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宽容谦让“六尺巷”

美体   2024-12-26 20:59   四川  

图|作者





宽容谦让“六尺巷”


●许朝垠(安徽)



在秋意渐浓的季节里,我踏上了前往桐城的旅程,探寻中国文坛“桐城派”的发源地。

桐城,这座坐落于大别山麓、长江北岸的古城,因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承载着一千二百余年的建城史。在这座小城中,老街交错,小巷纵横,而最为人所称道的,便是那条仅两米宽、百米长的小巷——六尺巷。如今,六尺巷不仅是桐城的网红打卡地,更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实景载体。

随着参观的人流,我走近了六尺巷。两旁古朴的民居,青砖黛瓦,飞檐翘角,散发出浓郁的历史气息。站在巷口,望着这条传奇的小巷,心中泛起淡淡的思绪。六尺巷的宽度,或许只是寻常小巷的尺度,但它所承载的宽容与谦让精神,却是宽广无边的。导游的讲解让游人动容,中国历史上一个经典的邻里礼让的场景栩栩如生呈现于眼前:清朝康熙年间,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家人与邻居吴家因宅基地边界问题发生争执。张家人写信到京城向张英求助,希望借助张英的权势,让吴家让步。然而,张英回信写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信后豁然开朗,主动退让三尺,邻居见贤思齐,也退让了三尺。本该是一面墙的地方多出了一条供人通行的小巷——六尺巷,从此美名远扬。

走进六尺巷,它的宽度只容三四人并行,但其“六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已经被“和”字哲学充盈饱满。它不是宽在“六尺”,而是“宽”在人的心灵境界与精神品质上。脚下的石板路经岁月磨砺得光滑如镜,每一块石板都承载着过往的记忆。我仿佛听到了古代的车水马龙和清晰的马蹄声,在这条狭窄的小巷回响。这些声音,穿越时空阻隔,与现代脚步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历史画卷。三百多年过去了,“六尺巷”的礼让佳话至今仍影响着这座城市。桐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将六尺巷典故蕴含的“礼让和谐”精神注入基层治理,形成了以“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为体系,以“信访不上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为目标的枫桥经验“桐城模式”——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努力实现“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目标。

中华民族宽容礼让的传统美德正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走完六尺巷,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慨,这条小巷,它不仅是一条通道,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精神的传承。它让我们明白,宽容与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应该始终坚守的价值观。愿我们都能像张英一样,以宽容的心态面对现实生活,以谦让的精神处理人际关系,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

走出六尺巷,眼前浮现出参观人流瞬间化作一股文明洪流,华夏大地涌现出更多的新时代“六尺巷”故事,家风正、民风淳、乡风和、政风清、社风美的良好风尚和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悄然形成。“六尺巷”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也温暖了人们的心灵。让我们携手践行礼让之美,共同编织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的社会图景。




授权书

本人许朝垠,原创作品《宽容谦让“六尺巷”》,授权“天府散文”平台独家首发。
点击标题同步阅读作者其他部分文章: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宝林浴室的水木年华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秋雨游记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暴雨中的一群小鸡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最后的心愿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站在桃花潭岸边(外一章)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康辉老师的一天
【天府散文·创作感言】●许朝垠(安徽)||被美化的“桃花潭”——《站在桃花潭边》发表感言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永远的西河湾,永远的曹治泉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永远的牵挂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与优秀的人并肩同行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我终于过“生日”了
【天府散文】“美丽中国”【175】●许朝垠(安徽)||天柱山,我来了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晨游西湖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双喜临门的期待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遇见最高峰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一条永远保存的微信——谨以此文缅怀离世周年的王茂斌老人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家宴中的“外来客”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发小的悲剧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我的二零二三年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好人”大聚会
【天府散文】●许朝垠 (安徽)||韦应物——滁州高级广告师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仰视我的朋友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春天里重逢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古井记忆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米寿之情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站在滁河源头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千金难买一回头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神往神山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魂兮归来,维莫永伤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西行冰雪中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文字,祖孙感情的纽带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平凡名字,深入人心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站在中山陵,怀想吕彦直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璀璨如银——世银姨妹的不凡人生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一张特别的合影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那年,那个中秋之夜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我“牛”吗?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生命之求——97岁老人的无畏征程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逃票”与免票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一抷黄土寄哀思
【天府散文】●许朝垠(安徽)||走进独秀园
●作者简介●
许朝垠  安徽全椒人,中学高级教师。1976年参加工作,1998年从事特殊教育,曾获得“全省优秀教师”“全省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安徽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全国特教园丁奖”“中国好人”称号。退休后偶尔写作或演讲

投稿须知

投稿者须关注本平台。本平台坚持原创首发,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它公众平台过的文章,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每篇(首)文章(诗词)正文不得少于300字,并附1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和一张个人生活照片(照片用邮箱附件),一律投递到下列邮箱;同时加总编(HHDK9999)和编审微信,便于联系和进行文字校对。
投稿邮箱:
906117771@qq.com
564107595@qq.com
投稿微信:
906117771
18349819616

《天府散文》编委成员

总    编:胡大奎
主    编:唐明霞
审    稿:周联合   冯建华
编    委:张小明   李红军   梁有劳
向下扎根向上提升
点击“阅读原文”欣赏更多精彩
点亮“在看”让世界知道您的喜欢

天府散文
用文字点亮生活,用笔墨书写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