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拓跋人的发家秘密:他们认为,修长城是文化,种庄稼也是文化

文摘   历史   2024-03-23 20:43   宁夏  

鲜卑拓跋人的发家秘密:他们认为,修长城是文化,种庄稼也是文化



在昔帝轩,创制造物,乃命仓颉因鸟兽之迹以立文字。自兹以降,随时改作,故篆隶草楷,并行于世。然经历久远,传习多失其真,故令文体错谬,会义不惬,非所以示轨则于来世也。孔子曰,名不正则事不成,此之谓矣。今制定文字,世所用者,颁下远近,永为楷式。


这段话的意思是:黄帝在时,命令仓颉按照动物的行动轨迹制作文字。从那之后,我中华之文字就可以随意更改,小篆、隶书、草书和楷书一起并行在世间。正因为如此,典籍越有年头,在传习的过程中也就越容易产生错误,使得文体发生错误,读者难以理解意思。孔子说,名不正则事情不能成功,就说的是这些。因此,从今之后,朕决定全国上下都以楷书为制式字体,文章书写永远都要用楷书。

这段话出自《魏书·帝纪·卷四》,诞生于始光二年(425年)的春天。这年三月初五,北魏第三位皇帝拓跋焘在平城(今山西大同)营造从前的东宫为万寿宫,营建永安、安乐两座宫殿,建起临望观、九华堂。随后,确立了一千多个新字,下诏书说的。

三月,北方的天地一定还是一起风起沙动的世界,那时候,草原上的草一定还没有青,农田一定被播种或者正在播种,但庄稼的秧苗一定还没有从泥土里完全钻出来。所以,一切都应该还在料峭的希望里。但就是在这种颜色苍黄的希望里,文字却种子一般地在拓跋焘的心里却种子一般落地生根了,是被比青草和庄稼早有萌动的生长。

北魏道武帝天赐五年(408年),拓跋焘出生于北魏都城平城的东宫,生父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嫡长子拓跋嗣。拓跋焘出生时,体态容貌与常人大不相同,他的祖父道武帝拓跋珪十分惊奇,高兴地说:“将来能达成我的事业的人,必定是这个孩子啊!”泰常八年(423年)十一月初六日,明元帝拓跋嗣去世。同年十一月初九日,拓跋焘正式继位, 成为北魏第三位皇帝,是为北魏太武帝。

在父亲眼里与常人大不相同,拓跋焘有什么特别呢?仅仅是他的长相吗?当然不是。历史可以把人的一生缩短至寥寥无几的数笔,史书上说,泰常七年(422年),拓跋焘受封泰平王,官拜相国、大将军,后被立为皇太子。次年继位,四出征伐。他先亲征大夏,克长安、统万,生擒夏主赫连昌;继攻平凉,驱逐赫连定。太延二年(436年),取龙城,灭北燕。太延五年(439年),取凉州,俘北凉主沮渠牧犍。屡次出兵击败柔然、高车、吐谷浑,采取镇抚兼施之策,使西域及东北诸国遣使朝贡,完成统一北方大业,结束十六国割据局面,与南朝宋对峙。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拓跋焘率军南伐刘宋,饮马长江后撤军北归。被刘宋认为是“英图武略,事驾前古”,超越了冒顿、檀石槐。

史书上还说,拓跋焘在位期间,注意搜求重用汉族士人,推进汉化;两次改定律令,以宽刑省罚,平息民怨;创行新字,兴办教育,于平城东建太学,祀孔子,命王公卿士子弟皆诣太学受业;禁断巫觋,信道灭佛;增辟垦田,移民牧畜,对社会发展有所贡献。统一北方后,采取“随俗而治”的方针,有利于北方地区社会秩序的恢复和稳定。但同时,他连年征战导致人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民族反抗和农民起义连续不断。




然而,这里都是历程式的记述,像一片丘陵的山包,一个个大小相仿,貌似平等,却又期待着一座高耸挺拔的山峰的异军突起,而那正是拓跋焘与常人大不相同的地方,它就是文字盛载的文化。有人说,它是尊孔修文,即:拓跋焘在执政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不仅需要武功,而且需要“文教”,即通过宣扬礼、乐、法度来化民。他在神麚四年(431年),取得败柔然,降高车、灭夏国的军事胜利后,就提出“偃武修文”。偃武,他做不到;修文,确实是重视起来了。他非常尊崇孔子,提倡儒学,大量吸收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政,目的是要用儒家学说统治百姓的思想,利用汉族知识分子的知识和经验治国安邦。

也有人说,它是太武灭佛,即:拓跋焘继位之初,每引高德沙门,与共谈论。但是佛教势力发展过于迅猛,佛教徒人口增加,拓跋焘在军事战争中日益感到人力的缺乏;另外佛教进入中原后也吸收了谶纬学说,搞一些神秘理论,妨害到了皇帝的权力。加之,他所宠信的崔浩深信道教,在崔浩的诋毁下,他渐渐疏远佛教。

太延四年(438年),拓跋焘诏令五十岁以下沙门尽皆还俗,以从征役,解决翌年西伐北凉所需的人力问题,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又下灭佛诏,指责沙门之徒,假西戎虚诞,生致妖孽,非所以壹齐政化,布淳德于天下。规定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有私养沙门及师巫、金银工巧之人在家者,限于二月十五日前遣送官拓跋,不得藏匿。过期不送,一经查实,沙门身死,主人门诛,以加强政治控制。而且在他镇压盖吴起义的同时,发现关中地区的佛寺内藏匿武器,拓跋焘怀疑僧侣与盖吴相勾结,于是在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下诏灭佛。

拓跋焘在各地焚毁所有的佛像和佛经,沙门无少长悉坑之,禁止佛教的传播。经过他的灭佛,北方地区佛教势力一时陷于衰落,直到他死后,继位的文成帝拓跋濬颁布了复佛法诏,才得以复苏并发展。

还有人说,它是文字,拓跋焘下令创造了一千多个新字,并全国上下都以楷书为制式字体。这一举动,极大地方便了文化典籍的世代流传。但是,这些都是结果式的陈述,人们应该看到决定这种结果的因素,这时候,长城与庄稼就成了一种顽强的表达。在这种表达里,我看到今天由今河北张家口到内蒙古河套地区一线的北魏长城,以及今宁夏银川到内蒙古河套地区的黄河,它们在阴山向北的空间里,像两翼一样呵护着山西大同这座北魏曾经的都城,使它在文化的秩序里,有了一种拔地而起欲要飞翔的姿态高度。




我曾经有过多次街上从北京到张家口,再到内蒙古包头、巴彦淖尔以及山西大同、忻州、朔州,内蒙古鄂尔多斯、陕北和宁夏银川的经历。在这条北方的路上,当然有过鲜卑拓跋人的行走,那是他们羽翼渐丰,在北方农耕文化高地上渐渐成熟的过程。一捧泥沙的堆积,一掬河水的流失,让我捡拾起了属于他们的那一个个脚印。

大境门张家口的象征,是中国万里长城中四大关口之一,在历史上曾有重要地位。在大境门内有一座烽火台就是北魏年间修筑的。历史上,北魏为防备北方草原上的柔然族和契丹族,以及南方的其他割据政权的进攻,先后筑起两道长城,即北长城和南长城。

北长城修筑于魏明帝泰常八年(423年),起自赤城,至于五原、阴山。赤城即今河北省赤城县,五原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境。长城从今赤城以东的山脉向北,绕过独石口而西去,经张北、尚义、兴和、呼和浩特、包头,而终于乌拉特前旗境,东西长达二千余里。

南长城又名“畿上塞围”,修筑于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东起上谷,西至于河。北魏上谷郡治居庸县,在今北京延庆县界。长城从今延庆县南的居庸关趋向西南,经蔚县和涞源之间的黑石岭(古飞狐陉),入山西灵邱县,又经平型、北楼、雁门、宁武、偏头诸关而达到山西河曲县。畿上塞围环绕于北魏都城平城以南,显然是为了捍卫平城而修筑的。

北长城在张家口市区的鱼儿山、东太平山、西太平山、卧龙山到张北黄花坪与秦汉长城汇合,西行至怀安出张家口地境,全长约250千米;南长城沿东汉长城而筑,张家口境内长约80千米。

除了“畿上塞围”捍卫平城,北魏人为什么要修长城?在张家口的“口”上,这一要很快变得清晰——内蒙古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交界处,东西跨度达到2400多公里。整个地区主要由草原、戈壁和沙漠组成。在古代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政权长期对抗,内蒙古就是这两个势力的交锋地带。中原王朝在国力强盛时,会集结强大的军团,进攻北方游牧政权。但一旦进入战略防御阶段,中原王朝只能依靠辽东、华北、西北的有利地形,阻击北方游牧骑兵南下。因此,内蒙古地区的情况特殊,既有中原王朝的文化特点,也有游牧文化的气息。这是因为内蒙古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政权的交锋地带,受到这两个势力的不断控制和影响。




从气候上来看,内蒙古地区地势较高,地处大陆内部,且长年受西风带和蒙古高压的影响,受到暖湿气流的影响较小,且沿途多东西、东北-西南向山脉的阻隔。如太行山、阴山山脉,暖湿气流无法抵达大陆内部,使得阴山南北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征,阴山山脉成为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因为这种阻隔,从而形成了阴山南部地区温暖、雨量较多,阴山北部地区干旱、多风的气候特点,植被覆盖率较低、生态环境相对恶劣的气候特点。

这种地理与气候的特点也决定了北魏长城的走向,即即多是借助阴山山脉独特的地形优势,利用阴山山脉作为天然屏障,形成一个可以控制南北往来的要地。而且,北魏长城多地处阴山以北,将阴山归于统治区域内,同时借助阴山来抵御柔然等游牧民族。从中,人们不但可以看到北魏对于阴山山脉这道天然防线的重视,也可以看到北魏因为修筑长城避免了柔然等游牧民族对于边境防御的直接探查,充分确保了北魏北部边防格局部署的安全。




拓跋鲜卑一个入塞而取中原的游牧民族,却在大同这个地方回过头来又用修城筑塞的办法守御家国江山。这说明,虽然历史上长城沿线地区的中华民族各成员之间曾发生过矛盾冲突,但这种矛盾和征战的最终解决,也为各民族共同生存及和谐发展提供了机遇。而他们修筑的长城更多是为了维护一种秩序,一个农耕文明或者文化不再受到游牧文明或者文化侵害的秩序。在这种秩序里,他们不但引导了当时的民族融合,也以泥土为墙的方式讲述了长城可以实现人间北方各个民族大同的潜隐功能。




计口授田,5—8世纪我国封建王朝施行的按人口分配和占有土地的形式。一般在屯田制和均田制两种形式下出现。在屯田制形式下,多存在于民屯中。北魏王朝建立前后,我国北部地区由于长期战乱,劳动者大量死亡逃散,土地荒芜,留在原地的农民不堪沉重的徭役负担,多荫附于世家大族,使赋役来源减少。于是,政府采取强制的迁徙手段,把游民控制在土地上,组织农业生产。天兴元年 (398年) 首先在代京一带计口授田。

计口授田是5—8世纪中国封建王朝施行的按人口分配和占有土地的形式。一般在屯田制和均田制两种形式下出现。在屯田制形式下,多存在于民屯中。北魏王朝建立前后,中国北部地区由于长期战乱,劳动者大量死亡逃散,土地荒芜,留在原地的农民不堪沉重的徭役负担,多荫附于世家大族,使赋役来源减少。于是政府采取强制的迁徙手段,把游民控制在土地上,组织农业生产。

早在天兴元年 (398年),拓跋珪在其都城附近“息众课农”,不久又在河北(河套之北)、五原至固阳塞(今内蒙古五原至包头北)进行屯田,并把收获所得按一定比例分给屯田民,“大得人心”。其后,北魏君王都认识到要想深入中原必需大力发展经济。并在大宁、平城一带,组织约五六十万个劳动力的屯垦大军。

大宁,在今河北张家口市一带。洋河,在河北省张家口地区中部,永定河的上游两大支流之一。属于海河流域。上源有东、西、南洋河三条支流,以东洋河最长,达135公里。三支流与怀安、万全县交界地区汇合后,其下始称洋河,向东流经怀安,万全县,折东南经宣化、张家口市下花园区,至涿鹿、怀来交界处汇入桑干河,此段长118公里,全长253公里。在北魏时,人们把北张家口洋河流域一带叫大宁川,413年七月、八月,北魏政府两次徙民数万家于此处,进行屯田。




当时,屯垦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生产的粮食按分成制在政府与屯垦者之间进行分配。国家设专职人员管理屯垦。人口、土地、地租皆有档案,以备检查监督。垦种者被纳入类似军队的编制中,无改业自由。其授田数额一般为每人40亩,中男20亩,实施地区包括畿内和其他地方。

拓跋焘懂得并全盘继承和发展了先辈们“经略为先,以食为本”的主张,太延五年(439年),他采纳高允“广田积谷”的建议,下令“悉除田禁,以赋百姓”。太平真君五年(444年),他采纳古弼建议,削减上谷苑囿之半为民田。太平真君末年,太子拓跋晃监国,推行有牛和无牛人户换工种田做法,“以人牛力相贸, 垦殖锄耨”。并下令“修农职之教”,让有牛与无牛人家互相协作,使得“垦田大为增辟”,农业随着耕田数量扩大而大大增产。另外,始光三年(426年),拓跋焘还诏罢众多的杂营户隶属郡县,增加纳税人户。并屡下“宜宽租赋,与民休息”的诏令,还奖励“劝农平赋”的守宰(地方长官),减轻了百姓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牧经济的发展就这样为拓跋族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与其说是拓跋焘击败柔然、南伐刘宋,征服鄯善、龟兹等国,统一了北方,还不如说是鲜卑拓跋人在长城的秩序里,收割了文化的力量。如此,从大同西至张家口成为了鲜卑人的一翼,至于另一翼我只想说一个人。

刁雍(390-484年),字淑和,渤海郡饶安(今河北省南皮县刁公楼村)人。东晋安帝司马德宗元兴末年(405年),他被拓跋焘任命为薄古律镇(在今宁夏灵武西南古黄河沙洲上)镇将。

薄古律镇是在西汉的灵州县设立的北方六镇之一。刁雍上任以后,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富平(在今宁夏吴忠市西南黄河东岸)西南三十里,有艾山,南北二十六里,东西四十五里,凿以通河”。

艾山也叫峡口山,是今日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牛首山、青山的统称。刁雍为了集草储量,发展农业,发挥薄古律镇作为西部重镇的作用,决心在艾山黄河河西青山地区(今宁夏青铜峡)修建一条引黄河水灌溉农田的水利工程——艾山渠,渠首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青铜峡镇。

刁雍向朝廷上书,请求修建艾山渠。他在奏折中写道:臣四月末到镇,看到这里古渠道因为黄河变迁,渠道高出河床二丈,无法饮水,农业艰难,百姓和军人经常饥饿。因此地缺雨水,要解决问题,只有引黄河水另外修渠,进行灌溉。

刁雍所提出修建艾山渠的计划,于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春动工,六十天完成,所以渠道长四十里,下接古渠道,总长一百二十里。艾山渠建成,可灌官田、民田四万顷。他又对当地的农业生产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一个“节水灌溉法”,即每一旬(十天),灌水一遍;灌水四遍,谷得成熟。






这就是说刁雍修建艾山渠采取了先进的引水技术,渠成以后,又采取了先进的农田轮溉方法。原先农夫中年劳动,所收连国家赋税都交不起,现在,这里国库充实,民户富足,宁夏平原农业经济获得恢复与发展,迅速成为北魏西北边镇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艾山渠的兴修,在宁夏开发史和水利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作用。

由于艾山渠的建成,农业连年丰收,薄古律镇从重灾区一跃成为北方输出粮食的大粮仓。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北魏朝廷调集薄古律、高平、安定、统万四镇五千辆车,要将宁夏黄灌区薄古律镇囤积的粮食五十万斛(一斛为十斗,约为一百五十公斤,后改为五斗,即七十五公斤)运往沃野镇(今内蒙古乌特拉奇境内),以作军粮。

刁雍认为薄古律镇到沃野八百里地,沿途道路要经过沙漠,还要渡过黄河,运输艰难。初步估算,把这么多的粮食全部运到目的地,至少要费劳力一万人,耕牛一万头,耗时三年。这势必影响农民种田,给下一年的农业丰收带来隐患,所以他打算采用黄河水运。

刁雍在牵屯山(今宁夏六盘山北)就近伐木,通过清水河把木料运到黄河岸边,就地造船二百只,从水路顺黄河而下,单程五日就可以抵达沃野,很快就将六十万斛运量的粮食运抵,大省民力十倍多,还不费牛力,也不废田。他用木船在黄河运粮,这在黄河上游水运史上属于首创。

后来,由于宁夏黄溉区开发水平的提高,农业得到大发展,粮食连年大丰收,即使将大量粮食外运,这里囤积的粮食还是多得没有地方存放。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刁雍又一次想皇帝上表,他说:自古安不忘乱,薄古律镇位居黄河平原,地接边城,现在积存的粮食都在露天堆放,安全上大有问题,建议修建一座粮仓城来储备粮食。为了不误农业生产,他打算利用一年之内的三次农闲时间,分期施工建筑仓城,然后驻兵守备。得到批准以后,在太平真君十年(449年)三月,一座崭新的仓城就建成了。拓跋焘特别高兴下诏称赞刁雍能“深思远虑”,并将仓城命名为“刁公城”,以示表彰。




在拓跋焘称赞刁雍的兴奋里,是水的黄河不仅灌溉了大片大片的农田,也变成了一条路,让北魏由大同而西至银川之翼伸展了开来。自古以来,唯有强兵足食者方能兼并天下,要想强兵足食必先发展经济。文字、长城、庄稼,就此成为拓跋鲜卑仰赖土地生存的文明,在他们的统治地区真正萌生拓展开来,实实在在,看得见、听得着,也分明能感受得到。


深度丝路
本平台只刊发非虚构文学故事,欢迎关注,欢迎投稿:lusheng5678@163.oc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