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初夏时节,北京郊外蝉声鸣鸣,流水潺潺。一个周日夜晚,李敏、李讷接到了一份邀请函。上面是世纪老人王光美亲手所写:李敏、李讷,两位侄女,今日良辰美景,我欲请两位客人莅临北京京都信苑大厦,参加一场家庭宴会。
刚拿到请柬的李敏、李讷都很纳闷,心想,自父亲逝世后,刘家和毛家素无瓜葛,为何这时要请自己前去赴会。这时,李敏说道:“怕什么,不过是去吃一顿饭,有什么大不了的。”李讷也不好拒绝老人的邀请,答应一定准时抵达。
另一边,晚年的王光美很少应酬,几乎从没去过饭店。这次,她破例想请毛主席的女儿李敏、李讷两家吃饭,是有原因的。王光美对儿子刘源说:“前些日子,她们姐妹两人都来看望过我。我年岁大了,跑不动了,又老是惦记孩子们,就聚会一次吧。”
此外,王光美还交代儿子刘源:“源儿,这是两家的私人聚会,不要麻烦秘书和别人,更不要搞得兴师动众,可以早点准备。”
刘源说道:“放心吧,妈。我会安排好的。”聚会定在晚上7点,李敏、李讷提前到了,到门口还专门看了看时间,发现才6点半还不到。聚会联络人刘源身着军装,早就等候在信苑大厦门口,见了李敏、李讷,笑脸相迎,喊道:“大姐、二姐,欢迎你们的到来。”
在年纪上,刘源比李讷小了将近一轮,从来就把毛家姐妹当自己的大姐。随即,就领着两位姐姐来到了26层的大厅。一进大厅,两人就见到了白发苍苍的王光美。身边还有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她不是别人,正是刘家的老保姆。保姆姓赵,特殊时期时,多亏这位女性,带走了刘家最小的女儿小小,她帮助了刘家人很多,也算是家庭的一员。
不多时,两家人都已到齐。落座后,李敏、李讷首先问了王光美的身体状况,少不了嘘寒问暖。王光美微笑着,回答道:“你们俩身子都弱,年龄也不小了,也要注意,我都是一把老骨头了,半截入了黄土,没事的。”
2个小时后,宴会完毕,李敏、李讷将要离开,王光美还嘱咐道:“今日一别,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哪天我要是走了,不在人世,你们可不能断了联系。”王光美口中的你们,指的是李敏、李讷、刘源。
三人也不愿意看到王光美伤心的样子,纷纷点头,说道:“不会的,今日如此,来年更是如此。”其实,自改革开放后,李敏的身体就一直不太好,刘源曾多次进行过慰问,还联络北京最好的医生为其检查。
八十年代初,刘源在河南任职,不论是官大官小,也多次看望过李讷。有一次,刘源上门时,走得比较匆忙,没带上什么礼物,就专门到农贸市场,带去了土特产和工艺品。李讷也是礼尚往来,将一件精美的玉莲蓬赠给了刘源。刘源还说:“李讷姐,这个太贵重了,我不能要。”不过拗不过李讷,还是收下了回礼。
宴会的前些年,李讷还抽出时间,来到三峡参观。那时,刘源离开了地方,转而来到武警水电部队,便托人给刘源带去了口信。第二天,刘源就乘车,来到西陵长江大桥。见了面,李讷还说:“以前住在中南海,我就非常喜欢你,你可好玩了,现在都是武警少将了。”
刘源则回答道:“弟弟我还是那样调皮捣蛋,姐姐你没变,还是很漂亮。”虽是奉承话,但两人都乐于接受。至此,两家人都放弃了过往的恩怨,眼光瞄准了未来,关系也融洽了不少。
有人说,比海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世上没有永远的疙瘩,老一辈的分歧也不该传递到下一辈人的身上,毛、刘两家的和好就做好了一个榜样。
参考资料:《毛刘后人聚会》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