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有个奇怪的村落,村民姓源,称自己是鲜卑后裔,来自鲜卑秃发

文摘   历史   2024-03-24 22:11   宁夏  

广东有个奇怪的村落,村民姓源,称自己是鲜卑后裔,来自鲜卑秃发



我们已经很难在这里村民的身上的看到鲜卑人的形象了。但是,我们在这里听到两样相对不十分熟悉的习俗:一是火供;一是烧番塔。

“火供”是佛教的一种习俗,以燃烧供品的方式做供养。供品有五谷杂粮、油、金银等等,分别象征贪、瞋、痴、嫉妒、傲慢及不同的业力,人们将它们放入火中,火将它们燃尽,认为是火吃掉了它们。所以,更多时候供养的是火的自身,是火焰、是燃烧的本身。

“烧番塔”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主要流传于江西、广东、福建等地区。这一活动通常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夜晚举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意义。

“烧番塔”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为了纪念清朝末年抗法名将刘永福,他在一次战斗中将逃入塔中的敌人“番鬼”烧死的英勇事迹;另一种说法是纪念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在中秋节起义时,举火为号的反抗行为。

在“烧番塔”的活动中,村民们会聚集在塔旁,点燃塔内的竹枝、柴杆草和木糠等可燃物。塔内瞬间会冲出满天星火,鼓风机助燃,形成壮观且震撼的火光。火光的高低和燃烧的旺盛程度象征着人们对于生活美好、事业兴旺的朴素愿望。在塔上撒木糠柴或稻草等物质,以及撒粗盐以增加火花的效果。当柴火燃尽,塔身烧得通红时,用扇子向塔口扇风,火花会从周围的洞散发出来,形成高而美丽的火光,在夜色中尤为壮观。

“烧番塔”不仅是庆祝活动,也是村与村之间的一种竞争。各村会建造自己的番塔,通常高度从半米到3至10米不等。在中秋节晚上,这些塔会被点燃,形成高达10至30米的火光。村民们会相互比较谁的火光更壮观,以此来象征来年的兴旺和丰收。

但是,在这个村子,火供和烧番塔却有村民们自己的说法,即:他们是鲜卑人,他们姓佛,所以火供,至于烧番塔他们也不是为了纪念刘永福,也不是为了举火为号的反抗,更多源于鲜卑游牧时期,他们的祖先每每新到一片草地,就会在当天夜晚点上火堆驱赶野兽、表达愉悦旷达的心情。于是,不管是火供和烧番塔,暗红的光亮分明映照出了草原的身影,古老的仪式就这样被他们入乡随俗地添加了更多内容,这些年,他们也正是充分充分利用独特的鲜卑文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在当地提供的资料上,我们看到,这个村子叫霄南村,隶属于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龙口镇。村庄依山而建,村内鱼塘连片,荷叶田田,颇有水乡泽国韵味具有浓厚水乡特色,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鱼米之乡。但与水乡不同的是,这里没有江南小镇的精致绝美,而是用青砖黛瓦堆起了气势恢宏的氛围感。不管是略有破碎的青石板还是有着雨水腐蚀痕迹的砖墙,仿佛都在向人们述说或近或远的沧桑历史。

在村子的中央,有两口水井,一口是方的,一口是圆的。虽然从外表看起来再也普通不过,但村民们说,那是他们用来纪念秃发鲜卑祖先的,因为祖先曾经居住一个叫日月山的地方,所以,他们方形的水井代表日,圆形的水井代表月,两口井组合在一起便为日月。我们不知道日月山是不是现在青海的日月山,但秃发鲜卑确是从日月山一带兴起的。

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的日月山,原名赤岭,因山体由第三纪紫色砂岩组成,呈赤红色而得名。传说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和亲时经过此地,摔下宝镜化成日山、月山,后人遂改称赤岭为日月山。很显然的是,在秃发鲜卑所在的那时候,日月山是叫赤岭的,但这并不影响霄南村鲜卑对祖先的纪念,就像日月山自古就是历史上“羌中道”、“丝绸南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堵塞而开辟的“丝绸南路”,即经日月山、青海湖,过柴达木盆地通往西域。而他们的祖先却没有走这些古老的路,辗转来到了广东一样。




霄南村大多数村民姓源,源姓,中华姓氏之一,单一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凉鲜卑拓跋氏族秃发部。村民们都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一个叫源贺的人,源贺在历史上有名有姓,是个牛人,407年生,原名秃发破羌,鲜卑名贺豆跋,西平郡乐都县(今青海省乐都县)人,鲜卑族。北魏时期名臣、将领,南凉景王秃发傉檀之子。

南凉亡国后,源贺随众投降西秦,父亲秃发傉檀被杀后,源贺逃往北凉,后又投奔北魏,得到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赏识,赐姓源氏。太武帝拓跋焘即位后,屡立军功,拜平西将军,封西平郡侯。太延五年(439年),大破北凉有功,封为西平郡公,迁征西将军、殿中尚书,赐名源贺。正平二年(452年),参与诛杀宗爱和迎立皇孙拓跋濬的行动,迁征北将军、给事中,封为西平郡王。转征南将军、冀州刺史,封陇西郡王,治理冀州政绩卓著,屡得嘉奖。天安元年(466年),拜太尉,在献文帝拓跋弘谋议禅位时,源贺联合尚书陆馛持节拥立太子元宏即位为帝,晚年平定河西郡的敕勒叛乱。

太和三年(479年),源贺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三岁,赐谥为宣,以帝王礼制葬于云中金陵。他走了,但他的后裔们却出现在了霄乡。霄乡是一个历史地名,也就是今天的霄南村。宋朝初期,因为战争,源氏族人珠玑巷南下逃亡,他们在一个叫源潜夫的人带领下,最后定居于新会古劳都坚城村,即如今的霄南村。源潜夫因此成了霄乡的创始人,今霄南村源氏一世祖。霄乡《源氏大宗族谱》中记载,南宋咸淳年间,源氏已在广东居住,并由广东北部的南雄迁至霄乡,一直延续至今。






珠玑巷,原称敬宗巷,位于广东省南雄市北部偏东,地处梅岭与南雄市之间。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奉诏开凿大庾岭路,梅关古道成为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最重要的道路。而珠玑巷就在古驿道上,是古代中原人翻越梅岭后到达岭南的第一个商业重镇。

宋代,珠玑巷是广东仅有的古巷古道,有“广东第一巷”之称,是中华民族拓展南疆的中转地。从珠玑巷迁播出去的姓氏至今已达180多个,其后裔繁衍达7000多万人,遍布海内外。珠玑巷被称为广府人的祖居之地,是中国三大寻根地之一,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被誉为“中华文化驿站,天下广府根源”。

霄南村源姓人在的“根源”,自源潜夫之前,显然也在珠玑巷,如今,霄南村一带源氏有2100多人,据说,世界各地还有源氏二十万多人。因为珠玑巷,霄南村源姓人都善于做生意,但他们的一世祖源潜夫在开村初,却把村庄建成了四周有围墙环绕,设有东、南、西、北门楼进出,似古城池状的聚居区,所以也被称作坚城村。如今,村里的老人们说,如此坚固地建造村落,都是为了确保安全,源潜夫在村子布局上费了不少心思,把龙口河当成了天然护城河;又开掘护壕、引水而入,构成第二道屏障。并在村内东西南北有四门的通道上设有闸门和碉楼。

老人们说,这个布局是仿照位于南凉国都城所建。建成后的村子分六坊,分别是北门坊、礼奎坊、东门坊、高第坊、水边里坊和甫兴里坊,许多古巷名都有北魏元素,比如“太原里”、“洛阳里”等。这都是霄南村源姓人对于祖先的追忆与纪念,也是他们在新的故乡对于曾经的故土的留恋和张望。而这所有的一切不过都是对文化的一种追溯。

如今,霄乡村还有宗祠9座,始建年份多在清末民初时期,以冷色灰格调为主,灰雕技术各有特色。大多祠堂两侧有特别的楹联,其中代表性的有近湖源公祠的 “发源由北魏,晋爵纪西平”、乐隐源公祠的“华胄开东粤,明礼祀北平”等。而1867年重建的源氏大宗祠中,则有“北魏同源远,南雄衍泽长”的楹联,记录了源氏源自北魏,由韶关南雄珠玑巷辗转至此的经历。

“南雄衍泽长”我们已经基本讲清楚了,但为什么是“北魏同源远”呢?这是因为源姓属于帝王赐改姓氏。北魏太武帝接纳贺豆跋后,对他说:“卿与朕源同,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拓跋焘认为秃发鲜卑与拓跋鲜卑同源,就此赐贺豆跋姓名源贺,晋封他为西平侯,从此贺豆跋改称源贺,历史上也称其为秃发源贺。

就这样,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在青海河湟、河南洛阳以及广东南雄和霄南之间划出了一条长路,在路上,除了火供、烧番塔的光亮,还有霄南的茶香——从清朝末年至今,源氏族人一直以销售一种保健茶为主的经商方式。这种茶饮被广东人昵称为“盒仔茶”的甘和茶,畅销粤港澳、闽浙,并远销东南亚乃至北美地区。近年来,为了延续凉茶传统,当地政府还在霄南村设立了甘和茶博物馆及生产基地。2021年,霄南村“源广和盒仔茶(甘和茶)”非遗项目还入选鹤山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陈卓栋《南国小村落蕴藏千年鲜卑变迁史》羊城晚报,2023-07-25)。

茶香漫漫,也有迁徙之路的相伴。如今,源贺的塑像被树立在霄南村文化广场上,默默地注视着他的后人们为开发鲜卑历史文化,让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鲜卑、认识源氏,制订旅游文化长远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村史民俗文化馆等建设,全面开发霄乡古巷道、古民居以及其他景点,努力把霄南打造成一张旅游文化基地。尽管,他们的身份证上如今都是汉族,已与汉族无异。



深度丝路
本平台只刊发非虚构文学故事,欢迎关注,欢迎投稿:lusheng5678@163.oc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