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围炉读书会”第三季第二期成功举行

文摘   2024-12-10 22:38   河北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围炉读书会”

第三季第二期成功举行







12月5日晚,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围炉读书会”第三季第二期在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成功举行。本次读书会由景立鹏老师主持,翟崇光、原帅和冯跃华老师评议,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40余人参加,围绕王德威主编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展开深入研讨。





主题报告环节,各位同学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学术分享。李景晶从“现代性”谈起,探究王德威在《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所呈现的中国文学“现代性”之一端,及其意义和价值。李宜靖指出,王德威用审美范式代替文化范式来书写文学史,从各个角度都给人以富厚的美感体验。刘明海以侦探小说为切入点,认为侦探小说的本土化对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具有重要价值。刘明宇围绕“史韵诗心”这一理念,指出《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试图在历史的叙述中融入诗性的感悟与表达,让读者感受到文学史不仅仅是冰冷的事实,更是充满生机与情感的文化脉络。孙畅婉认为该书采用多元编撰主体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文学史书写的惯例,体现出鲜明的革新意图。王雨涵则认为,《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突破了传统文学范畴,呈现出“文”与“史”的对话特征,为现有文学史书写带来挑战和启示。袁梦以《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前五四”书写为例,探讨了其“众声喧哗”的文学史书写特征。





评议环节,翟崇光老师首先从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学背景切入,梳理了该书的理论特色和文化背景,接着对几位同学的主旨发言进行点评,强调了反思性的重要作用,并对同学们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修改意见。



讨论环节,原帅老师从文学史料的角度肯定了该书的丰富性、探索性,但也指出其在专业性和学术性上的不足。冯跃华老师从“中国”“现代”“文学”“历史”这几个关键词入手肯定了本书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同时也提出了文学史书写、现代性,文学范畴等问题的边界问题。景立鹏总结认为,该书的意义不在于确立一种独断的文学史书写范式,而是敞开了我们对中国现代文学史诸多问题的成见、惯例,激活了文学史书写的想象力。




本次读书会的优秀发言人为李景晶和王雨涵两位同学。




编辑:刘涵羽

责编:袁晓静 热伊莱·艾买提江

审核:刘万川

终审:张   艳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