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人生最优解,原来不是它

文化   2024-10-31 20:40   陕西  
🎧点击上方小耳机🎧
 欢迎收听
请设置【朴素一间屋】为星标★
否则,推送会迷路

假如你今年45岁左右,你的女儿刚刚参加工作,她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找到体制内工作,并没有花费你的太多钱。

这时,你想着给孩子一笔钱吧,你打算给她二十万。

你会在什么时候给她呢?
结婚前,还是结婚时?
或者结婚后?

询问了跟我相仿年龄的人,他们跟我的观点大体一致——结婚前给。因为,这时,她已经成年,她懂得如何经营和支配钱,她可以在最好的年华,体验最好的人生。

您呢?

我们是80后。80后们,从小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身在农村的我们是穿过千层底布鞋的,鞋底磨出洞来,等到鞋子彻底不能穿,才能换新的布鞋。

不仅如此,物质极度匮乏,小时候,我们甚至没穿过什么好衣服,也没吃过什么好东西。80后们大多生活比较节俭,相对来说,苦日子过来的人,大多都会比较节省吧。

心理学上把经历过物质和心理匮乏的人的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人的心理状态,称为“不配得感”,就是他们从心理上认为自己不配拥有。

虽然我不大认同心理学的这种说法,但也无法彻底反驳,我相信,一定有一部分人是被这种匮乏的生活深深地影响了的,而且一直在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方式。

因为自己吃过苦,因此,我们并不想自己的子女也在经济的重重压力下过得唯唯诺诺、小心谨慎。

人生,不仅仅是活着与赚钱,更要活得尽兴,况且,人生越是年轻的时候,体验生活的感受越强烈。

因此,孩子在25岁左右,有经济的保障,可以充分体验生活的美好。

比如,出去旅游。

在热爱的城市静静地待一个星期,品尝当地的美食,观赏不同的风景,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精力的,最重要的是要有经济的支撑。兜里只有2000块钱,还想去看星辰大海,对普通人来说,太难了,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没有钱,很多想法自然而然就没有了。

25岁左右,人生美好的年纪,父母肯帮衬,有钱有颜也有闲,正是体验美好的最佳时间。一旦落入婚姻,说实话,仙女也得退层皮。

据调查发现,多数人认为父母给孩子钱的最佳时间是26到35岁。这时给钱,既不会太早让孩子浪费了;也不会太晚,错过了对孩子产生积极影响的时间。

因为在人生不同时期,我们对各种体验的享受能力是在变化的。

人一旦过了某个年纪,花钱体验人生的能力就会下降,金钱带来的最大用处或者快乐都会大打折扣。

相比于60岁得到大量遗产,如果一个人能够在30岁时获得父母的经济支持,他就可以更早地投资自己的人生体验,获得更多的回忆红利,帮助实现他的最优解人生。

法国思想家卢梭所言:“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但是,如何支配有限的金钱,才能享有最优解的人生,才是比较重要的课题。

我想说的是,无论哪个人生阶段,赚钱不是目的,最大化地体验人生才是目的。

25岁,35岁,45岁,55岁,65岁,岁岁都是好时候,一定要有设计自己的人生、充分体验自己的人生的能力。

人生是一趟单程线,走一步没一步,吃一口没一口,难道不是这样吗?所以,与其在晚年时懊悔和痛苦,不如享受当下。享受当下也不一定意味着大量金钱的投入,幸福有时候也很廉价。

有一项调查发现,让人们感觉最幸福的活动,包括:运动、读书、和家人聊天、陪孩子玩耍等。这些都不用花多少钱。可是,很多人恰恰体会不到其中的快乐,或者压根不想在这上面投入时间和精力,这真是本末倒置。


确实,有些人生体验需要花钱,我们完全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犒劳自己,这种体验会是老年时最温馨的回忆。

末路之时,回忆起人生的种种,你的心中没有遗憾,没有悔恨,觉得人生值得,这一辈子就真的值了。

一辈子勾心斗角、在挣钱的道路上疲于奔命,这样的人生真是无聊至极!

况且,人一辈子挣不了多少钱,尤其对于老老实实上班、按部就班工作的人而言,一辈子真挣不了多少钱!

钱,是好东西,也是坏东西。你看,我们所挣的每一分钱都代表了我们的生命能量。我们赚到的每一分钱,都是消耗了我们的生命能量换来的。没有谁,不是拿自己的时间来换取金钱的,只是,换取的多少不同而已。

设想一下,当走到人生尽头时,你的存折上的一长串数字能带给你安慰吗?我想,生命的尽头,每个人,一定会回顾自己这一辈子,“老子这辈子值了”,能够这样想的人,他们的人生中,一定有明亮而温馨的生命体验,那就是我们的生命之光。

《道德经》中说,夫唯不争,故无尤。

怎么才能没有怨恨、怨咎?一定是像水一样,多去做利他的事情。人生,什么最累?索取最累,去争去抢最累。

人生的目的,绝不是赚钱!

人生的目的是体验生命的过程,用有限的生命和有限的金钱,去体验生命无限的快乐和幸福,这大概就是最优解的人生吧!

—End—
随喜赞叹  点击关注

朴素一间屋
国学/教师/精进/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