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画·话系列(三)
——吃大汤圆还是小汤圆
正月十五,元宵节,过了也就宣告年真正的过去了。都说正月十五,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要说元宵和汤圆,当然是有区别的。
反正我家在冬至、正月初一早上都是吃汤圆的。不是买的超市的汤圆,而是自己手作。看我妈做,基本就是买好的糯米粳米泡一夜,(有个讲究就是我妈说不能完全只用糯米,里面还要加少许比例的粳米,纯糯米做出来的汤圆过于粘糯,会少了筋道的口感)第二天拿到菜市场专门打糯米米浆的地方,用机器打成粉浆装在布袋里,然后悬空吊在阳台上几天,沥干水分。吃不完的可以用保鲜袋分袋装好放在冷冻室里。要吃前一晚拿出来解冻即可。
说完汤圆外皮,最重要的馅儿来了。我们这儿的叫法是汤圆心子:冬瓜糖、炒香黑芝麻、炒香的花生米舂碎,加上少许猪油,馅儿就做好了。
根据包馅儿与否,我们又分为大汤圆和小汤圆,大汤圆不仅包馅儿,而且个头很顶。差不多是超市卖的包馅儿汤圆6、7个的体量;小汤圆则是直接把揉好的面团戳成长条,用手直接扯一个小剂子丢到锅里即可。不求圆和标准的大小(反正我是觉着大小不一,且不圆的小汤圆入口更有口感)。
过节当天,锅里先坐上一锅水,再把提前一晚解冻好的干汤圆放入盆里,用手压成小碎块,然后一点点加水揉成软硬适中的糯米面团。包馅儿的大汤圆先包好,等水烧开,放进去,等一个个汤圆浮起来,放入醪糟和红糖块。再开始把剩下的糯米面团戳成长条,随意扯一个个糯米面剂子下锅,就成了小汤圆。最后,随着煮沸的锅,磕入几只鸡蛋,红糖醪糟荷包蛋也有了。喜欢吃甜的,汤里再加一点白糖进去。数量的话,双数吉利。
小时候我还没讲究,最喜欢吃大汤圆,因为有馅儿,还甜。小汤圆的觉得没味道。对了,我还尤其喜欢吃冷掉大半天的汤圆,尤其是小汤圆,正好处于外皮还是软,但是里面已经开始有点硬硬的嚼劲儿感。或者汤圆做成小饼,薄油煎宽油炸,加入红糖浇汁,就是一道甜蜜小吃。
后面长大了,尤其是开始跑步后,对于饮食就格外讲究了。基本吃不了加工糖的东西,再加上糯米的高热量,所以我基本象征性的就吃两颗小汤圆,一只荷包蛋。
听我爸说,我妈原来还做过肉汤圆……他说是还蛮好吃的,不过对于我这个肉类不爱好者来说,尤其还是汤圆,肉汤圆劝退了。
Ps:重庆的冰汤圆巴适得板哦!
关于/
题外话
最近打算写两个系列,一个是老本行,跑步训练“上海滩跑步记”(当然今年恢复比赛,赛记也安排上日程了)➡上海滩跑步记(一)——当间歇遇上狂野妖风......
一个是写写自己画的做过的吃过的看过的食物,“食画-话系列”➡食画·话系列(二) ——好吃的豆腐
遵循原则嘛,随心,可能写着写着哪天懒了,又不写了😂
点击关注
|西嘉的怡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