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最简单的道理:人生懂得低头,更要懂得转弯

文化   2024-10-15 22:29   陕西  

🎧点击上方小耳机🎧 

欢迎收听
请设置【朴素一间屋】为星标★
否则,推送会迷路


最简单的道理,悟透了,可以醒一生。


《道德经》第22章中这样说到: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


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

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

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


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


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普天之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


老子在这里表达了事物的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的辩证法思想。这是属于哲学范畴的东西,老子的思维模式无疑是高级的思维模式。


他认为,能够柔曲因应的人能够自我成全,能够枉屈绕行的人能够迅捷直达。


这是一种强调顺应自然、不强求、不争斗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


通过这种方式,人可以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外界的和谐。


老子提倡的“不争”哲学,实际上是一种超越了常人争斗心态的智慧,通过不争来达到真正的“全”。


老子的思想不是消极的,有人说,他讲“小国寡民”,他讲“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他讲“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其实,他的背后都隐含着“功到自然成”的道理,比如,用“不争”也能达到“争”的境地与目的,为什么要“争”呢?一旦去“争”,必然意味着争斗、争强,甚至流血牺牲。


我们在生活中,有太多别扭和痛苦的时候,面对困局,面对死角,我们需要这种通达的智慧,需要这种死角转弯的哲学智慧。


先讲一个故事:


美国的一个大作家马克·吐温,曾经是个商人。


第一次,他从事的是打字机的投资工作,因为受人欺骗,赔进去19万美元;


第二次,他又创办了一家出版公司。因为他是一个外行,加之他不懂经营,又赔了 10万美元。


两次共赔了将近30万美元,不仅把自己多年的积蓄赔个精光,还欠了一屁股债。


马克·吐温的妻子是奥莉姬,她深知丈夫没有经商的才能,却有文学上的天赋,便帮助他鼓起勇气,振作精神,重新走上了创作之路。


后来,马克·吐温成功摆脱了经商失败的痛苦,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易经》中也这种的表达:“变则通,通则久。”


这句话强调了变化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适应变化,才能长久地生存和发展。


一味地死缠烂打到底,一味地朝一个方向前进,其实,是到不了目的地的。


南辕北辙的故事,就已经告诉我们,方向不对,一切白费。


所以,走不通的时候,一定要有换赛道的勇气和能力。


有一位农民,从小便树立了当作家的理想。为此,他十年如一日地努力着,坚持每天写作。他将一篇篇改了又改的文章满怀希望地寄往远方的报社和杂志社。


可是,好几年过去了,他从没有只字片言变成铅字,甚至连一封退稿信也没有收到过。


终于在29岁那年,他收到了第一封退稿信。


那是一位他多年来一直坚持投稿的刊物的编辑寄来的,编辑写道:“……看得出,你是一个很努力的青年。但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你的知识面过于狭窄,生活经历也显得相对苍白。但我从你多年的来稿中却发现,你的钢笔字越来越出色……”


这位被频繁退稿的人,他叫张文举,现在是一位著名的硬笔书法家。


阻碍我们进步的不是困难或者“死角”本身,而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应该秉持一种通达的智慧和变易的思想,既要努力奋斗,也要有“下棋看三步”的眼光和能力,看趋势,看方向,为的是趋吉避凶,即躲避祸害、走向吉祥。


柳青在《创业史》中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人生的某些际遇,往往转瞬即逝。我们在奋斗的过程中,往往因为一个人的一两句话,就会对我们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从而使我们的人生之路从此平坦起来。这样的人,就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


总而言之,人生之路,是在奋斗中蹚出来的。旅途漫漫,无论境遇如何,懂得低头很重要,但更重要的,也许是懂得转弯!


—End—

随喜赞叹  点击关注


朴素一间屋
国学/教师/精进/成长
 最新文章