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余杭区:探索服务类社会救助需求评估指标体系

职场   2024-11-27 13:19   北京  

2024年7月,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方案》,推动各地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实现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转变。本号“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进行时”栏目展示各试点地区的经验做法,欢迎各地投稿!

投稿平台:http://tg.shehuiwang.cn

今年9月,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民政局作为全省服务类社会救助需求评估试点单位,通过综合考虑救助对象经济、健康、居住、就业、监护、社会融入情况及服务诉求等,探索建立服务类社会救助需求评估指标体系,不断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帮扶需求。
线上线下




多维度建立救助需求评估体系

“张大爷,今天感觉怎么样呀?冬天出门小心滑倒。”近日,余杭区鸬鸟镇助联体工作人员在太公堂村走访探望时,和该村独居老人张大爷聊起了他的近况。张大爷说:“谢谢你们总惦记着我,自从参加‘银发无忧’项目以来,工作人员会定期上门拉家常,鼓励我积极参加养老中心活动,比以前开心多了。”

▲杭州市余杭区鸬鸟镇助联体工作人员在太公堂村入户走访,了解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陈凌杰/摄

张大爷是独居低保对象,年初因病住院后,身心压力大,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流。镇助联体工作人员走访入户时发现这一情况,通过困难家庭需求分类评估,发现他需要精神慰藉服务,于是通过助联体帮扶平台为张大爷匹配了“心灵绿洲银发无忧”项目,由专业心理老师和社工上门开展“一对一”心理疏导。

这是余杭区民政局开展社会救助需求评估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余杭区民政局社会救济科科长罗洪介绍:“余杭区民政局发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和主动发现机制作用,结合入户调查、探访关爱、动态管理等工作,常态化开展低收入人口救助服务需求摸底排查,以需求为导向,准确评估困难类型、困难程度及相应服务需求,建立本地区低收入人口服务类社会救助一人一台账的需求库。”

为顺利推进试点工作,余杭区民政局制订了服务类社会救助需求评估体系实施方案,通过“大数据+铁脚板”,形成困难家庭需求分类评估量表。评估量表涵盖经济状况、健康医疗、教育培训、就业创业、生活环境、社会及家庭关系等6大类,通过系统性分析,发现困难对象的显性需求与隐性需求,按急难轻重形成核心需求清单。同时,征求困难对象帮扶意愿,经综合评估后形成主要帮扶意向,为后续及时精准的服务提供前置支撑。

整合资源




及时有效对接需求和服务

今年61岁的沈金良是余杭街道洪桐村村民,他和妻子农闲时打零工,两个儿子收入有限,家庭经济状况一般。2022年,沈金良确诊脑部胶质瘤,大笔的医疗费用让整个家庭一下子陷入了困境。不久后,洪桐村民政干部梅晓佳就收到了低收入动态监测平台的预警,来到沈金良家走访,并帮他们申请了低保和临时救助。了解到沈金良自付医疗费用仍较大,梅晓佳帮他提交了医疗帮扶申请,及时链接到余杭区“康佑计划”慈善助医项目。同时,镇助联体还对其儿子开展就业帮扶,让沈金良一家经济压力得到极大缓解。

在余杭区,对服务对象进行精准摸排后,对现有救助政策、服务内容、社会力量进行梳理整合,建立起政策、服务、力量三张服务清单,让社会救助更及时有效。同时,全区12个镇(街)、222个村(社)建成助联体服务站点,并明确区、镇(街)、村(社)各自工作重点:村(社)完成入户走访摸排,及时上报困难群众救助需求;镇(街)助联体对帮扶需求评估核实,合理匹配帮扶资源;区助联体承担系统管理与资源链接调度职责,宏观把控救助资源的分配。

今年以来,余杭区各级助联体共开展服务代办、物质帮扶、环境改善、发展支持、照料关爱、精神文化等6大类20小类救助帮扶项目81个,参与救助服务社会力量41家,服务救助困难对象1.27万人次,帮扶对象覆盖率达到99.3%。
优化服务




精准提供有针对性的帮扶

“因为父亲肢体残疾,没有劳动能力,家里是低收入农户,我想通过创业改变生活困境。”00后小杨想开家鲜花店,但5万元的启动资金成了拦路虎。镇(街)助联体工作人员在走访摸排时发现他符合“雨露基金”项目的帮扶条件,于是上门进行政策宣讲。小杨在了解政策后,第一时间递上了申请表,项目组实地审核通过后,让小杨梦想成真。

今年,在对困难家庭的救助需求评估中,区民政局发现,一些困难家庭的孩子在大学毕业后,想通过创业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但缺少启动资金,于是区民政局联合区慈善总会投入200万元成立“雨露基金”项目。

通过救助需求评估指标体系,余杭区民政局不断优化调整帮扶项目,精准定位需求,切实提升救助服务工作的精准度与有效性。“对新发现的救助需求,区助联体会根据实际情况形成帮扶方案,条件成熟后设立新项目。”罗洪介绍:“以余杭区慈善总会的慈善项目为例,2022年主要包括安居暖巢、扶老助幼、慈善助医、慈善传播和帮扶助困等5大类20个项目;2024年调整为涵盖关爱陪伴、精神慰藉、精神文化和发展支持等内容的6大类24个项目,新增的‘捐赠者关爱’项目反哺‘一日捐’活动参与人员,对因突发事件和重大变故导致困难的人员进行帮扶;‘极能夏令营课堂’项目组织困难家庭儿童开展暑期夏令营,全面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救助需求评估体系也提升了救助实效。余杭区民政局建立线上全程帮扶服务监管体系,通过强化“需求申报—审核—服务—评价反馈”流程管理,实时掌握服务开展情况。以区慈善总会的慈善共富行动为例,目前成功打造“良助蔬果种植”“永泰非遗刺绣”“黄湖共富田”“我在鸬鸟有棵树”等助困帮扶基地。其中,“蔬菜种植共富行动”项目首批9户困难家庭人均增收2万余元,今年10月,黄湖镇共富农场首批20亩番薯地大丰收,10户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增收3000余元。

记者:闫洁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4年11月27日,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往期推荐




南阳市社旗县:43名社工开展入户探访评估,为精准服务奠定基础

杨荣:发挥社会工作在新时代民生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END


责编:徐蕴

制作:谢霄
审校:汪昊
审核:许娓



在这里,了解专业社会工作发展

喜欢本文,点赞、分享在看

中国社会工作
国家级社会工作专业指导刊,全国社会工作行业影响力媒体,权威社会工作知识分享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