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第二届硕博论坛中国现当代文学分论坛顺利举行

文摘   2024-12-23 23:24   河北  


12月2日-12月11日,文学院第二届硕博论坛中国现当代文学分论坛先后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和文艺学教研室举行。本次论坛分三场展开,周雪花、李静、王勇、景立鹏4位教师以及40余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共同参加。


第一场

12月2日,第一场分论坛在文艺学教研室召开,主题是“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化”,共有5名博士和7名硕士研究生分别汇报了提交的论文,李景晶同学主持,景立鹏老师进行学术评议。

同学发言

史新玉用史料研究方法分析晋察冀边区的儿童文艺普及教育,认为边区的儿童文艺普及教育为新中国的儿童教育事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陈莹雪以作为叙事原型的“人生经验”为切入点,从历史的角度对《红旗谱》进行了重新审视;针对九十年代以来批评界对“青春无悔”式文学书写的批判与谴责,陈瑾分析了部分知青作家作品中呈现出的“青春有悔”的心态,认为他们的书写在主题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李向东以杨庆祥、臧棣、张执浩三位诗人的作品为例,分析了新世纪以来,诗歌写作中主体的“坍缩”性特征;贺珊珊以陈超先生提出的“个人化历史想象力”为切入点,阐明了陈超诗学思想对当代诗歌史和批评史的启发意义与借鉴价值。

韩颖立足文本,从多个方面分析了赵树理小说的民间化写作立场;李景晶深入文本内部,研究晋察冀诗歌中所蕴含的乌托邦精神、浪漫情采与独特气质;郑雅云对《故事新编》中所蕴含的历史意识的现代性解读与重构进行了分析;李一琳分析了新文化运动中的“书写形式”革命,考察了“左行横迤”与新式标点符号等形式要素对中国新文学特质的形成所起的积极作用;李泽天以政治目的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张力为切入点,分析了《魍魉世界》和《风雪人间》在真实感上的差异;张钰以《雷雨》和《原野》中的人物为例,分析了曹禺剧作中“归来者”形象的独特作用;孙畅婉从男性凝视视角出发,对《梦珂》中女性沉沦的制度化困境进行了分析。



第二场

12月9日,第二场分论坛在中国现当代教研室召开,主题是“当代小说批评”,共有1名博士和12名硕士研究生分别汇报了提交的论文,张英皎同学主持,李静老师进行学术评议。

同学发言

庞帅帅通过爬梳史料,对苏童小说创作的资源进行了研究;刘畅选取林白小说中的代表性习俗和意象,分析了林白小说创作与百越巫风书写之间的密切关系;郭雅娴借二元对立的话语叙事策略分析了艾伟的近作《过往》;张英皎从叙事学角度出发,分析了汪曾祺80—90年代小说中苦难书写的叙事元素;何思恬从暴力叙事的角度分析了张炜《古船》对人性的思考与历史的反思;龚紫岩结合空间叙事学理论,分析了《玫瑰门》叙事中的空间意象;赵玉祺从寻根意识出发,对《棋王》所体现的寻根精神进行探讨;徐畅以“性”为切入点,研究《黄金时代》中性书写的独特性;郑文静从张贤亮的短篇小说入手,对其叙事内容和叙事方式进行研究;张桂鑫借助福柯的话语理论,揭示班宇小说中的话语与其创作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宋怡冰对1980年代小说中的爱情叙事进行分析,探讨了理想型、救赎型两种典型模式;石玙歆深入探讨韩少功作品中的巫觋文化意识,揭示了韩少功作品的深远价值;李绍华分析了铁凝“玫瑰门时代”中所体现的女性集体无意识,探讨社会中两性关系的建构过程。



第三场

12月11日,第三场分论坛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召开,主题是“通俗文化与戏剧影视文学”,共有12名硕士研究生分别汇报了提交的论文,刘若楠同学主持,周雪花老师进行学术评议。

同学发言

逄晶晶从电影叙事方式、视听语言的角度深入分析了电影《小妇人》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杨越寒从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出发,展现了电影《大佛普拉斯》中弱者在消费角落里的幸存事实,并分析了消费圈套下影片内外的凝视套层;蔡湘莹从生态女性主义出发,对电影《脐带》中的两性关系进行了分析;王雨涵集中分析了电影《小城之春》中由影像空间和叙事艺术所构建的诗意映像;柴一卜对电影《疯狂的石头》的视听语言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影像符号进行解读;刘亦芳从时代背景、中国想象和女性形象三个角度展开了对电影《海上花》的分析;杨贺雄通过对比迟子建的小说《踏着月光的行板》和据此改编的电影《穿过月亮的旅行》,对小说影视化改编的利弊得失进行了分析;王丹阳对殷慧芬新都市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裴芮磊从“慰安妇”主题角度对中国现代小说进行了分析;刘明海以陈景韩小说为例,分析了清末民初报人小说家作品的互文性;张旭彦分析了周瘦鹃的影戏小说《庞贝城之末日》和电影《庞贝城的末日》之间的差异;刘若楠分析了徐卓呆小说和戏剧创作的现代性。


本次论坛采取互评的方式,评议人对每篇论文作了细致的评议,并指出了论文存在的问题。老师们也对每个同学的论文提出了修改意见,提醒大家注重论文摘要、论文书写的完整性,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要具有国际视野,重视海外汉学研究,以此重新激活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不断生发出新的想法。除此之外,老师还提醒同学们要学会把握中心论点,更加集中地阐释自己的论点,可以尝试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分析,不要仅仅局限于文本。



经过热烈、坦诚的交流,同学们不仅认识到自己论文存在的诸多不足,明确了论文修改的方向,而且在学术研究的方法与态度上获益良多,表示将进一步认真修改打磨自己的论文,争取在学术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编辑:郑鑫萌

  责编:袁晓静    刘    雨     

  审核:刘万川

  终审:张    艳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