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本来就不是写给普通人的

文化   2024-12-10 21:52   陕西  
🎧点击上方小耳机🎧
欢迎收听
请设置【朴素一间屋】为星标★
否则,推送会迷路


《道德经》本来就不是写给普通人的,这本书是写给王侯将相的。所以,我们读它的时候,感觉到它讲的什么“上善若水”、“致虚极,守静笃”等等好像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鲁迅说,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毛泽东说,《道德经》是一部兵书。


而我们读不下去,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我们的经历和境界不够,所以,我们无法透彻地领悟老子的思想精髓。我想,应该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自己能不能理解以下这个人的举动。


上古时期,有一个人,叫许由。这家伙太特别了,他得到了当时国家最高领导者尧帝的赏识,放在当今社会,那是攀上高枝、傍上最粗的大腿了,结果,人家许由根本不niao他。


许由听闻尧帝说,要把天下让给他的话之后,觉得特别恶心,他觉得这个话简直侮辱了他的耳朵。


于是,他立马调转身,跑到河边洗耳朵去了。有一个叫樊坚的人,深感疑惑,对他说,你怎么这么不求上进,这么关键的时候,还不赶紧答应下来,你跑来洗耳朵,是耳朵难受到让你实在忍受不了的程度了吗?


你猜许由怎么说?他说,我的耳朵好得很,只是我听到了不好的话,这话简直玷污了我的耳朵,所以我要洗耳朵。


老天爷呀,许由听到的这句话是“尧帝要聘请许由做天子”。


你看看你能不能理解?我是非常好奇的。我好奇的是我们的民族文化中曾经存在过的这些品格独特的人,他们的精神气质确实令人既感动又匪夷所思。


许由拒绝了这等大好事,还向别人说,本人志在青云之上。在世俗的眼光里,成龙成凤不就是青云之志吗?但是,许由却对此嗤之以鼻!


历史上到底存不存在许由这个人,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许由确有其人,而且他为人清高、淡泊名利。如果说,上古时期的他们太过超然物外,今时今日的我们,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极端的利己主义,极端地钻营,极端地热衷于金钱和名利。


这种极端,在一定程度上,摧毁了我们的热爱与激情。有些事情,就是需要我们不顾一切地付出,就是需要我们不计后果地一意孤行才可以做成功。


“不争”,就是这两个字!有时候,我们做人做事情,缺乏的不是“争”,而是“不争”!


《道德经》第8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们现在也有一个词语叫“水利”,“水利工程”。其实,水的形象和影响就是利万物,那么,水做这一切,它图什么?它什么也没有得到我们还学它干什么?


大家想,水得到了什么?水,它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啊!水,润泽万物,它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和口碑!


《孟子》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个人能够被很多人帮助和扶持,这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和底气呀。


另外,我们从水的形象上学习什么?

我非常喜欢韩鹏杰教授的以下三点解读:


一、有边界不争。

湖、河、海,都有边界,水,守边界而不争。


二、有秩序不争。

水流动的速度很快,但是水,前后相随,循序渐进,非常有秩序。人也要这样,无论做什么,要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从容淡定。


三、有牺牲不争。

水流的河道底下,坑坑洼洼,水怎么才能往前流呢?前面的水把坑坑洼洼填平,后边的水才滚滚向前。这不就是我们说的前仆后继吗?大家都一点不想牺牲和付出,还怎么向前发展呢?


太棒了,这种智慧!


还有,水能沉淀,水也能安静,宁静可致远;水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会找准时机,补上空缺。


它该静则静,该动则动,该隐则隐,该绕行就绕行。一个人,若真能做到这一点,也就没有什么忧愁和烦恼了。


另外,水,它的可塑性很强,它从不去改造世界,也不去改变自己遇到的艰难险阻,它永远都是那样谦卑自持,看似默默无闻,实则是大智若愚,我们应该明白一点,那就是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他人是最不容易改变的!你永远都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你说你怎么改变他?所以,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看你如何自持罢了!


拿《道德经》来指导个人生活是它的小用,它的大用是国家治理,比如,我们说“上善若水,和衷共济”,“上善若水”,不就是合作互利,不就是双赢吗?

—End—

随喜赞叹  点击关注


朴素一间屋
国学/教师/精进/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