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入门,就这两个字
文化
2024-11-18 17:38
陕西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可以言说的道,便不是恒常的道;可以定义命名的名,也不是恒常的名。天地开始的时候,把它叫做“无”;万物的母亲,把它叫做“有”。所以常处于无,从无的角度来观察它的妙处;常处于有,从有的角度来观察它的边界。有和无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两个方面,来源相同但名称不同,幽暗深远,叫做“玄”。玄而又玄,是一切奥妙的根本门径。想要理解道家所说的“道”,突破口就是“有”与“无”。而其中,最玄妙的是这个“无”字,它是“众妙之门”。《道德经》里谈“有”的部分很少。因为,“有”的部分,大家都能看得到。形状、大小、颜色,都是有形的。我们每个人,是每个人,几乎都只能看到有形的东西。这一点,也导致我们在认识上有缺陷。可能很多人到目前为止,都被自己亲眼所见的东西遮蔽了自己的双眼,甚至自己的内心。大家能看到“有”,却被“有”蒙蔽,这就突出了“无”的重要性。大家忽略掉很重要的无形的东西,老子重点在强调这个,那就是“无”。风,谁能看见?没人看得见风?风不存在吗?它当然存在,而且风的作用很大。再比如,学风、家风、民风等等,我们看不到,但是,作用大家都知道。还有家风,也无比重要。好家风,是几代人共同努力打拼和积德积善而来的,好家风当然也会惠及几代人。你看,我们也常说“风气”,什么是“风气”,谁看见“风气”长什么样子了?没有。但是,“坏风气”一旦形成,亡党亡国都不是没有可能。老子重点想告诉大家这个道理。那么,有哪些“无”需要我们重视呢?品德、道德、意志、精神、家风、党风、作风等等,意识形态的无形的东西,有时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理想信念,靠的是顽强不屈的意志力。这些无形的东西,是最可宝贵的精神资产,所以,我们要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因为它能带来希望与胜利,它是我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地混沌的时候,我们叫它“无”。天地分开,群星列阵,我们叫它“有”,“有”是万物的母亲。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中提到母亲来介绍什么是道,道是规律,道就包含“有和无”两个方面,所以,高鹏杰教授说,我们的孩子应该读这样的书,孩子一读到高尚的东西,就出现母亲,这样,我们的孩子就对母亲有敬畏之心。下面再说,我们如何用“有无”去认识世界。老子也告诉我们了。“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就是从无的角度观察它的妙处,从有的角度观察它的边界。无的妙处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就是边界。比如,桌子,有大有小,作用也有多有少。笔,有长有短,有硬笔有软笔,作用不一样,有限制。毛笔只能写毛笔字,写不出钢笔的感觉,这个就是它的边界。其实,万事万物,都有边界。当然,人,你也得有边界意识,尤其人与人相处。这不就是给我们的启发吗?这个规矩,我们都得遵守。最后,老子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就是告诉我们要有通过有看到无的思维方式,你比如说,看一个人,有形的部分大家都能看到,高矮胖瘦,帅气还是不帅气,但是,你看不到他的精神世界。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无法了解他,也不意味着我们能彻底了解他。所以,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了解另外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懂了那就叫“众妙之门”了,那就非常了不得了。所以,不要说“希望你懂我”这种话,谁能懂你?只有你自己最懂你自己。首先,我们要看到有和无两个方面,这样的人已经非常通透了。其次,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继续修炼,提高认识,我们还能在无的基础上,看到无的巨大的作用,看到精神的力量,这就叫做众妙之门了。所以,我们要了解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的高阶智慧,先从“有无”入手。当然,乾坤也是了解《道德经》的入门砖。乾坤如何形成,中国人认为是阴阳两种气运动的结果,阳气上升,阴气下沉,天地分开。所以有了阴阳。无论有无,还是阴阳,都强调我们民族文化中重要的思维方式,就是“中和”的思维方式,“万物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国人从不偏激和偏离,这种思维方式对整个世界的贡献也是非常巨大的,“合作共赢”、“地球村”,其实,政治的决策,战争的挑起,很大程度上,和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最后,我想说的是,普通人实现个人价值或者阶层跨越,如果没有观念的改变,思维方式的提升,非常困难,破局的方法就是不断学习。❤
—End—
随喜赞叹 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