后生”得到很多的温暖。

有一名被二后生称为“杨姐”北京人给他发来许多鼓励的话,还抽空带着他到清华大学等地参观,让他倍受感动。巨人症的治疗非常顺利,可这时,医院又确诊二后生韩士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我真是灰心了,对自己很失望”。但又是好心的网友给他鼓励,帮他寻医问药,让他的病得到很好的救治。

“要感谢网友,他们让我很感动,但我也要感谢这个时代,感谢伟大的互联网,没有互联网,我不会被发现患病,也不会得到这么多的爱”。在韩士强质朴、平静的话语中,我能感觉到他患病、治疗的这个过程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


许多人都问起二后生为什么会想起这样一种用给老人做饭的方法倡导“让爱回家”,也试图在挖掘背后的故事,希望放大和拔高其中的精神,可二后生的回答却多少有些“令人失望”,他朴实、平淡地说,“去年在家养病的时候,因为看到村里很多老人的孤独,加上我学过厨师,便萌发了为他们做顿饭的想法,这时候正好也有幸在网上认识了一位好心的企业家,他资助了一笔钱,让我有了为更多的老人做顿饭的想法”。

可是从想法变为行动,是个了不起的跨越。

2021年5月,在北京复查身体后,得到医生的答复是:一切良好。

这下让二后生彻底放心了。他在家养病一年多思谋的事情终于可以行动了。于是,5月20日回到老家,经过十来天的筹备,6月1日,“让爱回家、温暖咱爸咱妈”的行动正式开始,他选择了他的家乡高庄则作为开端。至今,已有110多个村庄,5000多名父老乡亲们吃过二后生的爱心餐。

为了更多地了解二后生的爱心行动,我翻看了许多有关他的报道和他在各个村庄做爱心餐的视频。我发现每当老人们在津津有味地品尝他的手艺的时候,蹲下身与老人聊天的二后生更陶醉,他对人的态度从他的言语、表情中透出一个“真”字——真情、真心、真爱。



我也发现他在和家人相处也非常随和,他为奶奶抽水、雪后和父母收萝卜的劳动场景中,每时每刻都表现出一个真诚、和善、纯真的二后生。他的父母在言语间也表现出对他“让爱回家、温暖咱爸咱妈”行动的支持。就在前几天,一直奔波在各个乡村为老人们做饭的二后生还打电话回家里问他的父母庄稼收割的怎么样了,善良的父母为了不耽误二后生爱心的延续,善意地骗他说都收割完了。

11月6日,陕北突降大雪。也就在这时候,二后生在别人的口中得知自己家的庄稼其实还有很多在地里没收割完,他赶紧冒着雪回到家中,面对刚刚在地里收玉米回来的父母亲,我从视频里看到二后生的脸上有些许内疚。可父母却说不知道要下雪,不然的话再有五六天就差不多了,他们不愿意打扰二后生的“正事”。

在雪后收那六亩多蔓菁(圆萝卜)的时候,满头大汗的父亲一边干活,一边对二后生说:“相伙(帮忙)几天,你忙你的正事去。”多么善良的父母,多么担当的农民。

看来,家里人对二后生奔波在乡村间献爱心餐的支持,才是他最强大的动力。这既是父亲对儿子的支持,也是父亲对关心二后生的社会爱心的回馈。

贫穷、落后的黄土高原养育了朴实、厚道的老百姓,世世代代的生活规则里,蕴含着最真、最纯的对爱的书写方式。大概这样的家传,才是二后生这样的人行为的内在动因。

我问韩士强下一步有什么打算,“让爱回家、温暖咱爸咱妈”会持续多久?他说其实还真没想好,能做到什么时候就做到什么时候吧。

其实,这正是我想听到的答案——不造作,没目的,没野心,也不指望以“网红”的身份谋取其他的利益。他说最近也有许多人向他捐款,都被他拒绝了,因为他还没想好怎么做,他不能随便收人家的钱,不仅仅要为别人的钱负责,更不能亵渎了别人的爱心。

可无法否认的是,二后生的名声已经叫得很响,很多单位都希望借助二后生的正能量宣传自己的工作。就如这次去王石窑,在我和他商定之后,榆林市消防支队也找到二后生,希望借助他的平台下乡宣传消防知识,并通过二后生的影响力,提醒更多的人注意冬季防火。

微信上有一位朋友说,“如果推荐榆林好人,我一定推荐二后生,他开着流动餐车,在黄土高原上播撒着温暖与爱心”。

从最初的被人质疑,到后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二后生用他一成不变的爱心得到了广大网友的普遍认同,他的美誉度和他的知名度一样高。还有那些为二后生点赞的网友,他们的爱心也正汇聚成河流,通过二后生,温暖千万人。而在幕后支持二后生的那位企业家其实更值得大书特书,“老板出钱我出力”,他和韩士强一样,是时代的英雄。

许多媒体也注意到二后生带给农村老人温暖的事情,对他非常关注,做了很多报道,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还给他颁发了“乡村振兴观察员”证书,希望奔波在农村一线的二后生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从视频里看,二后生的老家高庄则和我的老家王石窑别无二致,也如同陕北的许许多多的乡村一样,都有着山大沟深、贫穷落后的现状。但就是这样的农村,曾经有过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为国家的建设作出过巨大的贡献,连我都还记得当年家家户户上交粮食的情景。

如今,当年一百多口人的王石窑只剩下不到三十口人在这里生活,而更有甚者,据说陕北有一个像王石窑这样的村庄目前居住的人加起来总共只剩下7颗牙齿。可以想见,如今的农村荒芜到了什么境地。

生活在边远农村的人大多年事已高,行动越来越不便,可就是他们,曾经是山里种田、劳动的主力军,曾经,是他们的汗水浇灌出来的粮食一车一车交给了国家,哺育了子女。我们,无论是这些老人的子女,还是全社会的人,都没有任何理由把他们丢下,让他们活在无声无爱的寂静的世界里。

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我理解,乡村振兴的前提是要有产业做保障。此刻,面对老人留守的乡村,即使明天我们会让这些村庄消失,但在消失之前,我们还是要“让爱回家”,让所有曾经付出艰辛劳动、今天坚守在乡村土地上的父老乡亲有一个温暖的晚年,这是正进入老龄化的中国必须破解的当务之急。

毫无疑问,“二后生”开了个好头,希望“二后生”的行为能唤起更多的人关爱老人,关爱农村,让礼仪之花长开不败,让爱的热流温暖全社会。



      

        感谢吴静心、白焕明、李永宏三位摄影师提供视频、照片。





转发就是肯定,分享就是鼓励,关注就是支持——如果喜欢我的文字,请点击左下方“好看”或关注我的公众号(长按下面的二维码选择识别关注即可),也可以加我微信(ylw694894138),我将为您奉献更多。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


古道铃声
乡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