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的罗瑞卿事件,是“文革”前夕的重要事件。该事件从本质上而言,是一场人事变动,发生之前,极其保密。据说,除了毛主席,林彪夫妻之外,谁都没有提前得知这一变动,甚至是贺龙元帅、少奇同志、小平同志、周总理都不知道。
在此之前,罗瑞卿深得毛主席的信任,被誉为“最忠诚的大警卫(褒义称呼)”。那么为什么毛主席会选择“拿掉”罗瑞卿,将罗瑞卿从公安系统中剔除出去呢?
最主流的说法有两种,一是官方看法:主要是“副帅”林彪猜忌罗瑞卿“要夺取军权”,向毛主席进谗言。主席误信谗言,错误处理了罗瑞卿。
第二种则是:起因是林彪和罗瑞卿不和,毛主席为了军方势力的支持,丢卒保车,才会撤职罗瑞卿。这种解释和第一种,最大的不同是责任的划分问题,但动机是相似的。
然而,林豆豆的口述材料出来后,学界又有了一种新的解释。这种解释和前两种都不同,甚至是南辕北辙。林豆豆自称,罗瑞卿不是和林彪交恶,而是和大多数军委领导人都有矛盾。林彪还要求罗瑞卿要“在程序上和方法上,对许多老帅和军委领导同志多交流交流。”
材料还显示,林、罗关系不像外界传言的那般紧张。比如,林彪曾严格规定叶群不准在他和其他人面前说罗瑞卿的坏话,多次严厉告诫叶群,要尊重罗瑞卿。同样,罗瑞卿也很关心林彪的病情,还曾上门慰问、看望。
林豆豆还透露,毛主席在杭州谈话时,具体询问了军委扩大会议总结发言和军队五级干部定级名单的事情。毛主席曾说:“罗瑞卿不是军委主席嘛,也不是副手,党内也不是政治局委员,怎么能插手军队事务,作总结发言呢?”
很明显,毛主席言外之意是说,罗瑞卿主管公安,不应该有越权之举。一般而言,有大的人事变动,必然会有一些信号放出。12月2日,上海召开了中央紧急工作会议,批判了“折中主义。”
参会的人员都纷纷不解,不明白“折中主义”指的是谁。后来人们才后知后觉,原来搞“折中主义”的正是罗瑞卿。会议过后,一些反映罗瑞卿情况的材料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这些文件,先是交给了叶群的手中,其中包含刘亚楼病重的信件、张秀川所写的罗瑞卿对主席思想错误的分析材料等等。
当然,这些都是叶群授意的。依据李作鹏的回忆:“1965年初秋,叶群给我打电话,说首长给你事前通气,说罗长子有野心,想当国防部长,要林彪让贤休息。还说老帅们对罗的意见也很大,总是越过他们发号施令。”
随后,中央紧急会议进一步扩大,与会者多达63人。军方高层、常委应有尽有。会议分成三个组,每组20人,第一组召集人是邓小平、陈毅,第二组则是谢富治、李井泉、第三组是周总理、贺龙。
扩大会议非常突然,事前没有通知,开法也非常特别。与会者先阅读文件,除了开幕和结束开过全体会,主要是分组会,对罗瑞卿进行了点对点的批判。一个“罪名”就是反对“突出政治”,野心膨胀。
叶群还在会议上发言,称“罗掌握了军队一部分权力,又掌握了公安大权,一旦出事,损失太大……这是个无底洞,没有尽头。”
罗瑞卿“倒下”后,并不屈服,反而从楼上一跃而下,再也不能起身行走了。昔日的“罗长子”矮小了许多,也就是从那时起,罗瑞卿经历了人生中最惨痛的时光。改革开放后,罗瑞卿恢复了名誉,远渡欧洲进行治疗,可惜手术失败,离开了人世。
《谈邱会作回忆录中关于罗瑞卿的一些说法》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