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确实卖了车,而且也在卖房了。
本来不打算说这个私事,但有朋友(看了我朋友圈)以为我发生了什么,就在关心我。那我就说说吧。
我只是发现了一些事情的本质。
说一下我的情况:我现在也算是个中年人了,进入职场十多年,也创业十多年了。
之前的问题是只知道工作赚钱,所以错误地买了一些房和车,最后导致错过赚几千万的机会。
很多中年人也是这样:
只知道工作赚钱,完全不知道其他赚钱方式。
简单来说,我最近做了几个动作:
1.把车卖了
比较后悔的一件事是买车,要知道,十多年前很多好公司值得买。
2.在卖房了
比较后悔前几年没卖,现在挂了很多个月了,也没卖出去。人果然会吃认知的亏。
3.最近看了一下股息
今年收入已经超过我的预期了,感觉这个事可以做。
这是最近的一部分股息,具体就不展开说了,怕干扰了大家的决策。
基于几个认知:
1.车确实是一个贬值资产
同样100万,如果用来买车,10年后这车贬值为30万。
但如果放在别的地方(我已经找到了),年化收益率5%-30%的都有,10年就变成了500万—1000万。
2.多数房子没有大涨可能性了
同样300万,买了长沙的房子,这十年都没涨
如果10年前买了深圳和北京的房子,现在至少是500万以上了。
如果买了优秀公司的股票(举例省去),经历2015年等几轮牛市,已经翻了10倍,变成3000多万了。
所以有些钱,不是打死工能赚到的。
我的几个操作:
1.车就不买了
虽然还有车没处理干净,但我已经不打算买车了。
地铁+打车,出行挺方便的。尤其是在深圳这种交通便捷的城市。
开了十多年车,最近半年没开车,不仅很习惯,而且感觉很爽。没有停车抄牌剐蹭挪车的糟心事。
2.卖房
把不涨的房子全部卖掉,换成更保值增值资产。段永平之前就是卖掉OV股票,持续加码苹果。
我看了一下,这基本是富人的一个资产逻辑。
人到中年,赚钱方式确实要发生一些改变才行。不然只有一份工资收入,还经常面临裁员的不确定性,确实难以面对各种意外。
几个建议:
1.收入渠道多元化
除了工资收入,还要有一些被动收入。包括副业、合伙、股息等。
我的一个朋友,之前在碧桂园等公司上班,自己还开了坚果连锁店,还跟人合伙在家乡种植大米,还有一些其他项目,他的收入就比较多元化。
2.讲究资产保值增值
这些年,我觉得我的一个变化是,之前只知道工作赚钱,赚了钱就存银行或余额宝。
只有赚钱的逻辑,没有资产分配的逻辑。
这导致在房地产红利、股市红利时代,我少赚了至少几千万。具体可以见这篇“少赚9000万,一个中产的悲伤”
3.中年人的收入结构要变化
以上两个事情,对中年人的重要性,跟年轻人毕业选行业、选公司、选城市一样的重要。
记住: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它的重点,以及该关注的知识。
但凡人生一错再错的,多半是知识没跟上自己的年龄。
4.股息养老应该是一个方向
我最近在研究这个。
努点力,争取在65岁退休后,一年拿到100万的股息。
当然,靠股息养老也许是一个舒服的事情,但不是一个精彩的事情。
我的意思是,事业肯定是要认真做的,不说别的,它确实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活力。
你在帮助员工、帮助团队、帮助客户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的价值,会感到很快乐。
这是收息和收租没有的快乐。
我最近研究了一遍:
有事业的和没事业的,精神状态明显不一样,前者容光焕发,后者精神萎靡。
而且似乎搞事业的人寿命更长,刚看了一下邵逸夫107岁,稻盛和夫90岁。
早早退休的人,衰老的速度其实挺快的,不知道你发现没有?
本文作者:晋早,10多年的创业者,公司在深圳和长沙,《大学迷茫问答》《底层能力》等图书作者,长期关注商业模式、流量增长、个人发展战略、内容创作等领域。
扫码添加|人满即止
我的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