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推进解放军现代化建设,满足实际作战指挥的需要,党中央开始酝酿实行军衔制度。可朝鲜战争的爆发推迟了这一制度,直到1955年战争结束,才将军衔制度又提上了议事日程。
由于建国初期,解放军的建设受苏联很深,各方面都以“老大哥”为榜样,军衔制度也不例外。1955年9月27日下午五时许,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授衔典礼,这就是共和国的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
和十大元帅一同授衔的,还有十名大将、55名上将、175名中将和800余名少将。这些将军都对革命有过巨大的贡献,军衔制度既分出了他们每一个人的功劳,也激励着后来者向他们学习。
不仅是军衔制度,就连军队机构、编制也都是效仿苏联。比如说,1954年,军委的重新成立,强化了党对军队的统一指挥。根据苏军的建军经验,将军委四个总部调整为八个总部,方便进行战场建设和组织防御作战。随后,又将6大军区调整为13个大军区。
然而,八个总部出现了职能交叉、机构重叠等问题。于是1957年,又进行了一次机构改革,将八个总部缩减为三个,分别为总参、总政、总后。调整后,机构运行才基本顺畅。
不过第一次军衔制度只存在了十年之久就遭到了废除。1965年,受“官兵平等”思想的影响,军衔制度就短暂退出了历史舞台。可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解放军的组织指挥、军官升迁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
这个问题一直等到改革开放,才率先由徐向前元帅最先提出,建议重新恢复军衔制度。1978年11月至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一些军队高级将领就军队建设进行了讨论。此后不久,军委又召开了座谈会。会上,有人提议,不如等到越南战争结束,再恢复军衔制度,这也算是对军官的一次考验,谁有能力,谁军衔高。
转眼间已经是1982年,中央军委成立了军衔制领导小组,负责实行军衔制的准备工作和评定工作。又过了2年,各项工作全部完成,《军官军衔条例》,《文职干部条例》,《预备役军官条例》草案才顺利推出,上报军委同意后,正式实行。
第二次实行军衔制,军队人数大大减少,从600万减少到了319.9万。本来一开始是不准备设置大校军衔的,从国际惯例上考虑,解放军正师、副师(旅)级军官职务,应当像多数外国军队一样,和准将对应。但从解放军实际上享受副师级待遇的人数来看,数量大大超过了外军的比例。
这样就会出现“将军过多”,曾参与军衔领导小组的刘岩回忆说:“这个矛盾困扰了很久,最后还是放弃了准将,改为了大校。”改革开放后的军衔制度一大特点就是职务和等级挂钩,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比如说正师则为少将至上校,副师(旅)为大校至中校。所以副师级一般都是大校,再不就是中校军衔(这种情况很少)。
至于待遇上,副师级为九级,服役期间,月工资一般可达万元以上,还有专车、警卫员、厨师负责照顾日常生活。退休后,如果立过功,可以免费医疗,养老金一个月也多达一万八以上。
副师级要想升上正师级,难度不小。每年升迁人数有限,审核也极其严格。名单一般都要上报军委,军委再派政治部的工作人员负责审核,最后再由军委讨论,全部通过才能完成。
总的来说,军衔是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是国家对军人特殊贡献的精神报偿。军衔制的实行,标志着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参考资料:《从恢复军衔制到实行军衔制》国防和军队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