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太平洋证券公告称,为进一步优化营业网点布局,公司决定撤销武汉京汉大道证券营业部、长沙岳麓大道证券营业部、广州天河路证券营业部。此前的8月24日,公司也曾宣布撤销景东建设路证券营业部、深圳深南大道证券营业部、厦门高林中路证券营业部。短短4个月内,太平洋证券就关闭了6家营业部,这一系列"瘦身"动作背后,是何缘由?
图片截取自太平洋证券公告
太平洋证券是一家区域特色鲜明的券商。2004年,为化解云南证券风险,太平洋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在云南昆明应运而生。2007年,太平洋证券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迈入资本市场的大舞台。近年来,公司通过经营积累和多种融资、增资手段,不断增强资本实力,先后成功实施定向增发和配股,注册资本增至68亿元。然而,在券业发展转型的重要节点,公司也面临着不小的经营挑战。
Wind数据显示,太平洋证券的营收和利润近年波动较大。2019年为近年的业绩高点,实现营收17.77亿元,净利润4.74亿元。2020年急转直下,受到自营业务拖累公司营收同比下降34.07%至11.72亿元,雪上加霜的是,由于信用减值损失7.66亿元,当年录得净亏损7.56亿元。2021年有所回暖,营收增至16.30亿元,净利润扭亏为盈至1.34亿元。2022年再度因为自营业务不佳以及信用减值损失导致营收下滑至11.72亿元,并录得经亏损4.63亿元。2023年呈现复苏迹象,营收回升至13.71亿元,净利润达2.51亿元。但进入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再次承压,营收同比下降16.45%至8.65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45.75%至1.36亿元。
营业部的裁撤,最引人关注的便是其经纪业务的表现。Wind数据显示,2023年,太平洋证券经纪业务总收入为4.04亿元,同比下降15.79%。2024年上半年,表现同样不佳,仅有1.82亿元,同比下滑13.65%。
从各项收入来看,2023年,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为3.37亿元,同比下降15.27%,反映出公司在传统业务上承压明显。更为严峻的是,公司的代销金融产品业务收入仅为0.26亿元,同比下降26.53%,显示出在财富管理转型方面,太平洋证券步伐略显滞后。
交易席位租赁收入在2022年经历了腰斩,同比下滑49.22%至0.47亿元,2023年则维持跌势,同比下滑12.01%至0.41亿元。
从地域分布来看,太平洋证券的经营困境更加明显。根据公司年报,截至2023年底,太平洋证券共有77家证券营业部。其中,云南省内有33家证券营业部,是云南省内营业网点最多的证券公司;云南省外营业部数量为44家,分布在安徽、北京、重庆、福建、广东等地。
作为公司的大本营,云南地区2023年创造了2.14亿元收入,占比高达15.59%,远超其他地区。然而,即便是这一"根据地",营收也同比下滑13.58%,降幅在各地区中居首。值得注意的是,太平洋证券在广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表现更是不尽如人意。以广东为例,2023年营收仅为878.52万元,同比下降11.14%,毛利率更是大幅下滑13.59个百分点。
图片系太平洋证券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业绩表现,太平洋证券选择了撤销部分营业部以降本增效。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撤销的6家营业部中,有两家位于毛利率下滑最严重的广东。
进一步分析其网点布局,可以发现太平洋证券此次撤销的营业部,大多是在该地区的"冗余"网点。在武汉、长沙、广州、深圳、厦门和普洱市,此前均有两家太平洋证券营业部,而在撤销之后,每个城市仅保留一家。这种"精简"策略,一方面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也能集中资源,提高剩余营业部的运营效率。
然而,仅仅依靠撤销营业部显然无法解决太平洋证券面临的根本问题。在经纪业务佣金率不断下滑,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迅速推进的当下,传统的营业部模式正在经受挑战。如果仅仅精简门店,而不积极探索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太平洋证券面临的挑战将愈加严峻。
值得关注的是,营业部网点的裁撤同时也伴随着人员的调整。根据中证协从业人员公示系统以及Choice终端数据,截至2023年末,该公司共有从业人员1977人,其中证券经纪人303人。而最新数据(2024年12月5日)显示,从业人员总数降至1864人,净减少113人;证券经纪人队伍缩减至227人,净减少76人。从降幅来看,太平洋证券整体从业人员减少5.72%,而证券经纪人队伍降幅更为显著,达25.08%。这一人员调整趋势与营业网点的优化调整态势相互呼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