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文||1096.王宗仁《青藏线(节选)》(2025.1.1)
青藏线(节选)①
王宗仁
转眼就是1954年国庆节了,这个生辉的日子连天上的云彩也乐得咧开了嘴。祖国内地的人们无不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气氛里。激情的车间奔流着钢水,丰盈的田野翻涌着稻菽,庄严的军营嘹亮着军歌。
可是唐古拉山完全是另一种情景,修路人又一次面临断粮,他们被难熬的饥饿折磨着,惆怅着,闹心着!
这是出现缺粮后的第二天夜里。一碗稀得可以照见天上星星的面糊汤打发了每个人,晚饭后,每个帐篷都静静地忧伤着。修路工程队的两位负责人任启明和宋剑伯,他们躺在地铺上就是无法入睡,忧虑犹如重山压在他们的胸膛,又火燎般地烤着他们的心。
宋剑伯:“有信儿吗?”
任启明:“没有。”
问者和答者谁也没有点明是什么,但他们的心里都很清楚说的是什么。口粮一天比一天紧张,可运粮的人还没信儿!
两人再不吭声了,帐篷里很静。
一顶帐篷里最少要睡十几个人,此刻肯定没有谁能安然入睡。帐篷顶有几个小小的破洞,洞里含着几颗冷冷的星星。肯定会有人不厌其烦地反复数着那几颗星。越数越少,最后只剩下了一片青秃秃的夜空。断粮了,星星也饿得逃走了!
谁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破洞里那片饥饿的夜空被薄云遮住了。帐篷里开始有了鼾声。搞不清是哪一位贪睡者第一个抽起鼾声,随之就一声接一声从各个角落里应和着响起来。此起彼伏的鼾声几乎要把帐篷抬起来。劳苦了一天的修路人是该痛痛快快地休息了。乍听起来这鼾声很酣也很香,但细细辨味就能听出一种无奈的酸楚。
时间磨蹭着牙齿,有气无力地瞅着唐古拉山。任启明和宋剑伯还在费脑伤神地为解决断粮问题熬得嘴唇起泡。
“这样干熬下去,我们会憋死在唐古拉山的。”
“如果真的憋死我们,首先会把慕头②气死的!”
“气死慕头我们还会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
“他不是说过了吗?不把公路修到西藏,我们找根绳子大家一起吊死算了!”
久久不语。这个话题太沉重。
民工小杨忽然从地铺上坐起来,说:“二位领导,我一直听着你们的谈话,心里也和你们一样没着落。可咱们就是把头发愁白了又有什么用?把大家都哄起来开会,你出一个主意,他拿一个点子,总是能走出这难关的。”
还没等两位领导开口,哗啦一下,地铺上的人全像弹簧似的弹坐了起来,一双双饥渴的眼睛盯着他们的领路人。原来谁也没有入睡,那鼾声是装出来的。
关于解决吃饭问题的会半夜三更进行。两位领导都不想说些大话空话,他们每人只讲了二三分钟。大意是说,死等下去,只能饿死在山上。眼下,只要是能填饱肚子的东西,各人身上有的或者修路队可以设法得到的,都应该毫不吝啬地拿出来或说出来。
为了活命,活命为了修路,谁都不回避也无法回避这个问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此后,就出现了一些预料之外但却在情理之中的令人奈何不得的充饥措施。
从骆驼嘴里匀出一部分食料来补充筑路人胃里的亏损。这个建议是经过任启明批准的。他批准的理由是:眼下是特殊时期,骆驼与人相比,保住人活命最当紧。没有人只有骆驼,哪来公路?让人活着,不但能把路修起来,也会有骆驼的。
炊事员把喂骆驼的黑豆瓣煮成稀糊汤,分给大家吃。很不见外地说,这是猫食猪食,哪能算一餐饭?好处是不定量,可以敞开肚皮喝。不过放一泡尿肚皮立即就见瘪。
强烈的重体力劳动使这些修路汉子们的胃囊变得锋利无比,饥饿袭来他们巴不得吃铁咬钢。为了活命,大家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想办法解决吃饱问题。有的人在山坡下草滩上挖地鼠;有的人在野外用绳子套寒鸦;山中有一条河流到低处形成一个死水湾,那里有许多鱼。臭水,鱼的味道不好,放进嘴里像嚼棉花。最难下咽的要数地鼠肉,那股腥鼻咬肠的酸涩味倒腾得肠肠肚肚都要起鸡皮疙瘩了……能想到的办法都想到了,能充饥的东西都弄来塞进了肚里。
这里没有等价交换,更不存在超前享受。只有苦涩,只有忍耐,当然还有在别处绝对难以找到的超拔的乐观。你瞧那些满嘴嚼着地鼠肉,唇边流淌着生涩鲜血的民工,心不由己地直说“好吃,真好吃!”为了修路,都得活着。艰难地却是顽强地活着!
所有的野味,一律只用白水煮,没有任何佐料。即使这样的食物,分摊到各人手里的也非常有限,吃个半饱就不错了,剩下的那半饱凭各人丰富的想象去填充。乐观地活着有时比挨饿重要得多。值日班长吹哨子不喊“开饭”,而是嬉皮笑脸地大喊一声:“开肉了!”大家也跟着喊:“开肉了!”其中最数那些兵们喊得有味道,好像他们真的享受在家乡过年过节才可以吃到的鲜嫩可口的菜肴。“开肉,开肉!”肉声此起彼伏,荒原香气四溢。
生活确实很苦,大家也确实很开心。这些在唐古拉山上修路的汉子们,不管填在肚里的是什么东西,也不管填多少,施工始终未间断。即使大雪下着冷风刮着,也在干活。路,一点一点地向西藏延伸。
(有删改)
【注】①《青藏线》是王宗仁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讲述了“青藏线之父”慕生忠率领千余名筑路工人修通被称为“西藏生命线”的青藏公路的故事,首次出版于2011年。王宗仁于1958年应征入伍,成为一名青藏线上的汽车兵。②慕头:即慕生忠。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交代故事背景,通过拟人、排比等手法渲染国庆节喜庆、热闹的氛围,是为了衬托下文修路人仍然坚守在建设一线的宝贵品质。
B. 结尾写筑路工人勉强用难以下咽的食物来果腹,却想象正在享用平时也难吃到的美味菜肴,表明此时极度的饥饿让他们出现了幻觉。
C. “时间磨蹭着牙齿,有气无力地瞅着唐古拉山”化抽象为形象,生动表现时间缓慢流逝的状态,暗示修路人此时面临的困境之严峻。
D. 本文围绕“饥饿”这一线索展开,将人物置于客观存在的极端处境中,突出筑路工人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建设祖国的热情。
7. 关于文中的人物形象,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任启明和宋剑伯的人物形象被塑造得完全相同,读者在欣赏的时候,可以将二人合而为一。
B. 小杨一直在听任启明和宋剑伯的谈话却未在最开始出声,说明他已有主意,只因顾忌领导而不敢开口。
C. 炊事员从“人命关天”的角度出发,将原本用来喂骆驼的食物匀出一点来给人充饥,体现了他的急中生智。
D. 虽然慕生忠没有直接出场,但文中对话从侧面反映出他意志坚定、在部下心中有着极高威望的特点。
8. 文中画横线句与前文信息有诸多照应,请找出两个相关细节并简要阐述。
9. 作者以生动、细腻笔触和乐观的心态回忆这段艰苦岁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 B
7. D
8. ①“每个帐篷都静静地忧伤着”“此刻肯定没有谁能安然入睡”,工人们都处于饥饿和忧虑中,入睡困难。
②透过帐篷顶上的破洞观察到的那片夜空被薄云遮住后,帐篷里就有了鼾声,并在第一个鼾声之后就有其他鼾声应和,高度的巧合说明工人们失去了最后能打发时间的事物,只能装睡。
③“但细细辨味就能听出一种无奈的酸楚”,作者已暗示鼾声带有工人们强烈的情绪,是主观意志的显露。
9. ①生动:善于捕捉并描写细节使文字在真实的基础上更加生动和富有趣味。
②细腻:关注到了筑路工人群体中的不同人物在困境中的状态,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③乐观:筑路工人们苦中作乐,把这段艰苦岁月过得有滋有味,也很开心,回忆的文字也被他们的乐观渗透。
【导语】文章讲述1954年青藏线修路工人面临断粮困境,从领导的忧虑到众人想办法应对,如匀骆驼食料、挖地鼠等充饥,虽食物苦涩但工人们苦中作乐,施工未间断,展现了艰苦条件下工人顽强乐观、一心修路的精神。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表明此时极度的饥饿让他们出现了幻觉”错误,结尾写筑路工人们想象自己在吃美味菜肴,并不是出现了幻觉,而是他们在艰难处境中仍然坚持“乐观地活着”,通过想象来自我安慰,保持积极的心态。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A.“……完全相同,……可以将二人合而为一”错误,根据原文“这个建议是经过任启明批准的。他批准的理由是:眼下是特殊时期,骆驼与人相比,保住人活命最当紧”可知,任启明身上有比较明显的人本主义精神,而文中并未明确表现宋剑伯有这样的精神,不能简单将二人合而为一。
B.“……却未在最开始出声,说明他已有主意,只因顾忌领导而不敢开口”错误,文中并不能看出小杨什么时候有了主意,“顾忌领导”也无从谈起。
C.“体现了他的急中生智”错误,炊事员把喂骆驼的黑豆瓣煮成稀糊汤分给大家吃,是在任启明批准后执行的,不能体现他的“急中生智”。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