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4年9月17日,作为一家持有全国性的保险经纪牌照的保险经纪平台,元保保险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了上市招股书,宣布其纳斯达克上市计划,股票代码为“YB”。据招股书披露,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理赔服务将是此次IPO募资的主要投资方向。
元保本次IPO发行获得了高盛、花旗、中金等多家知名投行的联席承销。
中概股之家将从公司的行业发展,业绩质量,公司治理,未来业绩成长性等纬度,对元保保险此次美股IPO作可投性分析。
一、元保属于保险科技型公司,位居国内人身险市场第二位,是最大的独立保险分销商(17分)
1.独特的“AI+保险”商业模式引领行业新发展,业务量增长迅猛(4分)
凭借独特的“AI+保险”商业模式,元保属于较新的互联网保险分销行业,在过去几年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元保将“AI+保险”创新模式渗透至全流程,创新的同时降低保障门槛,增强产品普惠性。作为保险中介平台,元保公司通过构建独特的AI体系,成功将“AI+保险”模式转化为其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不仅全面整合了AI技术到保险的分销和理赔等关键环节,同时将传统的销售方式转变为由AI驱动来带动客户体验感和理赔效率。中概股之家认为这样的创新业务模式的确为传统保险服务的“蓝海区”开辟了新的增长点。
2023年发布的全球保险科技报告揭示了自2015年起,中国的保险科技融资活动急剧增加,一度在当年全球融资额中占比高达76.46%。这一增长势头一直维持至2020年,之后开始出现下滑趋势。随着互联网健康险业务的迅速扩张,行业内部问题也逐渐显现,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新政策的实施对保险公司、产品及赔付条件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分级管理,导致原本超过100家的商业健康险供应商数量大幅减少至仅20余家,大约80%的公司因此丧失了供应资格。这些变化预示着行业即将迎来更为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态势。
根据中概股之家的判断,元保在行业内的头部地位及互联网科技保险的概念,会是元保未来上市的积极性因素,但在新政策的影响下,资本对保险科技领域的热度是有所降温的,未来还存在不利影响。
2.互联网保险行业竞争激烈,元保启动新一轮增长和变革(13分)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按2023年首年保费计算,元保是国内人身险市场的第二大分销商,也是国内人身险市场上最大的独立保险分销商。但竞争对手着实不少。
2.1互联网保险的头部,但同类行业竞争者众多(8分)
其竞争对手不仅包括其他在线独立保险产品和服务平台、传统保险中介人、大型保险公司的网上直销渠道,已开展保险分销业务的主要互联网公司、其他互联网保险科技公司等都在竞争之列。元保通过进一步深化应用“AI+保险”的模式来实现未来业务的增长和变革,这势必会加宽它的竞争优势。招股书透露元保IPO募资的主要投资方向依然是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很显然,元保此次IPO募资的目的就是通过进一步强化公司的消费者全周期服务引擎和持续提升公司核心技术模型和数据洞察力,来实现其拓展消费者触达范围和理赔等售后服务的能力。
尽管商业健康险市场潜力巨大,但在下沉市场的渗透却严重不足,特别是人口基础庞大的中低线级城市及农村地区。元保聚焦短期保险产品、深耕下沉市场、聚焦普惠健康险市场。此战略与国家层面近年来出台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高度一致。招股书显示,元保依托互联网渠道,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在全国超高的覆盖率,通过先进的数字广告手段,打破了传统线下代理人展业的地域限制,将保险服务带入了山区和村庄等更广阔地区。
中概股之家比较认可下沉式的市场营销策略,这不仅贴合政策导向,更是区分其与同类企业的重要区别点之一。
2.2作为中介的互联网保险平台,元保面向保司有固定合作,面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5分)
元保是一家科技驱动型互联网保险中介平台,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面向用户,元保通过为大众进行定制化、普惠型的保险产品,提供保险咨询、便捷投保、智能核保、协助理赔等一站式服务。面向保司,元保主要基于用户需求反向定制,推出个性化保险产品和服务。
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驱动力,元保为用户提供了更高质量的保险产品和保障服务,提升了用户家庭的风险抵御能力。元保研发的RTA实时动态模型和AI智能推荐,将保险产品、健康管理、医药服务动态分析连接,为用户匹配健康险产品和服务方案。借助“大数据+AI+用户管理”的方式,元保通过实时数据处理、动态定价、用户画像、智能AI模型、标签管理、用户价值分析等流程,实现了对于目标用户的准确筛选,动态匹配用户个性化,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能投放策略。
同时,元保保险还与众多保险公司有深度的合作关系,将多种疾病和意外风险纳入保障体系之中,为每一位用户量身打造最适合的保险方案。
特定的产业链形成了元保的核心竞争力,其创始人的金融背景出身加之其在互联网大厂的经历和经验,将带领元保在即将完成的上市融资中实现公司新的突破,中概股之家将持续关注这支行业独角兽。
二、连续三年亏损近20亿元,2024年上半年首次实现盈利(24分)
2.1 营业收入逐年增加,利润在2024年上半年扭亏为盈,暂时摆脱连续3年亏损的困境(7分)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及2023年,元保分别实现营收3.85亿元、8.5亿元及20.45亿元,年度增长率分别达到121%和141%。营收虽在增长,但未改亏损困境:同期归母净亏损分别为12.18亿元、4.35亿元及3.33亿元,三年亏损累计近20亿元。直到今年,元保亏损状况才得以扭转。截至2024年上半年,元保实现营收15.29亿元,归母净利润1.75亿元。
进一步细看,2023年上半年至2024年上半年,元保的营收从9.64亿元增至15.29亿元,同比增长58.7%。其中,保险分销服务收入从3.64亿元增长35.4%至4.93亿元;系统服务收入从5.89亿元增长75.3%至10.32亿元。
根据行业属性,元保作为技术驱动型保险分销商,并不直接从保险消费者那里获得收入,而是将合作的保险公司作为客户。公开资料显示,元保与泰康在线、阳光财险、华泰保险、众安保险等多家公司深度合作,以大数据分析+技术驱动为核心竞争力,致力于解决保险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平衡的痛点。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向消费者签发保单,并根据保费的一定比例向元保支付佣金,作为保险分销服务费。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元保分别新增约650万份、1250万份、1090万份保单。期间,合作保险公司数量从2022年的56家增至2023年的69家。另一方面,元保为保险公司提供系统服务优化保险产品分销效率,也通过协助保险公司制作保险产品推广视频等方式实现部分收入。报告期内,元保的系统服务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超过六成,来自保险分销服务的收入占比逐年下降,来自系统服务收入的比重日增。
2.2 收入结构中,短期保险占比较大、大客户集中度高均是潜藏风险,难以实现长期盈利(7分)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元宝在保险分销和服务中获得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短期保险产品。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短期保险产品首年保费在总保费中占比分别为92.6%、96.0%、99.5%。2023年上半年至2024年上半年里,尽管元保的营收实现大幅增长,长期保险分销服务收入占比却下降32.7%。可见,若平台未能将大量短期保险消费者转化为长期保险消费者,可能对财务情况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前三大客户收入占元保总收入的比重达69%、56%和61%。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元保通过不断优化的服务和技术,扩大合作保险公司的数量,但这些保险公司与元保的合作通常不具排他性。正如元保在招股书中直言,如果无法维持与保险公司的现有关系,或无法与新保险公司合作,可能无法提供方便充足的互联网保险分销服务。
中概股之家认为,元保保险现有的收入来源依赖性过强,且无法长期得到保障。从财务稳定性角度来看,高度依赖少数客户,意味着元保的收入极易受到这些大客户的业务变动影响。
2.3 AI+保险的商业模式,研发费用却很单薄,营销费用投入巨大(5分)
招股书显示,2022年到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总运营成本和费用分别为8.66亿元、18.7亿元及12.14亿元,占当期营收分别为101.9%、91.4%及79.4%。其中,元保同期销售与营销费用分别高达6.57亿元、14.62亿元及9.56亿元,在总运营成本中的占比分别高达75.8%、78.2%、78.8%,呈持续上升趋势,三年累计费用达到30.75亿元。与此同时,依靠科技力量“开疆拓土”的元保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却显得有些“单薄”。2022年到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7843万元、1.29亿元、8979万元,在总运营成本中占比依次为9.0%、6.9%、7.4%,不及营销费用的零头。
为了吸引新消费者与留住现有消费者,元保依靠大数据和技术手段来实现个性化营销,能够更细致地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偏好,因此可以更精确地向目标群体推送定制化的内容。这就势必提高了营销成本。然而,这样的营销策略也有弊端,使元保陷入很多网络投诉的案件。诸如“首月0.1元”或“首月3元”等促销策略。
这种策略看似优惠,实际上是在“诱导”用户在首月以极低的价格购买保险,之后的保费则恢复正常水平。类似投诉给元保的声誉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
2.4自我造血能力不足,持续盈利能力信心不足(5分)
保险科技的运用为元保的业绩推动立下了“汗马功劳”。其高度依赖数据“精准”运用模式,通过对用户进行画像,针对消费者行为分析之后,匹配推荐信息,此种情况往往短期内有利于提升公司业绩。
这种科技力量的“加持”的做法也并非没有风险。元保在招股书中表示,若无法获取和积累充足的数据,或数据存在缺失、不准确的情况。这种做法也很容易演变成另一种形式的新“套路”,或对消费者产生“误导”,进而引发各种争议。运营主体推荐给用户最适合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将面临挑战,或对消费者和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元保目前的处境是,“自我造血”能力仍显不足。而即便上市成功,也并非元保的终点。此前已经上市的互联网保险类企业,如被称为“纽交所保险科技第一股”的水滴公司,上市3年时间股价下跌超90%。截止目前,其股价为1.16美元/股,已经接近1美元退市警戒线。
中概股之家中立的观点认为,元保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些投诉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降低投资者信心,从而可能会影响其成功上市的步伐。
三、用户信息保护、前期股权转让、创始人方锐的资产版图等均需作补充说明 (6分)
3.1被中国证监会要求其例行发布的境外上市备案需补充材料(3分)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公告,元保的境内运营实体是元保数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元保数科”)。元保公司官网的简介是,元保是元保保险经纪(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元保经纪”)运营的互联网保险中介平台。元保经纪成立于2005年10月,注册资本5000万,法人是王波。元保数科成立于2019年9月,注册资本4700万,法人方锐持股79%。元保数科虽然成立时间在后,不过其通过全资子公司木易健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木易健康”)持股元保经纪100%股权。元保经纪经历过股权变更,从最初的股东变更到木易健康,进而成为元保数科间接控股公司。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元保数科、元保经纪两家公司的地址都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8号院2号楼1至14层101内10层。本次冲刺美股上市的元保是元保经纪运营的互联网保险中介平台,也自然属于元保数科旗下。
元保的法人方锐是网易旧将,曾担任国家安全中心特聘技术专家,还曾任网易集团副总裁、集团技术部负责人,并先后创立了网易支付和网易电商事业部。方锐是元保数科大股东,持股79%,另外21%股份由北京亿保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后者的股东包括孙舒立、王波、李颖等自然人,也包括方锐。方锐的资产版图很大,除了元保,还涉足财商教育、互联网医院等;而元保昔日的股权转让、收购交易等,是本次上市前监管关注的重点。2022年,元保经纪因未按规定开展互联网保险经纪业务,被陕西银保监局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罚款,时任法人的孙舒立被给予警告,并处3000元罚款。此后不久,元保经纪的法人从孙舒立变更为王波,一直至今。
曾经的股权转让、收购交易,以及创始人方锐的资产版图等让元保在公开上市备案通知书后约一周,要求补充说明1)股权架构设立合规性,元保数科第一次和第二次股权转让、元保数科收购木易健康未进行纳税申报,首信保理代理收购交易未说明相关纳税情况,说明上述交易合规性以及是否构成本次发行上市实质性障碍。2)上市前后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是否存在向第三方提供信息的情形,上市前后个人信息保护及数据安全的安排或措施。3)股权激励计划合规性等材料。说明4名外部顾问的基本情况,顾问合同是否明确顾问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方式,以及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情形。4)说明境内运营实体元保福宁、木易健康经营合规性。说明是否实际从事相关业务。
3.2关联交易依赖度过高,存在潜在的财务稳定性风险 (3分)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前三大客户收入占元保总收入的比重达69%、56%和61%。公开资料显示,元保与泰康在线、阳光财险、华泰保险、众安保险等多家公司深度合作。其中,泰康在线系元宝最大客户之首。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泰康在线并非泰康人寿保险,虽然两者均系泰康集团的控股子公司。
元保在招股书中坦言,公司与保险公司的合作通常不具有排他性。如果保险公司发现对其服务不满意,或者认为元保的服务无法提高其盈利能力,或存在终止与其合作的情况。这意味着元保的收入来源主要依赖于少数几家大客户。这种高度集中的客户结构,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一种潜在的风险。
从财务稳定性角度来看,中概股之家认为,高度依赖少数客户,意味着元保的收入极易受到这些大客户的业务变动影响。如果某一主要客户因自身经营问题而减少合作,甚至转向竞争对手,元保的收入将直接受到冲击。此外,大客户在谈判中往往占据优势地位,可能会要求更优惠的价格或条款,这无疑会进一步挤压元保的利润空间。一旦这些大客户对服务或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元保不得不投入更多资源来满足客户需求,同样会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
另外,客户集中度过高也增加了客户流失的风险。即便只是失去其中一个大客户,也会对元保的整体业务造成重大影响。由于这些大客户在元保的收入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任何变动都可能导致公司面临严重的财务压力。这种依赖性使得元保在面对客户关系维护时处于被动地位,一旦客户关系出现问题,公司将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四、AI+保险的模式烧钱迅速,急需上市融资以维持住扭亏为盈的局面 (10分)
4.1持续盈利能力堪忧,网络投诉频发,上市迫在眉睫 (5分)
作为一家成立于2020年的新兴互联网保险中介平台,元保主要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客户提供更为个性化且高效的保险解决方案。不过,从财务数据和市场现状来看,这家保险科技独角兽的上市之路并不平坦。随着监管政策的收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元保必须在维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寻找有效的途径来改善盈利能力。从元保的用户数据来看,目前营销策略目前也只能为其吸引短期客户,长期客户留存度很低。
元保目前的处境,“自我造血”能力仍显不足,赴美上市“吸金”确实有利于缓解公司面临的“粮草”问题。最终能否如愿,中概念之家将拭目以待。
4.2募投项目设计合理性分析 (5分)
2020年才开始正式运营的元保仅仅1年时间就收获了4轮融资,跻身互联网健康险第一梯队。5月元保近10亿元的C轮融资创造了中国保险科技行业的历史记录,此轮融资由源码资本领投,凯辉基金、山行资本、北极光创投、启明创投、SIG跟投,元启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在IPO前,山行资本持股为17.6%,北极光创投持股为11.4%,启明创投持股为8.7%,SIG持股为7.1%,源码资本持股为6.3%。
元保本次IPO发行由高盛、花旗、中金、老虎等知名投行联席承销。计划募集资金上限为5000万美元。据招股书显示,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将是此次元保IPO募资的主要投资方向,元保IPO募资的主要投资方向是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它基于IPO募资,强化了公司的消费者全周期服务引擎,公司核心技术模型和数据洞察力得到持续提升。并拓展消费者触达范围和理赔等售后服务能力。
招股书显示,元保还建立了一个高效的消费者全周期的引擎服务,专门为每一位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产品的定制和推荐、购买、保单管理、理赔和售后服务等服务。此外,据招股书信息推算,员工激励期权股数约占比12.4%。
但正如中概股之家前述分析和预测,市场和资本对互联网保险行业的降温,对元保将是个不小的挑战。
五、公司未来业绩成长性预测(10分)
如前文分析,元保于2023年扭亏为盈,未来两年想要维持盈利的局面是有机会的,但是,营收想有大幅增长是不太现实的。据此,假设未来两年,在元保的业务模式没有突破性成长的前提下,同时在维持稳定业务模式和没有新的重大不利监管政策出台的前提下,中概股之家以2024年第3季度财务数据为依据,在毛利率基本维持在39%的前提下,预测元保两年后的营业收入将是逐年略为增长的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同为保险科技公司的慧择和水滴的业绩表现,已是惨不忍睹。
据此,中概股之家预测元保2024、2025、2026营业收入分别将达到31.93亿元、35.12亿元、38.6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将分别达到7.47亿元、8.43亿元、9.74亿元(详见下表)。未来业绩虽然成长性有限但具备一定的稳定性。
六、合理发行定价应在4.3美元至6.53美元之间
近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消息,元保已成功获得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根据披露,元保数科计划发行不超过6450万股普通股,并即将在纳斯达克或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相比于几年前保费规模飞速增长、资本市场异常火爆的繁荣景象,自2022年遭遇严格监管与查处后,商业健康险行业仿佛被按下减速键,不仅保费规模增速放缓,股价也大幅下跌。比如市值曾经一度高达50亿美元的水滴公司,如今已跌至4亿多美元,缩水约9成,详见下表。
中概股之家基于元保的经营现状、业绩成长性预期,综合考虑慧择及水滴的首发价、并参考慧择及水滴的当前股价,认为元保保险首发市销率在1-1.5倍之间是比较合理的。以发行人2023年度营业收入20.45亿人民币合2.807亿美元测算的话,发行人对应合理首发市值在2.8至4.21亿美元之间。按发行0.645亿股计算,每股发行定价在4.34-6.53美元之间将是相对合理的。
七,发行人可投性总得分
中概股之家根据独创的新股可投性评价模型,依据本文综合分析,給予元保保险IPO可投性打67分。详见下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