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世界著名的瓷都,因为陶瓷,景德镇曾经影响了世界贸易格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有一半是为了运输陶瓷。西方人到了十八世纪,才学会了瓷器的制造技术,在此之前,西方贵族们使用的瓷器,几乎都是从中国进口,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景德镇。在元朝,景德镇已经掌握了青花瓷的烧制方法。
因为坐落在昌江之南,景德镇曾经叫昌南。当阿拉伯人和西方人打听瓷器来自何方时,答曰昌南,逐渐演化成了china,小写为瓷器,大写为中国,当然也有人说China来自秦国的秦。景德镇也曾叫浮梁,《琵琶行》里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在成为瓷都前,浮梁的主要产物是茶叶,今天浮梁茶叶依然很有名。公元1004年,宋真宗喜欢青白瓷,因此把年号赐给这里,景德镇横空出世,直到今天。
从元朝开始,景德镇就是皇家官窑的所在地,历经元明清三代,皇宫里使用的绝大部分瓷器和礼器,都来自于景德镇。官窑遗址,也成为今天景德镇很亮眼的景点。但景德镇的活力,并不来自皇家,而是来自民间和国际贸易。商人们顺昌江,经鄱阳,入长江,把景德镇的瓷器运到四面八方。这一神奇的土地,在一代又一代匠人技师的传承和努力下,用精美的陶瓷连接了中国和世界,像茶叶和丝绸一样,成为中国文化和中国品味的传播者,让世界惊奇不已。
景德镇骄傲和自豪过,也失落和无奈过。十八世纪开始,西方人偷学了我们的技术,开始制造各种精美陶瓷,而且因为传承得当,产生了一些著名品牌,至今在附加值上,不少都胜出了中国的陶瓷品牌。上世纪有几十年,景德镇因为消灭私营陶瓷产业,使得产品的多样化和创新力下降,产品的竞争力岌岌可危。改革开放后的九十年代,景德镇人终于意识到市场经济才是陶瓷产业百花齐放、走向繁荣的根本出路,于是开始大力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民间艺人创业,终于成就了今天景德镇的再次辉煌。
今天的景德镇,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是一个传统和现代结合的城市,是一个文化厚重和创意无限对接的城市,是一个古老街巷和现代科技相融合的城市,是一个千年历史和世界审美相辉映的城市,是一个艺术碰撞和生活惬意相呼应的城市。这一切,都来自景德镇人的两个意识,他们意识到了市场竞争对于艺术活力的重要性,他们也意识到了年轻人才是源源不断创意的主要来源。于是他们搭建舞台、创造环境,把全国乃至全球的人才源源不断吸引过来,让青春和梦幻在这里开花结果。“春秋大集”上,年轻人的一张张笑脸,他们亲手创造出来的充满想象力的艺术作品,是热爱生命的最好证明。
(图片来源于“景德镇发布”公众号 记者徐悦)
景德镇,我本来早就该来,但一次次所谓的忙碌,阻挡了我的脚步,这一次要不是因为朋友的坚持,我可能依然不会过来。最终我来了,景德镇以她的丰富和热闹迎接我,让我在毫无心理准备的前提下,一下子投入了梦幻的世界。那古老的厂房,因为各种作坊的设立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沿路几百家的夜市摊位,包括很多外国友人的摊位,简直就是一次国际创意的大展览。那砖黄色的建筑和迷幻的灯光,还有热闹的音乐和歌声,让人产生流连忘返的执念。即使是已经成为博物馆的车间、废窑和设备,似乎也没有落寞,像世纪老人一样,慈祥地给年轻人的热闹和活力送出自己的祝福。我把“东方甄选看世界”的团队也带了过来,我们把这一切,通过镜头,传递给我们亲爱的网友。
今天上午,我们又通过镜头,沿着御窑遗址带领大家一起散步,去感受已经埋在地下的古老辉煌,去踏步那古城窄窄小巷的历经沧桑,去品味已经熄火的古窑曾经的烟熏火燎,去欣赏工坊中艺术大师的画龙点睛,去仰视挺拔的大烟囱曾经的骄傲自豪。这一份骄傲和自豪,以某种新的方式复活,并生生不息融入山川河流,构成景德镇的精神之魂。
我们也带大家参观了景德镇的世界陶瓷博览会,那些精美陶瓷的展览,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心醉神迷,以至于我突然觉得,人类精神的奢侈,好像真的需要有这样灵性的陶瓷来做依托,它们几乎是活的生命,在诉说着你不一定能够听懂的语言。随后我们又去参观了国瓷红叶展览馆,这里展出的陶瓷用品,不仅精美,而且都是进入国宴的产品或礼品,多了一份厚重,多了一份使命,也让我们内心多出一份崇敬和赞美。
(图片来源于“景德镇陶瓷集团”公众号 周冬炎摄)
景德镇的朋友最终还是没有放过我,在我们做完直播后,要求我给景德镇年轻的创业者作一场长达两个小时的分享,我吃喝了朋友不少,只能欣然答应。下午,我与上千名与会人员分享了我对于创业、人生、心态的一些感悟。分享结束,离飞机起飞只有一个小时,我匆忙赶赴机场。
在黄昏中,飞机顺利起飞,穿破云层,晚霞的光芒洒在云海上,洒在机翼上,天地之间一片美丽的金黄,我内心瞬间宁静下来。天地大美,让我们内心谦卑,但反而使我们人格更加高尚,人类在梦幻泡影中,追求永恒的信念,本身就是无穷的美丽,就像那些陶瓷,即使被打碎了,依然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