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青理论学习||2023级团支部“学习教育家精神”感悟分享(五)

文摘   2024-12-01 22:03   河北  


学习教育家精神

争做优秀师范生

2023级汉语言文学1班

宣传委员郑涵誉



2014年9月9日,在第三十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并以“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为主题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中提到:“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求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2023年9月9日,一场全国优秀教师的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与会的教师们发出了信函,高度赞扬了老师们为国家的进步和民族的振兴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并精准解析了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教育家精神”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观中智慧与精神的璀璨结晶,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将教育作为一项基本事业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鼓励大家发扬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向杰出的教育工作者学习,为国家的强大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引起了人们对于乐教爱生的无限思考。有人说,乐教指的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汲取知识,培养能力;还有人说,乐教是教师以教书育人为乐的职业精神,体现了对教育事业深沉的爱和无私的奉献。对于爱生,有人说它是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深切的期望,用爱心和耐心去引导他们走向成长之路;还有人说,爱生是教师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指导,更是心灵上的陪伴和支持。为了更深入的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于9月30日,共同观看了《教育家精神》纪录片第五期,对于这个精神,他们是这样理解的:

吕文迪:“16年间,她先后荣获七一勋章、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等40多项荣誉,她把这些荣誉带来的奖金和大部分工资,全部捐献给山区的教育事业,累计超过100万元。张桂梅献身山区教育,为无数大山里的女孩点亮希望,任凭风吹雨打依然初心不改!”

刘耀国:“教育家精神第五集深入探讨了教育的真谛和教师的责任,让我深受启发。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品德的塑造者。这一集强调了教师的高尚师德和无私奉献精神,让我更加明白,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

郑涵誉:“在面临人生的重要时刻,陈立群校长没有选择安逸的高薪工作,而是毅然决然地走向了条件更为艰苦的贵州山区,去帮助那些因贫困而无法接受良好教育的孩子们。这让我想起了陶行知先生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陈立群校长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话,点燃了山区孩子心中的希望之火。”

尹秀晶:“李保国教授的事迹让我深受触动。他扎根太行,35年如一日,将教育与兴农事业紧密结合,展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他的故事启示我,无论身处何地,都应坚守初心,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改变周围的人和环境。李保国教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了榜样。”

姜涵:“从张桂梅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我们要热爱教育事业,坚守教育初心;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我们要勇于创新,敢于尝试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我们要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这将激励我们不断追求卓越,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凯月:“朱敏才夫妇的事迹令人动容,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家精神。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用爱心和责任托起了孩子们的梦想和希望。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他们从未退缩,始终坚守在教育的第一线,为山区的孩子们点亮了一盏明灯。”

孟维伟:“观看本集,我被张桂梅校长的事迹和精神深深触动。在日常的专业课学习中,我们会学习到“纯诗”的概念,由此我想到张桂梅校长或可称为“纯师”,她创办的女子高中,在免费的同时也成功地让2000多名学生进入更高的学府享受高等教育,她不图钱财,不图名利,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可谓是真正的老师。”

范雨乔:“钟阳担当起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任,为国家和全人类的未来而努力。教育家同样要有担当,担当起培养下一代的责任,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

吕雪妍:“张桂梅校长让我感受到了无尽的力量和勇气。她用行动告诉我们,教育可以改变命运,哪怕困难重重,也不能放弃。她的坚持和执着激励着我,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要勇敢前行,为了心中的目标不懈努力,像她一样,用自己的光和热,去温暖和照亮他人的人生之路。”

王青艳:“教育家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点燃了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引导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在第五集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教育家们对学生的关爱和关注,他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我深受感动。”

吴孜涵:“她的甘于奉献更是令人动容。她将自己的健康、时间、精力全部奉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她日夜操劳,只为给女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让她们走出大山。她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女孩前行的道路。从张桂梅身上,我深刻领悟到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她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激励着更多人在教育之路上践行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

再克耶:“观看纪录片后,我深受触动。陈立群老师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和教育家的精神。他不畏艰苦,无私奉献,把教育当作一生的事业。他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他的坚持和付出,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力量。我们应该向陈立群老师学习,用爱心和责任去关注每一个学生,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仲天丽:“即便每天要吃大把大把的药片,贴各种膏药,她仍然坚持为孩子们着想,并始终坚持家访,16年间她走过了11万里的家访山路,足迹遍布每一个贫困山区女孩的家中,千辛万苦道不尽她的艰难,但张桂梅也从未放弃。她的精神必将万古长青,永垂不朽,在历史长河中照耀着无数迷茫的孩子。”

秦喜善:“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教育家的精神。那是一种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一种为了孩子的未来,甘愿付出一切的精神。这种精神让我深受感动。我理解了,教师是崇高的职业,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

冯曼桐:“通过张桂梅的事迹,我们更加坚信,只要心中有爱,就有无限可能。她的坚持和努力,为山区的女孩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的门,也为我们所有人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在今后的日子里,无论是在教育领域还是其他行业,我们都应该以张桂梅老师为榜样,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正能量,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邓旭倩:“陈老师的坚持与付出,让我看到了教育事业的伟大与崇高。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亮心灵、塑造灵魂的过程。他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用心去理解每一个孩子,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这种教育理念让我深感敬佩,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教育事业的决心。”

何宝妍:“李保国身上的教育家精神,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是对学生的关心和关爱,更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践行。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高雅晴:“这样的‘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教育精神激励着广大教育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没有这样无私的爱、对教育的爱、对传播知识的爱,就没有这样的一生的坚守,因为被需要,才有这样一位位默默奉献的教育家。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更有无数这样的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谢晴晴:“李保国教授35年间扎根太行,情系太行,把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教育家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国家的教育和兴农事业。他的事迹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师风,要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

张雅鑫:“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启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只有真正关心学生,才能激发他们的潜力,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同时,张老师也展示了即使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够创造出奇迹。”


纪录片落幕,每一位学生的心灵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洗礼。从支月英老师三十六载如一日地坚守深山,以教育之光点亮乡村的黯淡角落,到张桂梅老师以非凡毅力创办全国首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为近两千名贫寒女生铺设通往大学的璀璨之路;从李保国老师深深扎根太行山区,凭借科技的力量扭转贫困山区的命运轨迹,到陈立群老师毅然舍弃高薪厚职,义无反顾地踏上贵州贫困山区的支教征途;再到钟扬老师矢志不渝地投身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将科学的种子播撒于青藏高原的广袤大地,以及退休外交官朱敏才与其妻子孙丽娜,舍弃安逸晚年,携手步入贵州偏远山区的支教殿堂——这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无不生动诠释了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从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成为一名杰出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需怀揣一颗热爱学生、甘愿奉献的仁爱之心。唯有心中充盈着对学生无私的爱,方能真正跨越心灵的鸿沟,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引领他们茁壮成长。

“民之进步,必尊师而崇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梦想与希望交织。作为师范生,我们庄严宣誓,将以“志存高远、矢志奉献”的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坚守教育前线,以“乐教爱生、甘于奉献”为信念,用满腔赤诚与无私奉献呵护每个孩子的心灵。未来,我们将勤修仁爱之心,严爱相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优秀人才不断涌现。我们誓做学生“报国梦”与“中国梦”的筑梦人,为国家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贡献力量,让教育家精神照亮四方,共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画卷。


      编辑:王   梦

      责编:袁晓静  俞恺玲

      审核:李敬知

      终审:张   艳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