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期间,这4位司令无一人敢动,毛主席:动一人,全军大乱

文摘   2024-12-18 08:30   江西  

“文革”期间,不少开国将帅受到冲击,身心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折磨。但即使是在如此特殊的历史时期,仍然有四位司令稳如泰山,岿然不动。他们分别是谁呢?

一、许世友

许世友将军一直深受毛主席信任。从1955年至1973年,他一直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职务,并于1973年任广州军区司令员。

许世友在南京军区整整待了19个年头。

在“文革”爆发前,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保卫国防和加强部队建设上,和战士同吃、同住、同操练,培养出了“南京路上好八连”。

“文革”开始后,许世友也曾受到牵连。他为了避难,一度躲进了大别山。

因为家国动荡,许世友心急如焚。他对人念叨说“我活着是毛主席的人,死了是毛主席的鬼!”

不过好在,毛主席始终是信任并且支持他的。1967年8月,许世友和毛主席在上海见了一面;当年的国庆节,他又受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并公开见报。正是由于主席的态度,让许世友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安然度过了动荡时期。

1979年,已经74岁高龄的许世友与指挥了上个世纪中国对外的最后一战———对越自卫反击战。这一战为中国西南边陲的安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85年,许世友将军逝世。

二、杨得志

杨得志将军戎马一生,战功赫赫,为新中国成立立下过汗马功劳。

建国后不久,东北边境硝烟又起。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决策。作为兵团司令员的杨得志率部参战,和杨成武、杨勇被周总理称之为“三杨(羊)开泰”。

“三杨”先后率部入朝,在朝鲜战场上打出了国威、军威。

1954年,杨得志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前往南京军事学院学习。之后,他历任济南军区司令员、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等职。

“文革”期间,杨得志没有受到大规模冲击。

在1973年底的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中,他调到了武汉,担任武汉军区司令员。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杨得志参与指挥战斗,维护了西南边境的安全。

1994年,杨得志将军去世,走完了传奇的一生。值得一提的是,他是我军担任大军区司令员时间最长的高级将领之一,从1955年至1980年,前后长达25年。

三、韩先楚

韩先楚将军是放牛娃出身,身经百战。他在东北战场上率领的三纵,行动如疾风迅雷,有“旋风部队”之称。

全军首次评定军衔时,军委总部按照韩先楚的资历,拟评为中将军衔。毛主席后来说:“韩有功,中晋上。”因此,韩先楚被评定为上将,这也足见主席对他的认可。

除了毛主席外,许世友也对他青睐有加。

曾经有人问许世友:“在众多将领中,你最钦佩的是谁?”

许世友毫不犹豫回答说:“韩先楚,他有勇有谋。”

1957年,韩先楚就任福州军区司令员。他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16年,后来又在兰州军区司令员任上呆了6年,前后一共做了22年的军区司令员,被许多人称赞为“打不倒的韩先楚”。

韩先楚将军戎马倥偬一生,1986年的时候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任上谢世。

四、陈锡联

陈锡联是湖北红安人,参加红军时年仅14岁,建国后曾任沈阳军区司令员、东北局书记、北京军区司令员等职务。

他历经百战,是我军著名的战将之一,而且以敢打善打硬仗、恶仗著称。

陈锡联得到过不少高级领导人的称赞,毛主席习惯称他“司令”,邓小平说他“心胸开阔,度量大”,李先念称赞他“打仗数第一”。

1976年2月,因为叶剑英的身体原因,中央决定由陈锡联接替叶帅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从那时至1977年2月,他主持军委工作,完成了中央交给他的任务。

晚年的陈锡联有一次去邓小平同志家谈话。他为自己在“文革”中没能为小平同志站出来说句公道话道歉。

小平同志说:“那时谁也没办法,你也无能为力。”

1998年,陈锡联、张爱萍、萧克等老同志被邀赴香港看回归景象。他兴奋地说:“小平没实现到香港土地上看看的愿望,咱们倒来了。”

1999年6月10日,陈锡联在北京病逝。

墨说古今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